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暨南大学新闻传播研究生真题+考研经验(2)

暨南大学 /2011-11-22



好强大。。。。


作者: penglingzhao    时间: 2009-7-16 16:44

谢谢~
昨天发的帖子
今天就注册 看到
实在幸运了


作者: Jay小罗Henry    时间: 2009-7-16 20:51

这个要送花~


作者: lvxiaohuang    时间: 2009-7-16 21:48

不错,谢谢,找了很久啊


作者: 7度space    时间: 2009-7-16 22:31

个人关于传播学考研的几点建议

由原文由hkbaby发表于http://archive.bbs.kaoyan.com/thread-1780047-83-1.html

个人关于传播学考研的几点建议:

一:不用太纠结于参考书目中的“/”号,既然书的题目一样,内容一定是大同小异的,一本足以。当然,经济比较宽裕的同学两本都买也无坏处。另外,某前辈还有一个观点:要系统学好传播学,往往光看参考书还不够。

我自己还仔细研读了殷晓蓉翻译的罗杰斯的《传播学史》(这个书考试不一定有,对投机者无用。但是看完后就会知道传播学是怎么回事了,也更激发我的热爱。)、何道宽翻译的《麦克卢汉精髓》(看这本书只是出于我对麦的崇拜,初试基本没考到,但复试用到了)、南方周末出的两辑《后台》等等。各个大学的图书馆多少都应该有相关的书,有就不必花钱去买,多多涉猎,没有坏处。

二:关于所谓的“考研资料信息”。资料什么的固然重要,但建议大家不要太痴迷其中,不要幻想找资料最后能发现什么金矿一下提高多少多少分。永远强调一句:最终决定考试成绩的,还是自己的复习情况。所以安心看书,找出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比任何资料都重要。

三:关于笔记。我当时搜集了n多人各个科目的笔记,最后基本没有用到。建议大家一定要自己详细做一遍笔记,专业课每一科都要,有人理解为“机械抄书”,就是抄书,也比光看要深刻的。当你做完自己的笔记之后,就会发现别人的笔记和自己的一样,那时再对照前人笔记不迟。在自己还没做笔记时追逐别人笔记是出于“不知导致恐惧”心理,觉得自己当时政治一点没看书就疯狂奔赴培训班也是出于这样的心理,呵呵。

四:还有一点不能忽略的事实,光埋头在那里死读参考书,就是全部倒背如流,也可能考个烂分数。搞定参考书,我认为顶多只是搞定了考试的60%。考试当中写评论、广告文案、以至最后的“大作文”,参考书里是没有答案的。所以大家还要常练笔,什么都写写,什么都想想。想什么呢,自然是传媒大事,关乎民生、民主、体制、社会公平、人权、国家、政治制度什么都要。推荐传媒人论坛,http://www.chuanmeiren.cn/bbs/,这里在考前会给大家总结出全年传媒大事以及理论切入点,仅供参考而已,大家还是要自己思考,因为所有人都参考这个最后答案就没有区分度,自然难以拿高分。

五:关系。从我备考开始,不止一个同学问我的第一个问题不是“复习怎样啦”,而是“有没有认识的人?找好导师没?”。至今我仍嗤之以鼻,也很失望。悲哀于为什么我们关于“奋斗”的"刻板成见"变成了“找捷径”!?当然,我怎么愤怒都无法掩盖“关系”这个东西存在的事实,外国也是有的。可以告诉大家,从头至尾,我没有联系过任何导师,到复试前都没有见到导师是什么样子的。我永远相信:正道宽广。如果灵魂都不清净,我们何以服人。所以关于这个问题,我没有建议,大家觉得自己该怎么走就怎么走。

六:附上一些资料,由于某些原因,原先的网盘上传不去资料,所以我另外用了mofile,http://file.mofile.com/,登陆这个网址,输入提取码,点击“提取文件”后,进入页面下载就可以了。
提取码:8599423873176652  ——暨南大学各导师论文集锦
提取码:8686698606906284  ——新闻传播答题以及关于考试的tips

至于笔记及其他一些资料,楚兄(指第二专区开辟者,现为2007级传播研究生——lz注)的网盘里已经比较全。所以就上传这些,希望这个帖子生生不息,永远如此一届一届传承下去,不为别的,只为“坚持”二字的精神。大家,加油!


