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婷婷Google Scholar ResearcherID
研究助理教授 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
教育背景:
2011/08—2017/05 博士,美国肯塔基大学,机械工程系
2007/08—2011/06 本科,中南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工作经历:
2019/09— 研究助理教授,南方科技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
2017/04—2019/08 博士后,南方科技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
2011/08—2016/12 教学助理,美国肯塔基大学,机械工程系
个人简介教育背景
2007-2011 中南大学 学士
2011-2017 肯塔基大学 博士
工作经历
2019.9-至今 南方科技大学 研究助理教授
2017.4-2019.8 南方科技大学 博士后
2011.8-2016.12 肯塔基大学 教学助理
个人简介
研究领域?多孔介质流动
?CFD算法和应用
?野火蔓延
?大涡模拟
学术成果 查看更多论文
1)Tingting Tang, Peng Yu*, Xiaowen Shan, Huisu Chen, Jian Su, J. (2019). Investigation of drag properties for flow through and around square arrays of cylinders at low Reynolds numbers.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199, 285-301.
2)Tingting Tang, Peng Yu*, Xiaowen Shan, Huisu Chen (2019).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recirculating wake for steady flow through and around arrays of cylinders. Physics of Fluids, 31(4), 043607. (editor’s pick)
3)Sunil Chamoli, Tingting Tang, Peng Yu*, Ruixin Lu (2019). Effect of shape modification on heat transfer and drag for fluid flow past a cam-shaped cylind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131, 1147-1163.
4)Shimin Yu, Peng Yu*, Tingting Tang, (2018). Effect of thermal buoyancy on flow and heat transfer around a permeable circular cylinder with internal heat gener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126, 1143-1163.
5)Tingting Tang *, Zhiyong Li, J. M. McDonough, & Hislop, P. D. (2016).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poor man’s Navier–Stokes equations” with Darcy and Forchheimer ter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furcation and Chaos, 26(05), **.
6)Tingting Tang*, J. M. McDonough, (2016). A theoretical model for the porosity–permeability relationship.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103, 984-996.
7)Tingting Tang*, Weiyun Liu, J. M. McDonough, (2013). Parallelization of linear iterative methods for solving the 3-D pressure Poisson equation using various programming languages. Procedia Engineering, 61, 136-143.
8)Xiaoyang Xu, Tingting Tang, Peng Yu*, A modified SPH method to model the coalescence of colliding non-Newtonian liquid drople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Fluids (accepted doi: 10.1002/fld.4787)
会议
1)Zhiyong li, Tingting Tang, Yu Liu*, Elias J. G. Arcondoulis, Yannian Yang, Compressible turbulence porous-fluid coupling solver for noise reduction study of porous material coating, The 25th AIAA/CEAS Aeroacoustics Conference, Holland, Delft, 20-25 May 2019.
2)Tingting Tang, Peng Yu, “Synthetic-velocity LES of grassland fire”, 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Fluids and Thermal Engineering, Ningbo China, 17-19 December, 2017.
3)J. M. McDonough, Tingting Tang “Parallelization of firebrand transport in wildland fires,” 2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rallel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Glasgow, Scotland, 15-17 May 2017
4)Tingting Tang, J. M. McDonough, “Wildfire simulation using LES with synthetic-velocity SGS models,” 69th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Division of Fluid Dynamics Meeting, Portland, OR, Nov. 20-22, 2016.
5)Tingting Tang, J. M. McDonough, “Parallel performance of an implicit LES code for wildland fire spread,” 2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rallel CFD, Kobe, Japan, May 9-12, 2016.
6)J. M. McDonough, D. Bradley, Tingting Tang, “Investigation of a porous media model for blood flow in the chorio-capillaris of the human ey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rous Media, Cincinnati, Ohio, May 9-12, 2016.
7)Tingting Tang, J. M. McDonough, “A general permeability model for incompressible flow through porous media,” 41th Dayton-Cincinnati Aerospace Sciences Symposium, Dayton, OH, Mar. 2, 2016.
8)Tingting Tang, J. M. McDonough, “Improved parallelization of an implicit large-eddy simulation code with OpenMP,” 2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rallel CFD, Montreal, Canada, May 17-21, 2015.
9)Peter Gao, Tingting Tang, J. M. McDonough, “CFD of the mammalian lymphatic system,” 2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rallel CFD, Montreal, Canada, May 17-21, 2015.
