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杨云滨
- 性别:男
- 出生年月:1960年4月
- 专业技术职务:教授
- 专业:公共卫生政策与管理、公共卫生政策与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 导师层次:博士生导师
- 导师类别:学术型
- 最后学历:博士第一军医大学,热带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专业,博士学位
- 工作单位:广东医学院
- 办公室电话:0769-22896003
- 电子邮件:yyb08@126.com
2、高等医学教育与科研管理
广东省卫生法学会副会长;
广东省医学会行为与心身医学会副主委;
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2、建立创面治疗中心的管理学探讨—(二)建立创面治疗中心的依据.[J]感染、炎症、修复,2011年9月第12卷第3期131.(第一作者)
3、建立创面治疗中心的管理学探讨—(三)创面治疗中心的建设构想[J].感染、炎症、修复,2011,12(4):195-196.(第一作者)
4、建立创面治疗中心的管理学探讨—(四)建立创面治疗中心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办法.[J]感染、炎症、修复,2012,13(1):3-5.(第一作者)
5、应用亚健康评定量表第1版评价新疆公务员亚健康状况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年3月第15卷.(通讯作者)
6、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的医学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年3月第2期.(通讯作者)
7、浅谈医学院校基于课程群理念的公共选修课建设[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年3月第2期.(通讯作者)
8、社会医疗保险身份分型比较分析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第6期.(第一作者)
2、2005年,获广东省科技管理二等奖(第一作者);
3、2005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护理的综合研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作者);
4、2001年,《健康测量的方法学研究及应用》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4/9作);
5、2000年,《自杀危险因素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作者)。
2、末期病人自然安宁死研究,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1-2013年,经费4万(含2万配套)。
3、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医学课程体系设置的研究与实践,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2010年-2013年,经费4万元(含2万配套)。
4、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医学课程体系设置的研究与实践,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2010年-2013年,经费1万元。
5、东莞市医疗保险支付体系研究—基于病例分型理论,东莞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1年-2012年,经费7.5万元(含2.5万配套)。
本人目前可支配总经费:316.5万元。
研究特点:将流行病与统计学方法有效运用于医学院校的医疗及教学科研管理领域,将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使管理类的研究更加科学、客观。
(一)医院管理方面:
研究涉及病例分型管理、医疗质量管理、医疗法律、医院卫生经济等方面。
(1)基于病例分型理论的医疗管理研究:
提出大型综合医院应实施病例分型管理模式。在世界各国面对医改困境的形势下,开展基于病例分型的医疗管理研究,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评价体系,合理评价医院诊疗水平,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对于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价值,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前瞻性。于核心期刊发表《推行病种病例分型管理促进医院内涵质量建设》、《深化病种管理推行病例分型质量费用管理模式》等多篇论文。2009年,基于病例分型理论的医疗管理研究项目,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1年,研究课题:东莞市医疗保险支付体系研究—基于病例分型理论,获东莞市软科学项目资助。
(2)医疗质量管理方面的研究:
对建立创面治疗中心,提高医疗救治质量进行了管理学的系列探讨,对现代医院建立医疗质量成本报告体系进行了论证和思考;对危重患者医院感染进行临床调查分析。曾承担广东省重点引导项目—《综合性医院应对突发性感染事件预案的建立与应用》,2005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护理的综合研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3)医疗法律,卫生经济学方面的研究:
在医疗法律方面,对于构筑我国临床教学法律法规体系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对患者知情同意权益、患者选择权等相关医疗法律问题就行了深入思考。在医院卫生经济方面,对于医院经营管理策略,医疗成本,医保收费机制、医疗费用分析等方面也进行了较多的研究。
(二)教学与科研管理方面:
先后承担军队面上项目—医学科技管理中科学计量学指标体系确立及管理系统研制(1998-2001年),广东省教学改革资助项目、广东省教学成果培养项目—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医学课程体系设置的研究与实践(2010-2013年)。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创新、科研论文产出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于该领域权威期刊发表多篇相关论文,如《医学高等院校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存在问题浅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标率分析》、《加强医院科技论文产出的管理》、《医学科学研究的“跟踪”与创新》等等。曾获广东省科技管理二等奖1项、教学管理二等奖1项。
此外,在自测健康、自杀危险因素等方面也进行了研究。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测健康评价的统计学方法研究及应用、自测健康的定量化测量方法研究,相关研究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对农村妇女自杀情况进行了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自杀危险因素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年)。
基于上述研究及所做出的成绩,现担任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卫生法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医学会行为与心身医学会副主委、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