作者: 自然者    时间: 2009-7-16 22:36

唉,当年美好的日子,每天都很充实,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现在似乎都很遥远了
此去经年。。。


作者: penglingzhao    时间: 2009-7-17 00:26

新闻和传播这次复习的参考书都是一样,试题亦有可能趋同吧


作者: lvxiaohuang    时间: 2009-7-17 11:07

新主上任一把火啊,支持!


作者: 7度space    时间: 2009-7-17 21:55

本帖最后由 7度space 于 2009-7-17 22:05 编辑


传播学核心理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

1、提出

2、观点

3、评价

1、提出
该理论是德国传播学者诺利—纽曼于1972年在其著作《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中首次提出的,1980年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中给予全面的概括。她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影响公众意见的方面有强大的效果,她把舆论生成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称为"沉默的螺旋"

2、观点
(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个人在表明观点前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就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者附和。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的意见增势,受群体压力而改变态度的人越来越多,使得优势意见越来越强,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的人继续保持沉默或者既而转变态度追随支配意见。
(3)媒介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制约影响舆论,大众传媒以三种方式影响沉默的螺旋:
a.  对何者是主导意见形成印象
b.  对何种意见正在增强形成印象
c.  对何种意见可以公开发表而不会遭到孤立形成印象
对人们确定多数人的意见是什么,大众传媒起重要的作用。

3、评价
意义:
1)  为传播学的效果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认为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2)  强调社会心理机制在舆论形成种的作用,是一个突破。
3)  强调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指出这种影响来自传媒营造的"意见环境"
局限:
1)  其理论前提"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以及由这种"恐惧"所产生的对多数或者有时意见的趋同行为,仍有待于推敲。
2)  对社会孤立恐惧,对优势意见趋同行为的动机不应该是一个绝对的常量,而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
3)
"多数意见"的压力强弱受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制约,对于不同性质、类型的问题。多数意见压力不同。
4)  过于强调"多数"或者"优势"意见的压力,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何少数派的作用。实际上,少数派的"中坚分子"往往可以对多数派产生影响。


知识沟假说

1、背景

2、提出

3、基本观点

4、导致"知识沟"原因分析

5、发展与改进

6、现实意义

1、背景
20世纪60年代,美国z*府提出通过大众传播手段改变贫困儿童受教育的条件,其中《芝麻街》节目是其中一项重要的项目,后来发现尽管对贫富儿童都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对节目接触和利用最多,产生更好效果的仍然是富裕家庭的儿童,因此它不但没有缩小不平等,反而扩大了差异。

2、提出
1970年蒂奇纳等人在《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距增长》一文中提出"知识沟"的概念:"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3、基本观点                                                   
(1)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传播信息的增多,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将比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信息,因此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扩大,而不是缩小。
(2)一段时间内媒介大量宣传某话题,文化程度较高的人比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吸取该话题的知识。
(3)在特定的时间里,较之未大量宣传的话题,在媒介大量宣传的话题上,所获知识与教育程度有更高的相关性。

4、导致"知识沟"原因分析
1)  传播技能:由于文化程度的差异,基本的信息处理能力(如阅读、理解、记忆等)就会有差异,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教育程度高。
2)  已有知识的储备,由于现存信息量和已有背景知识多少的差异,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由于教育程度高对某问题早有了解或者更深入理解。
3)  社会交往:经济状况好的人有更多的相关社会联系,交往范围广,获得知识速度快。
4)  选择性心理机制:社会经济状况差的人很难找到与其价值观和态度相协调的媒介信息,兴趣降低。
5)  大众传媒自身的本性是为较高社会阶层的人服务。

5、发展与改进
1)  信息有时会扩大知识沟,有时会缩小,这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最为关键在于兴趣和动机。
2)  因传播而出现的知识沟不纯粹是知识的差距,也可能是涉及态度和行为的,罗杰斯提出"传播效果沟"
3)  这种差距并不局限与社会经济状况的好与差人群之间,可能还存在与对政治的兴趣多少,以及年龄不同等。

