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广州大学中国地理课程中文授课讲义(14)

广州大学 /2012-11-18


A.存在问题:土地退化、沙化、盐碱化严重,草原生产力下降

B.保护与开发利用措施
a.加强草原建设,治理退化草场
b.加强畜牧业的科学管理,调整畜群结构
c.积极开发牧区新能源,以减轻对天然植被的破坏
(4)保护湿地资源
A.存在问题:过渡围垦滩涂与沼泽,改湿地为池塘,开沟排水
B.保护与开发利用措施
a.加强统一管理
b.注重评价各类湿地资源的质量和开发利用潜力
c.研究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最佳模式

3.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保护
(1)存在问题
A.捕捞过渡,传统渔业资源衰退
B.缺乏规划管理,海洋环境污染加剧
(2)治理措施
A.健全海洋资源管理体系,建立法规体系
B.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捕捞资源
C.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和海上污染物的排放,维持海洋生态平衡
4.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1)存在问题
A.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多,探明储量已显不足
B.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不高
C.资源的不合理开采

(2)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A.加强地质勘查工作
B.建立矿产资源的资源化管理制度
二.水土流失和沙漠化防治
1.水土流失综合防治
(1)水土流失后果
A.水库淤积,湖泊加速萎缩,河床抬高
B.土地贫瘠和土地沙化
C.生态环境恶化,水旱灾害增多,农业收入下降
(2)重点治理区
A.8片重点防治区
B.长江上游重点防治区
C.密云水库上游重点防治区

(3)治理措施
A.建立人工生态系统和水土流失监测体系
B.推广实用的保水保土技术措施
2.沙漠化土地综合整治
(1)沙漠化土地分布
在黑、吉、辽、内蒙、冀、晋、陕、宁、青、甘、新等省区212个县、旗。
(2)防治措施
A.搞好三北防护林建设,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加强草原建设
B.改变燃料结构,有计划地发展炭薪林,积极开发风能和太阳能
C.控制人口增长,减轻土地负载

三.防灾减灾
1.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1)种类多
(2)频度高
(3)损失严重
2.主要自然灾害
(1)洪涝
(2)干旱
(3)台风
(4)地震
(5)森林和草原火灾
(6)生物灾害
(7)滑坡、泥石流、崩塌
(8)其他灾害


3.减灾对策
(1)建立健全灾害监测预报系统
(2)减轻灾害的损失与影响
(3)完善减灾法规,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减灾意识
(4)重视增强科学技术在减灾中的作用
四.建立自然保护区
1.综合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
2.生物物种自然保护区
3.自然遗产自然保护区
4.自然资源管理保护区
5.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
6.文化遗产自然保护区

五.环境污染防治
1.环境污染问题的发展趋势
(1)燃煤是形成中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2)工业污染防治任务艰巨
2.环境污染防治的战略目标
2000年环境保护的战略目标为:环境污染基本得到控制,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自然生态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逐步使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为实现中国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城乡环境清洁、优美、安静的目标打下基础。
第二十四章  国土开发与整治
一.大江大河的治理开发
1.长江
(1)长江中下游洪涝的原因
A.两湖平原地势低洼,存在内涝
B.河道弯曲使排水不畅
C.洞庭湖的调节能力下降
D.长江干流和洞庭湖水系同时发水
(2)治理措施
A.加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的建设,防止水土流失
B.对主要支流开展治理,修建水库

C.加强中下游堤防建设,尽最大努力加高荆江大堤
D.加强分蓄洪区建设
E.加强河道整治和洞庭湖、鄱阳湖的治理,发挥天然湖泊的调蓄洪水作用
F.加强防洪管理和非工程防洪措施
G.在干流上兴建三峡工程
(3)三峡工程简介
A.三峡工程的位置:湖北省宜昌县三斗坪镇
B.三峡工程的作用:满足长江中下游防洪的要求,特别是解决荆江河段的防洪问题
C.三峡工程的可行性问题
a.三峡水库的泥沙淤积问题
b.山峡水库的地质、地震问题
c.三峡工程的投资效益和资金筹集问题

2.黄河
(1)存在问题:黄河的泛滥
(2)治理措施
A.分段治理:中上游山谷修梯田,沟谷筑坝,陡坡种树种草;下游束水,加固堤围
B.分洪滞洪:修建北金堤,利用东平湖建临时性束水工程
C.引黄淤灌:河流泥沙在两岸淤积,清水用于灌溉
3.淮河
(1)存在隐患
A.河床淤积严重,排水不畅
B.地势低平,蓄洪能力小

(2)治理措施
A.整治河道
B.怀洪新河分泄工程
C.沂沭泗洪水东调南下工程
D.除险加固工程
E.入海水道工程
F.石漫滩综合利用水库
4.海河
(1)存在问题:河系常溢满决口,泛滥成灾
(2)治理措施
A.修建水库,蓄泄兼施
B.开挖河疏浚中下游的骨干河道和支流河道
C.新开辟八条入海河道

5.珠江
(1)致灾原因:暴雨
(2)治理措施:上游修建水库,下游加固堤围
6.松花江
(1)致灾原因:各支流同时来水
(2)治理措施:修建水库,加固堤防
7.辽河
(1)致灾原因:暴雨
(2)治理措施
A.进行河道清障,整修加固堤防
B.修建蓄水拦沙工程

 

二.跨流域调水工程
1.南水北调工程
(1)调水路线
A.东线调水: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长江水,沿京杭运河输水到天津
B.中线调水:近期从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引汉水,远期从三峡水库引水,沿伏牛山、太行山东麓向河南、河北、京、津送水
C.西线调水:从通天河、金沙江引水到柴达木和黄土高原
(2)调水对环境的影响


A.水量输出区
a.枯季海水将会上溯
b.加速泥沙的沉降和口岸拦门沙滩的发展
c.影响汉江中下游的灌溉和航运

相关话题/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