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 下册 |
第一章 流体流动 | 第一章 蒸馏 |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 第二章 吸收 |
第三章 机械分离 | 第三章 蒸馏和吸收塔设备 |
第四章 传热 | 第五章 干燥 |
第五章 蒸发 |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工类专业极其重要的基础技术课程,是工程技术学科的一个分支,也是学生学习后继专业课程的基础。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常见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及典型化工单元设备的结构、造型、及工艺尺寸的计算,逐步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提高学生处理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流体流动、流体输送机械、流体通过颗粒床层的流动、颗粒沉降、传热、气体吸收、液体精馏、气液传质设备、固体干燥等单元操作。
课程内容 | 讲课 | 习题课 |
绪论 | 2 | |
1 流体流动 | 18 | 2 |
概述 | ||
流体的物理性质及类型 | ||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与应用 | ||
流体流动现象 | ||
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 | ||
管路计算 | ||
流量测量 | ||
2 流体输送 | 8 | |
离心泵 | ||
*其它类型泵 | ||
气体输送和压缩机械 | ||
3 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 12 | 2 |
颗粒与颗粒床层的特性 | ||
沉降分离 | ||
过滤 | ||
4 传热 | 14 | 2 |
概述 | ||
热传导 | ||
对流传热 | ||
传热过程计算 | ||
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 | ||
换热器 | ||
5 蒸馏 | 16 | 2 |
概述 | ||
两组分溶液的汽、液相平衡 | ||
精馏原理和流程 | ||
两组分连续精馏计算 | ||
其他精馏方式 | ||
6 吸收 | 12 | 2 |
气体吸收的相平衡关系 | ||
传质机理与吸收速率 | ||
吸收塔的计算 | ||
吸收系数 | ||
脱吸及其他条件下的吸收 | ||
7 塔设备 | 6 | |
板式塔 | ||
填料塔 | ||
8 干燥 | 12 | 2 |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 | ||
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 | ||
固体物料在干燥过程中的平衡关系与速率关系 | ||
干燥设备 |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将化工单元操作按过程共性归类,以 “三传”为主线开展教学。即以动量传递为基础,阐述流体流动及输送、非均相系的分离;以热量传递为基础,阐述传热操作;以质量传递的原理说明吸收、蒸馏等传质单元操作;最后阐述热量、质量同时传递的特点并介绍干燥操作。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掌握化工生产所涉及的主要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典型设备构造、操作原理、计算、选型及实验研究方法等知识。本课程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化工单元操作中各种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将来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教学中以流体流动、传热和传质等相关的单元操作基础理论为重点。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数学、物理、化学、物理化学
后续课程:本专业工艺课程及专业课
五、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 夏清等 编,《 化工原理(上、下册)》, 天津大学 出版社, 2006 年出版
[2] 谭天恩、麦本熙、丁惠华编,《化工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
[3] 周荣琪、雷良恒编,《化工原理学习指引》,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6
[4] 陈敏恒,丛德兹,方图南编,《化工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
[5] 陈维纽主编,《传递过程与单元操作》,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
[6] 《Unit Oper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5th Edition)》. Warren L. McCabe et al.. McGraw-Hill, Inc., 1993
注:
1、“课程代码”由教务处教研科统一填写;
2、“课程性质”按培养方案的“课程性质”及“必/选修”两栏填写;
3、“适用专业”按招生简章填写;
4、“开课学期”指1~8(10)中的数字,例如“大学英语”课程的开课学期为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