6、现实意义
1)  知识沟假说提醒我们: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有必要采取措施,确保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均衡获取信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硬件软件都还有一些差距,应加快发展,全面提高,缩小(知识沟)差距
2)  我国在新传播领域仍存在地区差距,因此z*府应在"硬件"方面对欠发达地区或低收入阶层给予特殊的扶持政策,推进硬件设施的普及程度。
3)  在"媒介使用能力"方面,社会各阶层或者群体之间的差距也正在出现并呈扩大的趋势,应在"软件"方面培养新媒介使用的技能,加强教育。
由于不同人群对媒介的接触有不同,这提醒信息活动的策划者研究受众的必要,若要影响不同的受众就应选择不同的媒介。

把关理论

把关理论

1、"把关"的概念

2、把关的原因

3、把关的过程

4、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因素

1、"把关"的概念

对信息进行的过滤,加工过程就是把关。它是传播过程中必然发生的行为,其目的在于争取更多的受众和有效的受众。认识和研究把关过程具有重要价值,通过揭示把关过程,它使传播对象使为懂得应如何评价已经过关的内容,并促使把关人对自己借以决定取舍理由作出评价。

2、把关的原因
(1)       信息的差异性:客观世界信息属性,作用差别——过滤筛选
(2)       传播者的差异性:传播者目的不同——选择满足目的的信息
(3)       受众差异性:受众的需要心理差异——选择不同信息满足不同需要

3、把关的过程
(1)       搜集信息:到社会自然界寻求适合传播有传播价值的信息;
(2)       过滤信息:根据传播目的及信息受众情况,筛选、过滤已收集到信息;
(3)       制作信息:将研究确定要传播的信息符号化化(编码),加工成信息;
(4)       传播讯息:将制作好的传播品通过媒介网络发布出去,到达受众手中。

4、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因素
传播者进行把关都有一定的标准,这种标准因传播者所处的社会、媒介组织以及个人等因素的不同而有差异,认识影响把关因素可使传播者把关更有效,更符合社会需要。
(1)政治、法律因素:把关时必然考虑的基本因素。
(2)经济因素:如何处理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我国把关人首要问题。
(3)社会、文化因素:社会价值标准体系,文化开放程度。
(4)技术因素:技术条件水平。
(5)信息自身因素:是否具有较强的传播价值。
(6)组织自身因素:必然以本传播组织要求规范传统标准进行把关。
(7)受众因素:为实现传播目的对受众了解。
(8)传播者个人因素:世界观、价值观、个性特征(个性创造力,经验能力)、传播方式(能力水平,个人编码方式水平,个人传播能力)。

 


作者: 7度space    时间: 2009-7-17 21:56

本帖最后由 7度space 于 2009-7-17 22:03 编辑

传播学核心理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

1、提出

2、观点

3、评价

1、提出
该理论是德国传播学者诺利—纽曼于1972年在其著作《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中首次提出的,1980年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中给予全面的概括。她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影响公众意见的方面有强大的效果,她把舆论生成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称为"沉默的螺旋"
2、观点
(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个人在表明观点前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就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者附和。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的意见增势,受群体压力而改变态度的人越来越多,使得优势意见越来越强,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的人继续保持沉默或者既而转变态度追随支配意见。
(3)媒介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制约影响舆论,大众传媒以三种方式影响沉默的螺旋:
a.  对何者是主导意见形成印象
b.  对何种意见正在增强形成印象
c.  对何种意见可以公开发表而不会遭到孤立形成印象
对人们确定多数人的意见是什么,大众传媒起重要的作用。
3、评价
意义:
1)  为传播学的效果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认为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2)  强调社会心理机制在舆论形成种的作用,是一个突破。
3)  强调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指出这种影响来自传媒营造的"意见环境"
局限:
1)  其理论前提"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以及由这种"恐惧"所产生的对多数或者有时意见的趋同行为,仍有待于推敲。
2)  对社会孤立恐惧,对优势意见趋同行为的动机不应该是一个绝对的常量,而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
3)
"多数意见"的压力强弱受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制约,对于不同性质、类型的问题。多数意见压力不同。
4)  过于强调"多数"或者"优势"意见的压力,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何少数派的作用。实际上,少数派的"中坚分子"往往可以对多数派产生影响。

教养理论

教养理论

1、提出

2、主要内容

3、评价

1、提出

"教养理论"又称"涵化理论""培养理论",它的提出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其提出的背景主要是电视媒介在当时所发挥的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力尤其是负作用,当时,美国社会的暴力犯罪和其他犯罪十分严重。格伯纳等人在美国z*府专门成立的"暴力起因与防范委员会"的支持和赞助下开始了"培养分析"的研究。

