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谭筱江
- 性别:女
- 出生年月:1964.11
- 专业技术职务: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 专业:内科学(呼吸系病)
- 导师层次:硕士生导师
- 导师类别:专业学位型
- 最后学历:2008年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内科学血液病学,博士学位。
- 工作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惠侨科。
- 办公室电话:020-61642261
- 电子邮件:txjzdk@126.com
广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
2、伊曲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127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9)
3、经尸检证实的侵袭性真菌感染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28(4)
2、军队医疗成果奖二等奖
2、明确纵隔病变性质的超声硬质支气管镜及配套负压抽吸活检仪;2011.01-2013.12广东省科技计划;4万
3、新型隐球菌毒力基因作为抗真菌药物靶点的研究;2012.01-2014.12;广东省科技计划,国际合作课题;20万
本人目前可支配总经费:28.56万
近年来,由于临床上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放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导管插管、器官移植、血液透析、肠外营养等新技术的开展以及AIDS
的流行,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急剧上升,并且真菌感染诊断困难,治疗棘手,已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寻找新型抗真菌制剂,特别是
对耐药菌株的研究尤为迫切。白色念珠菌是人体内分离出的最常见的条件致病真菌,在院内血源性感染的病因中居第四位,可占40-77%。尽管
有抗真菌药物的使用,但真菌菌血症的死亡率仍高,由于感染白色念珠菌菌血症引起的死亡率高达35%。另外,真菌性腹膜炎死亡率可高达20-
70%,白色念珠菌则是引起真菌性腹膜炎最常见的真菌。在美国,每年由念珠菌造成的医疗费用高达10亿美元。另外,据统计约有2.6%~5%的移
植患者出现隐球菌感染,其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占25%~72%。因隐球菌感染导致移植患者病死者为10%~25%,而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时的总死亡
率约为40%。1992-1994年美国对4个地区1250万人进行了隐球菌感染的社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非艾滋病患者隐球菌感染的年发病率在
0.2/10万~0.9/10万之间。
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的致病机制与其形态转换,粘附能力与受体,白外酶及菌膜的形成有关,到目前为止,在操控该菌毒力方面还有许多
基因我们了解甚少。
鉴于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以及有效的抗真菌药物缺乏和耐药现象愈加严重,本人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即是筛选影响
该菌的毒力基因,并应用基因敲除等技术针对目的基因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揭示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的致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