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吴新荣
- 性别:女
- 出生年月:1959年8月
- 专业技术职务:主任药师
- 专业:药剂学
- 导师层次:硕士生导师
- 导师类别:学术型
- 最后学历:国内:1997年12月中山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获硕士学位国外:2005年5月-2006年6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访问学者
- 工作单位: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药学部
- 办公室电话:020-36653476
- 电子邮件:gzwxrong@yahoo.com
2、中药制剂开发
全军药学专业委员会医院药学专业分会委员;
广州军区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药学会理事会理事;
《医药导报》编委会委员;
《中国药房》编委会委员;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发表时间:2006年6月
发表期刊:ArteriosclerThrombVascBiol
2.论文名称:VertebrateMAX-1isrequiredforvascularpatterninginzebrafish
发表时间:2006年10月
发表期刊:PNAS
3.泄浊除痹方总黄酮对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及尿酸吸收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2,23(7):581-583.
4.桑叶提取物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体系的优化及动力学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2,23(1):42-44.
5.桑叶有效部位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体外糖代谢的影响[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1,27(6):637-639.
6.Ptges3a在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33(4):389-391.
7.小鼠肾脏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条件优化及功能测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50):9358-9360.
8.紫杉醇磁性纳米脂质体动物体内分布及抑瘤效果研究[J].中国药房,2008,19(30):2336-2338.
出版时间:2009年6月第一版
出版单位:人民军医出版社
2、专著名称:临床医护用药必备
出版时间:2009年3月第三版
出版单位:人民军医出版社
3、专著名称:警惕,良药也惹祸
出版时间:2009年9月
出版单位:广州音像出版社 
2、“盐酸麻黄碱合剂中盐酸麻黄碱的薄层扫描法分离定量”1999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3、“一种治疗男性不育症的药物的生产方法”或国家发明专利一项。
时间: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研)
来源: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重大专项
经费:600万
2、项目名称:天然降糖药物桑叶提取物的新药开发
起讫时间:2009年1月-2010年12月
来源:广东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
经费:50万
3、项目名称:泄浊除痹方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机理探讨和新药开发研究
起讫时间:2007年3月-2010年12月
来源:军队“十一五”科研计划项目
经费:30万
4、项目名称:天然降糖药物桑叶提取物的新药开发和利用
起讫时间:2009年1月-2010年12月
来源: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经费:8万
本人目前可支配总经费:605万
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利用模式动物斑马鱼进行药物筛选,在研究药物抑制血管生成、肿瘤治疗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做访问学者期间,掌握了国际领先水平的斑马鱼药物筛选技术,撰写的论文Mycophenolicacidisapotentinhibitorofangiogenesis及VertebrateMAX-1isrequiredforvascularpatterninginzebrafish于2006年分别在Arteriosclerosis,Thrombosis,andVascularBiology及PNAS杂志上发表,影响因子分别为7.4和10,在国际相关学术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参加斑马鱼技术国际会议学术交流,获得好评。在国内主持研究的“flk-GFP斑马鱼研究麦考酚酸的血管生长抑制机制”取得突出成果,获得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近期又开展了关于中药在体调控信号通路机制研究以及基于flk-GFP斑马鱼模型的中药对血管生成抑制机制研究等多项课题,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为肿瘤治疗的新药开发及在体机理研究作出了一定贡献。
主要研究方向之二:近年在中药药物有效成分筛选研究方面有突出的成绩,主持研究的“天然降糖药物桑叶提取物的新药开发”以及“泄浊除痹方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机制探讨和新药开发研究”分获广东省科技厅和军队“十一五”科研计划资助。
主持研究的“速消净的研制及其处理大输液瓶的研究”曾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盐酸麻黄碱合剂中盐酸麻黄碱的薄层扫描法分离定量”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另获“一种治疗男性不育症的药物的生产方法”专利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