2、主要内容
1)  对大量看电视的观众来说,电视实际上主宰和包容了其他的信息、观念和意识的来源,所有接触这些相同消息所产生的效果便是伯格纳等所称的教养作用,或者说教导了共同的世界观,共同的角色观和共同的价值观的作用。
2)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这种印象不是短期的,而时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养"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人们的显示观
3)  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们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中
4)  电视媒介在形成当代现实观和社会意识的"主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这种"主流"作用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影响,而且其效果也是因为传播的内容而异的。
5)  人们在电视中看到的场景同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场景有重合时,会大大提高教养的程度。即所谓的"共鸣"。

3、评价
1)  强调大众传播在形成社会成员对社会的"共识"中的巨大作用。
2)  指出大众传媒所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是有差距的,传媒的倾向会带来或好或坏的社会效果。
3)  包含对资本主义大众传媒的批判和要求改革的观点。
4)  教养理论可能适合于特定种类的电视节目,但可能不支持总体上的电视内容,期待整体的电视观看产生教养效果是不合理的。


作者: 7度space    时间: 2009-7-17 21:57

本帖最后由 7度space 于 2009-7-17 22:03 编辑

传播学核心理论

议程设置理论

议程设置理论

1、概述

2、观点

3、应用

4、评价

1、概述
1968年,麦克姆斯和肖对总统大选进行了调查,看媒介议程对公众议程有多大的影响。1972年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
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其观点主要来自政治学,李普曼的《舆论》最早提出该思想,被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

2、观点
1)  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对议论的先后顺序,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是他们的议程。
2)  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该理论强调: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题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
3)  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简单的吻合,这与其接触传媒的多少有关,常接触大众传媒的人的个人议程和大众媒介的议程具有更多的一致性。
4)  不仅关注媒介强调哪些议题,而且关注这些议题是如何表达的,对受众的影响因素除了媒介所强调的议题外,还包括其他因素,这些影响包括对态度和行为的两种影响。

3、应用
1)  建立共识,实现对话:通过议程设置,媒介可以使意见相左的团体就某些议题达成某种一致,从而实现不同团体的对话。
2)  提高责任,引导舆论:记者对新闻事件的评判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公众关注与该事件相关的议题,故记者的责任心就很重要。
3)  构造事件,吸引眼球:公关人员要想捕捉公众的注意力,就应该以恰当的方式来构造相应的媒介事件。

4、评价
意义:
1)
"议程设置"理论从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的作用。
2)  这个理论中所包含的传媒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的观点,重新提出了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
3)
"议程设置"理论对我们详细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过程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4)  它为人们认识传播与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局限:
1)  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
2)  尽管"议程设置"功能是强大的,但是不能把它的效果绝对化。

创新与扩散理论

创新与扩散理论

1、提出

2、观点

3、评价

1、提出
1962年,罗杰斯和休梅克通过深入调查农村中的新事物(新品种、新农药、新机械)的采用和普及过程,出版了《创新的传播》一书,该书对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作用进行了比较,对"两级传播"理论做了重要的补充 并研究了社会进程中创新成果是怎样为人知晓的,并在社会系统中得以推广的。

2、观点
1)  大众媒介与人际传播的结合是新观念传播和说服人们利用这些创新的最有效的途径,大众传播可以较为有效的有力的提供新信息,而人际传播对改变人的态度与行为有力。
2)  认为"创新扩散"过程至少包括四个环节:知晓(了解)、劝服、决定(决策)、确认(证实)。
3)  认为大众传播早期过程比以后更有影响,传播过程呈"S"形曲线,即在采用开始时速度很慢,当其扩大至居民一半时速度加快,而当其接近最大饱和点时又慢下来
4)  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结合是新事物的传播和说服人们采用它们的最有效途径。

3、评价
1)  提醒我们在创新扩散过程中,最初应尽量发挥大众传播媒介及时、迅速、广泛的传播长处,而当人们对新事物普遍了解充分把握以后,尽量调动人际渠道的积极性,借助人际网络传播劝服性信息,以产生预期效果。要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结合。
2)  但是由于缺少反馈环节和与实际情况不问吻合等原因有着一些局限性。

相关话题/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