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012年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含特岗教师)复试方案
根据研究生处《关于做好华南师范大学2012年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含特岗教师)复试工作的通知》,我院特制定如下复试方案:
一、 复试时间及地点
2012年2月14日下午2:00,文科楼438室
二、复试形式及内容
1.复试形式:面试
2.复试基本分数线:教育学45,英语40,心理学37,专业基础40,联考总分150;考生需同时达到以上单科和联考总分最低分数线。
3.复试比例:实行差额复试,差额比例为1:1.2。特岗教师不受此比例限制,全部参加复试
4.复试内容:
①政治理论素养:由复试组专家向考生提出有关当前社会热点问题,要求考生阐述自己的观点。该考核以合格、不合格计,考核分数不纳入复试总分;不合格不予录取。
②专业面试,100分。其中:教学、科研业绩评定,20分,由复试组专家审查考生的各种教学科研成果或奖项等进行综合评定,查原件留复印件;说课10分钟,40分,说课评价量规参见附件1;专业知识和实践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40分,专业知识评价量规参见附件2。
历史文化学院
2012年2月2日
附件1:说课评价量规
历史学科现场说课评价表
教师 课题
评价项目
|
评 价 要 点
|
等级
|
分值
|
备注
|
|||
A
|
B
|
C
|
|||||
教学设计分析阐述
|
教材分析
|
能通过贴切的教材分析为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
2
|
1
|
0
|
10
|
|
学生分析
|
能通过真实可信的学生分析为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
2
|
1
|
0
|
|||
教学目标
|
以学生为行为主体,目标定位适当,能尽量具体并可观测
|
2
|
1
|
0
|
|||
教学媒体
|
现代及传统教学媒体的选用合理,能发挥较好的功效
|
2
|
1
|
0
|
|||
设计思想
|
能阐明促进每个学生有效学习的整体设想,设计的理论依据及现实依据较充分,能注意学习环境的营造,对原教学中的问题有教改意义上的突破
|
2
|
1
|
0
|
|||
教学实施设计阐述
|
教学环节
|
总体环节完整,各环节名称呈现逻辑联系;环节内容能紧扣教学目标的逐步实现;时间分配基本合理,教学活动中各要素间关系的显示流畅
|
4
|
2
|
0
|
10
|
|
学生活动
|
有明确的活动内容和恰当的活动方式,活动较为自主且充分、有效
|
2
|
1
|
0
|
|||
媒体运用
|
能够灵活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手段
|
2
|
1
|
0
|
|||
板书设计
|
既呈现知识脉络,又呈现思维路径或活动路径;既有教师讲解重点,又有学生发言要点安排
|
2
|
1
|
0
|
|||
现场说课表现
|
说课教态
|
教态自然、亲切、大方,语言表达流畅,有感染力,驾驭能力强。
|
2
|
1
|
0
|
20
|
|
学科知识
|
对本课内容娴熟,无科学性错误,而且在本课教学中能合理运用或提供各种背景知识。
|
4
|
2
|
0
|
|||
教学手段
|
能运用多媒体手段来表达本课的教学思想、设计意图、实现过程等内容。
|
2
|
1
|
0
|
|||
教育机智
|
有对问题的巧妙、独到的处理,有新因素出现。
|
2
|
1
|
0
|
|||
学科组
评审
|
分数: 签名:
|
附件2:专业知识评价量规
历史教育硕士专业知识与实践问题解决能力评价量规
|
项目
|
A级(8分)
|
B级(6分)
|
C级(4分)
|
D级(2分)
|
得分
|
备注
|
教学内容主题化、结构的系统化
|
教师所讲内容紧密围绕学习主题,且围绕主题的历史知识结构清晰、简洁,学生很清楚所要学习的重点内容,且对学习主题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
|
教师所讲内容大部分围绕学习主题,但与主题相关的历史知识比较零碎,不成系统,影响了学生对学习主题的掌握,但学生基本上可以认识到所要学习的重点内容,对该主题的学习热情一般。
|
教师所讲内容过于宽泛,与学习主题脱离太远,支撑学习主题的历史知识零碎、不成系统,学生完全不清楚要学习哪些内容。
|
学生没有适合自身的学习主题,教师完全依照教材,所讲内容繁琐、不成体系,学生对学习内容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
|
|
|
|
教学内容的真实性
|
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历史事实可信、丰富,为学生客观、完整地展示了历史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因果关系,学生能清晰地认识所展示的历史事物的发展进程和规律。
|
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历史事实大部分可信、具有科学性,大多数情况下能为学生客观、完整地展示历史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因果关系,学生对于大部分历史事物的发展进程和规律都有清晰的认识。
|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事实,但没有完整地展示出历史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历史事实繁杂无序,且有一些不具真实性,学生对历史事物的发展进程没有自己清晰的认识。
|
教师因“为现实服务”的目的,而使部分的历史事实无端演化或当代化,扭曲了学生对历史事物的发展进程和规律的认识。
|
|
|
|
核心价值观的凸现性、恰当性
|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炼了具有很高教育意义的核心价值观,并围绕该中心多重展开学习内容,建构的历史知识结构简洁、系统,为学生生成新的历史认识和历史理解提供了生成的条件。
|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供了核心价值观,基本上符合历史学科的公民教育价值取向和学生的历史认识水平,但教育意义一般;基本上能围绕该核心价值观展开一定的学习内容,但建构该核心价值观的一些知识零碎,不太系统,但总体上达成了价值观的培养目标。
|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炼了一定的价值观,也基本上符合历史学科的价值取向和学生的历史认识水平,但教育意义不大,并用空洞的说教,未能达成价值观的培养目标。
|
教师对有明显的价值观教育方面的历史内容视而不见,只专注于对学生进行单纯的历史知识传授和习题的机械训练。
|
|
|
|
史观的适切性
|
教师能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从社会现实出发,恰当地借助史学研究的新观念、新成果和新思路来整合教材,选择教学资源,组织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理解史料,有助于学生形成了观察社会的准确视角和深度思考。
|
教师恰当地运用了史学研究的一些新观念、新思路来组织教学,指导学生,但是与学生生活相脱离,没有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或没有使学生形成观察社会现实的视角,但整体来讲,仍给学生一种积极的价值导向。
|
教师能从社会现实出发,但是仍旧运用僵化的、教条式的宏大的史观来组织教学内容,指导教学,并且脱离学生生活经验,使学生形成了观察社会的简单化的、教条化的视角。
|
教师运用错误或不恰当的史学观念来组织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学习,给学生造成狭隘的、消极的与社会发展不符的错误价值导向。
|
|
|
|
史料的证据性
|
教师除自己提供一定的史料外,还能指导学生针对学习主题从多种途径收集种类多样的史料,并运用合适的历史学的研究方法指导学生对史料进行多元的有理有据的阐释和评价,使学生对学习主题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
教师围绕学习主题以灵活多样的方式为学生呈现内容生动、种类多样、难易适度、典型且科学的史料,并有运用一定的历史研究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多元的有理有据地阐释和评价,学生理解所学习的主题,并对其中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有自己的阐释和评价。
|
教师能围绕学习主题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史料,其中一些内容生动,难易适度,且具典型性和科学性,但对学生解读史料,形成自己的理解缺乏方法上的指导。但大多时候能做到史论结合。
|
教师只给学生提供宏大、抽象、空洞的结论,没有必要的历史事实或史料作支撑,学生不能对学习主题形成自己的理解,只是死记一些历史结论。
|
|
|
|
学科
评审
|
分数: 签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