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暨南大学外国文学史习题思考 第四章 十七十八世纪文学

暨南大学 /2011-07-25

第四章 十七十八世纪文学

 

第一、二节
十七世纪文学、
莫里哀 1.解释:古典主义、三一律
2.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
3.莫里哀喜剧人物的特点及其意义
4.莫里哀喜剧艺术特点
5.分析《伪君子》、《悭吝人》
6.为什么说密尔顿的创作代表了古典史诗的终结
7.巴罗克风格指什么?巴罗克文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8.新古典主义“新”在何处?布瓦洛的理论观点从哪些方面体现出了法国新古典主义的文艺原则?
9.莫里哀的喜剧观念是什么?
10.我们应该怎样从《伪君子》的结局来理解莫里哀的时代局限性和性格局限性?
第三、四节
十八世纪文学、
歌德 1.解释:启蒙运动、百科全书派、狂飙突进运动、 哲理小说、严肃剧、感伤文学、哥特小说
2.启蒙文学的基本特点
3.浮士德形象分析
4.启蒙运动对“人”的发现与发掘与文艺复兴时期有什么不同?
5.怎样从笛福笔下的鲁滨逊形象来理解启蒙运动及启蒙文学的特征?
6.“狂飙突进”运动与启蒙运动的关联是什么?前者对启蒙文学的发生发展有怎样的影响?
7.少年维特最终选择了自杀,你认为在他的身上最大的矛盾冲突是什么?死是否可以解决他的这个矛盾冲突?
8.如何理解浮士德形象的时代意义和历史意义?为什么说歌德的《浮士德》是三百年来西方先进人士精神探索的总结?“浮士德精神”是什么?
9.为什么说卢梭是“浪漫主义运动之父”?他对启蒙文学与浪漫主义文学之间的传承过渡有什么意义?
10.怎么理解感伤主义?

 

 

 

 

 

 

 

 

 

 

 

 

 

 

 

重要思考题讲解

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是:
(1)在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歌颂贤明君主。由于古典主义是法国君主制的产物,古典主义作品的中心主题就是宣扬个人利益和情感服从王权和国家利益。高乃依的悲剧《熙德》突出体现了这一特征。
(2)在思想上崇尚理性,遵守公民义务。笛卡儿的唯理主义是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古典主义作家把理性作为创作必须遵守的原则,在作品中歌颂理性对感情的胜利,谴责丧失理性,情欲泛滥造成的罪恶,要求公民履行对国家王权的义务。如拉辛的悲剧《安德洛玛刻》突出体现了这一特征。
(3)模仿古代文学,重视艺术法则。古典主义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型,采用古代题材和体裁塑造形象,表现时代精神。在创作规则上,强调服从古代艺术法则,戏剧必须遵守“三一律”。19世纪被浪漫主义作家打破。在文风上,古典主义要求语言规范化,准确、明晰、典雅。在塑造人物方面,强调赋予人物某一种品格,使人物性格固定化、类型化。古典主义过分强调这些规则,影响了作品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

三一律

“三一律”是古典主义剧本创作的规则,要求戏剧描写的时间、地点、情节的一致。即一个剧本只有一个情节线索,事件发生在同一地点,剧情不超过24小时。它有利于剧作情节结构的简练集中,但作为一种规则,却成为束缚剧本创作的清规戒律。

《伪君子》的艺术特色

(1)遵守古典主义“三一律”,情节围绕揭露答尔丢夫的伪善而展开,地点集中在奥尔恭家里,时间没有超过24小时。
(2)人物性格类型化、单一化。如答尔丢夫是单一的伪善,奥尔恭是单一的盲从。
(3)剧本结尾生硬,歌颂了明察秋毫的国王。以上三点主要体现了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此外,《伪君子》还具有独特的喜剧风格。兼有民间闹剧、传奇剧、悲剧和风俗喜剧因素。突破古典主义法则,坚持现实主义美学原则。《伪君子》取材现实生活,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因素和社会批判精神。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是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第二次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它是文艺复兴的继续和发展,带有强烈的政治革命性质,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启蒙”一词原意为“光明”和“照亮”,启蒙思想家主张以理性的启迪和科学的光明去战胜经院哲学的无知和封建势力的黑暗,照亮人们的头脑,建立“理性王国”,故有“启蒙”之称。

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派是法国一部分启蒙思想家形成的派别,他们在编纂《百科全书》的过程中团结在一起。主编是狄德罗,副主编是达兰贝尔,撰稿人有伏尔泰、爱尔维修、孟德斯鸠、霍尔巴赫、卢梭等。他们选择《百科全书》作为工具,来宣传自己的理论,并把它运用到一切知识对象上去,使得唯物主义和自然神论成了法国一切有教养的青年的信条。当时,法国人不直接称启蒙运动,而称之为百科全书派运动。

派狂飚突进运动

狂飚突进运动是18世纪70年代德国资产阶级发动的第一次全德性质的文学运动。运动的主要精神是反对封建割据,提倡个性解放,创作自由,歌颂自然,强调民族风格,对促进德国民族意识和觉醒起了积极作用。它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这个运动的名称来源于运动的参加者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运动的纲领制订者是文艺理论家赫尔德尔,代表剧作家是青年歌德和青年席勒。

启蒙文学的基本特征

启蒙文学是18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潮。它的基本特征如下:(1)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强烈的哲理性和社会分析性。通过文学作品宣传启蒙思想,使作品具有哲理性、政论性和分析性。(2)塑造新人物。以资产阶级和平民为作品的主人公。如鲁滨逊、苏珊、费加罗等。(3)创作新体裁,文学形式多样化。如哲理小说、书信体小说、教育小说、游记体小说、家庭世态小说、正剧等,都是启蒙文学的新创造。

流浪汉小说

流浪汉小说是16世纪西班牙创造的一种新型小说。它是城市发达后的产物,一般采用自叙体形式,主人公多为城市平民。小说以主人公流浪汉为线索,用城市平民的眼光观察社会,讽刺各阶层人物,反映社会风貌。流浪汉小说对欧洲近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形成了流浪汉小说的传统。西班牙流浪汉小说的代表作是无名氏的《小癞子》。

感伤主义

18世纪后期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学思潮,因英国作家斯泰恩的小说《感伤旅行》而得名。其特点是崇尚感情,把情感放在理性之上,重视个性和个人精神生活,描写自然风景,留恋宗法社会。它被称为前浪漫主义,是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的先声。

浮士德和靡非斯特形象

浮士德是19世纪初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他对人生真谛的追求依次经历了五个阶段,即学者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艺术生活与劳动生活,由此形成了作品的主要情节结构和他的五个追求层次。他的追求过程是一个不断肯定又不断否定,进而达到否定之否定的辨证发展的过程。他否定了脱离实际的陈旧知识,认识到单纯的情欲需要不能开创个性解放的道路,为封建王朝服务不是真正的事业,用古典美来教育人,改造社会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最后在改造大自然的劳动生活中,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为人类建造幸福自由的乐园。浮士德是进步人类的代表,体现了肯定精神。他的永不满足,不断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被称为浮士德精神,它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积极进取精神的表现。这种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在今天仍有启发意义。





 

相关话题/外国文学史 十七十八世纪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