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广州大学中国地理课程中文授课讲义(4)

广州大学 /2012-11-18


(3)雨水补给为主,汛期长
(4)含沙量少,输沙量大
(5)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4.改造利用
(1)长江中下游洪水的治理
A.洪涝的原因
a.两湖平原地势较低
b.河道弯曲使排水不畅
c.洞庭湖的调节能力下降
d.长江干流和洞庭湖水系同时发水

B.解决的措施
a.加高加固堤围
b.整治河道,裁弯取直
c.利用湖泊和洼地分洪滞洪
d.修建水库
(2)长江的利用
A.发电:全国40%的水力资源集中于长江
B.航运:是中国的“黄金水道”
七.珠江
1.水系及流域
(1)源头、入海、长度


A.西江:源于云南省沾益县乌蒙山脉的南盘江,主流经磨刀门入海,全长2214千米。
B.北江:源于大庾岭南坡的浈水,主流于洪奇沥入海,全长466千米。
C.东江:源于江西寻乌县境南岭山地的寻乌水,主流由虎门入海,全长523千米。
(2)流域面积:44.2万平方千米
(3)主要支流:西江、北江、东江
2.水文特征
(1)无统一源头,也无统一入海口
(2)径流量大,多年变化小
(3)雨水补给为主,汛期长
(4)含沙量小,输沙量也小
第五章  中国近海
第一节  海域
一.渤海
1.范围
以老铁山角和蓬莱角的连线与黄海分开,面积7.7万平方千米。
2.平面轮廓
半封闭的大陆架浅海,平均水深18米。
3.地貌
海底地貌从三个海湾向中央盆地及渤海海峡倾斜。
4.水文特征
水温较低,盐度较小,含沙量较大。

二.黄海
1.范围
以启东郊和济洲岛的连线与东海为界,面积38万平方千米。
2.平面轮廓
半封闭的大陆架浅海,平均水深44米。
3.地貌
开阔平缓,地势由大陆向东南微倾。
4.水温特征
水温、盐度和海流状况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三.东海
1.范围
由东山岛与鹅銮鼻的连线与南海分开,面积75.2万平方千米。
2.平面轮廓
开阔的边缘海,平均水深349米。
3.地貌
西北为大陆架,水下的古三角洲、古河道、古海滨等地貌保存较好;东南部主要为大陆坡和冲绳海槽。
4.水文特征
水温较高,盐度较大。

四.南海
1.范围
北临中国大陆和台湾岛,南接大巽他群岛,东到菲律宾群岛,西止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面积350万平方千米。
2.平面轮廓
完整的深海盆地,平均深度1212米。
3.地貌
大陆架沿四周呈环状分布,大陆架以下为阶梯状的大陆坡,中部是深海盆地。
4.水文特征
水温较高,盐度较大。

五.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区
1.范围
台湾以东,琉球群岛以南,巴士海峡以北。
2.地貌
有狭长的岛缘陆架,陡而窄的大陆坡和深海沟,火山、
地震活动频繁。
3.水文特征
终年受黑潮暖流影响,水温高,盐度大。
第五章  中国近海
第二节  海底地貌
一.大陆架
1.特征
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广阔平坦的浅海区域,坡度很小。
2.分布
从低潮线起向深海方向倾斜,直到坡度显著增大的转折点为止。
3.成因
(1)堆积型
(2)侵蚀--堆积型

二.大陆坡、海槽和深海平原
1.特征
陡窄的阶梯与海槽、海沟相伴分布,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2.分布
大陆架与洋底的过渡地带。
3.成因
(1)构造运动活跃区
(2)地堑或断裂发育地带
(3)破碎的大陆块在洋底的残留
第五章  中国近海
第三节  海岸
一.海岸线、海岸带、海岸
1.海岸线
是陆地与海洋的分界线。
2.海岸带
是陆地与海洋之间具有一定宽度的相互作用的过渡地带。
3.海岸
指现在海陆之间正在相互作用着和过去曾经相互作用过的地方。

二.中国海岸的基本格局
1.基岩海岸
(1)成因:一般是陆地上的山脉或丘陵延伸,直接与海面相交。
(2)特征:岸线曲折,岬湾相间,多天然良港。
(3)分布:杭州湾以南,包括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
(4)分类
A.侵蚀基岩海岸:有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和岩滩等。
B.堆积基岩海岸:有沙堤、沙嘴和连岛沙洲等。
C.断层海岸:岸线直且岸坡陡。

2.平原海岸
(1)成因:是在河流、海流和波浪等动力因素作用下,由泥沙堆积而成。
(2)特征:地势平坦,岸线平直,缺乏天然港湾。
(3)分布:杭州湾以北,不包括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
(4)分类
A.三角洲平原海岸
a.特点:岸线不稳定
b.分布:发育于河口处
B.淤泥质平原海岸
a.特点:海滩特别平坦、宽广,与滨海平原相连
b.分布:主要在渤海的几个海湾及苏北海岸

C.沙砾质平原海岸
a.特点:物质组成较粗
b.分布:台湾西海岸及山海关直滦河三角洲之间的海岸
3.生物海岸
(1)红树林海岸
分布在福建省福鼎以南到海南岛的风浪较平静的淤泥质滩涂上。
(2)珊瑚礁海岸
基本上限于北回归线以南。
第五章  中国近海
第四节  岛屿
一.大陆岛
1.成因
由基岩构成,原为大陆的一部分。
2.特征
地势较高,地质构造、动植物类型及自然景观均与附近大陆相似。
3.分布
大陆基岩海岸

二.冲积岛
1.成因
由大陆河流和沿岸流所搬运的泥沙堆积而成
2.特征
岛面较平坦,四周岸边常有沙堤分布
3.分布
河口与近岸海域


三.海洋岛
1.火山岛
(1)成因:由海底火山喷发物质堆积而成
(2)特征:低潮时有些岛屿可以相连,岛上常有地震发生
(3)分布:台湾的四周
2.珊瑚岛
(1)成因:由珊瑚虫的骨骸构成
(2)特征:地势低,面积小
(3)分布:南海热带海域
第五章  中国近海

相关话题/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