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柯晓云
- 性别:男
- 出生年月:1962年7月
- 专业技术职务:主任医师,副教授
- 专业:眼科学
- 导师层次:硕士生导师
- 导师类别:专业学位型
- 最后学历:1991年7月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眼科学硕士研究生,医学硕士学位
- 工作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眼科
- 办公室电话:020-61643400
- 电子邮件:kxy6228@163.com
2、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基础与临床
2、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情况初步研究,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24(13):27
3、外路显微手术治疗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临床研究,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1,29(2):151
4、不同吸氧浓度对新生鼠视网膜血管发育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24):4440
5、Riskfactorsforsevereretinopathyofprematurityinprematureinfants:asingle-centerstudy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1(12):1963
6、吸氧浓度和血氧饱和度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相互关系,中华眼底病杂志,2012,28(1):100
7、结膜下和玻璃体内注射重组人PEDF对氧诱导大鼠RNV的作用,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21
2、《临床技能学》。人民军医出版社,北京,2008,P200-211
2、2006优秀党员南方医科大学
3、2007先进个人南方医科大学
4、2009标兵个人南方医科大学
5、2011优秀党员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2、醛固酮抑制剂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
本人目前可支配总经费:13万。
ROP是一种视网膜新生血管增生性疾病。血管增生受多种因子调控,引起视网膜血管增生的具体机制还不甚清楚,日前认为血管生成因子和血管抑制因子的平衡破坏可能是ROP血管增生的原因。早产儿未成熟的视网膜在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下发生缺氧缺血,血管生成刺激因子增加,血管抑制因子降低,两种血管生长调节因子的平衡破坏导致了眼内新生血管形成。
我院儿科为“广东省新生儿医学中心”,早产儿病源充足,在我院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研究有独特优势。自1998年开始,我们就进行该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国内是较早的。
目前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基础方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病因、发病机制的研究。
(2)临床方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的相关因素、早期筛查、早期诊断、药物治疗、光凝治疗及手术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