10)Peter Gao, Tingting Tang, J. M. McDonough, “Glymphatic system simulation,” 40th Dayton-Cincinnati Aerospace Sciences Symposium, Dayton, OH, Mar. 4, 2015.
11)Bakhyt Alipova, Tingting Tang, J. M. McDonough, “Optimal SOR parameters for non-Dirichlet elliptic boundary-value problem,” 40th Dayton-Cincinnati Aerospace Sciences Symposium, Dayton, OH, Mar. 4, 2015.
新闻动态 更多新闻
引才 | 南科大力学航空系诚邀海内外青年英才参加2020年国际交叉学科论坛2019-11-14
南科大召开2019年科研工作会议2019-11-14
南科大连续四年获深圳市“人才伯乐奖”2019-11-14
团队成员 查看更多
加入团队 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
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成立于2015年12月,是南科大工学院重点建设院系之一。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充分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相关院系的办学模式,面向国家在力学、航空航天、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战略需求,立足于重要前沿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目标是成为国际化的研究型机构。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将引进创新办学体制,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以“产学研”模式为中心的、与中国航空航天工业紧密联系的单位,为我国航空航天工业培养实用人才(学)、研发关键技术(研)、提供技术服务(产)。
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在科技创新上,将引进国际航空航天工业的先进技术和优秀科研人才,成为中国航空航天工业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的窗口。力求立足国家现有技术力量,发展未来航空航天所需的技术。积极参与国家重点项目,直接参与工程设计、产品研制或提供专业技术咨询,并注重基础工具软件开发,为中国航空航天工业提供技术服务。
查看更多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南方科技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汤婷婷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6-12
相关话题/力学 航空航天
南方科技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谭唤书
谭唤书GoogleScholarResearcherID助理教授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谭唤书博士于2020年12月起在南方科技大学复杂流动及软物质研究中心和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任助理教授。他2011年毕业于重庆交通大学,获得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的学士学位。2014年毕业于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 ...南方科技大学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12南方科技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波
王波GoogleScholarResearcherID研究助理教授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王波研究助理教授于201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获得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专业的博士学位。同年加入南方科技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20年5月在南方科技大学力学与航空航 ...南方科技大学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12南方科技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VikrantGupta
VikrantGuptaGoogleScholarResearcherID研究助理教授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2018.09~今南方科技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研究助理教授2016.09~2018.08南方科技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博士后2016.01~2016.07香港科技大学访问****2010. ...南方科技大学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12南方科技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飞
王飞GoogleScholarResearcherID研究助理教授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教育背景?2007.9-2011.6西北大学物理系学士?2011.8-2016.11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博士工作经历?2019.6-至今南方科技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研究助理教授?2018.10-2019.5南方科 ...南方科技大学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12南方科技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浩
王浩GoogleScholarResearcherID研究助理教授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工作经历2010/07-2016/12,新加坡国立大学,研发工程师2017/01-2017/02,新加坡Wigetworks地效飞行器公司,高级工程师2017/03-2017/06,PolarisAeroTech无 ...南方科技大学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12南方科技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建春
王建春GoogleScholarResearcherID副教授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王建春副教授在2007年和201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分别获得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的学士学位和流体力学专业的博士学位。2012年至2013年做为培源****在北京大学应用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进行研究工作。2013年至2 ...南方科技大学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12南方科技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连平
王连平GoogleScholarResearcherID讲席教授,科学与工程计算中心主任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王连平讲席教授198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力学系,1990年获得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机械系博士。1990年至1992年在美国布朗大学应用数学系和流体力学湍流计算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1992年至199 ...南方科技大学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12南方科技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泉
王泉GoogleScholarResearcherID讲席教授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王泉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1988年获得浙江大学学士学位,分别于1991年和1994年获得北京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9年起先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和南方科技大 ...南方科技大学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12南方科技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云朋
王云朋GoogleScholarResearcherID助理研究员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王云朋博士于2012年毕业于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并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12年至2015年在徐工集团(XCMG)技术中心从事工程技术研发工作。2015年至2020年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力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攻读并获 ...南方科技大学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12南方科技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万敏平
万敏平GoogleScholarResearcherID教授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万敏平教授,2002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2008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博士学位。曾在美国特拉华大学做博士后,2015年加入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系任副教授,2016年调任南方科技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 ...南方科技大学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