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暨南大学华人华侨研究院石沧金副研究员

暨南大学 /2011-07-23

石沧金副研究员

石沧金

男,1971年2月生,甘肃省礼县人。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0年获得兰州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2003年获得暨南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目前,已出版学术著作《马来西亚华人社团研究》(专著)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与省部级项目多项。

主要科研成果
一、著 作
1 《马来西亚华人社团研究》,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年。
2 《海外印度人与海外华人国际影响力的比较研究》(第二作者),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

二、论 文
1. “东南亚华人信仰的大伯公探源”(与导师合写),载《新世纪学刊》第2期(2002年9月),(新加坡)斯雅舍出版;
2. 《2001—2002年东南亚发展报告》中华侨华人部分(与导师合写),该书由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
3. 《国际移民环境下的中国新移民》(教育部重大研究项目)中日本新华侨华人部分,该书由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
4. “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历史发展的分期”,《东南亚纵横》2004年第7期。
5. “战后马来西亚华人社团的政治参与”,《世界民族》2004年第4期。
6. “简析马来西亚华人妇女社团组织“,《东南亚研究》2005年第1期。
7. “试析马来西亚独立以来华人社团与华人文化发展的关系”,《世界民族》2005年第3期。
8. “简析新马地区华人银行的帮派色彩”,《东南亚纵横》2005年第6期。
9. “试析二战后马来西亚华人社团与华人教育发展的关系”,《南洋问题研究》2005年第4期。
10. “马来西亚华人商会组织发展简析”,载《江苏商论》2005年第11期。
11. “保护、传承和发扬——20世纪80年代以来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发展华人文化的举措与动态分析”,载《东南亚研究》2006年第2期。
12. “华人教育的重要推动力量——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奖助贷学金分析”,《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第3期。
13. “试析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与中国的关系——以马来西亚华人社团为例”,《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6年第2期。
14. “从主流力量到地下非法组织——二战前新马地区华侨秘密会社与华侨社会关系分析”,《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15. “叶亚来与仙四师爷庙关系考察”,《东南亚纵横》2006年第4期。
16. “海外潮人社团发展简析”,《澳门研究》2006年第6期。
17. “新世纪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发展动态分析”,《世界民族》2007年第1期。
18. “马来西亚印度人的政治参与简析”,《世界民族》2009年第2期。
19. “二战前英属马来亚印度劳工的政治生活简析”,《南洋问题研究》2009年第4期。
20. “少数民族华侨华人对我国构建‘和谐边疆’的影响及对策分析”,《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三、科研项目
1 主持2007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海外华人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研究》。
2 主持2009—2010年度国务院侨办项目《中国和平发展对海外华人相关认同的影响》。
3 参与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项目《清代华侨定居和发展篇及其资料长编》。
4 参与2004年国务院侨办项目《主要华人居住国华人社团体系的结构、功能变化与其数据库构建》。
5 参与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2003-2004年度规划项目《海外印度人与海外华人国际影响力的比较研究》。
6 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加2009—2010年度国务院侨办重点项目《华侨法律制度问题研究》

相关话题/华人华侨研究院 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