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刘红梅
- 性别:女
- 出生年月:1971.07.03
- 专业技术职务: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 专业: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超声方向)
- 导师层次:硕士生导师
- 导师类别:专业学位型
- 最后学历:2006.06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获妇产科学博士学位
- 工作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
- 办公室电话:62784133
- 电子邮件:lmeihong@fimmu.com
2、浅表器官、血管疾病超声诊断
广东省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委员
广东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理事
2、人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单抗靶向脂质体微泡的制备及其体外荧光鉴定.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1,20(10):890-893
3、白血病抑制因子及其受体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关系.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0,18(8):5-6
4、腔内凸阵探头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价值.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1,22(4):279-280
5、高频超声检查评分在鉴别乳腺实性占位良恶性中的价值.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29(10):2115-2117
6、高频超声在评价肉毒杆菌毒素A注射治疗良性咬肌肥大疗效中的意义.广东医学,2008,29(8):1356-1357
7、高频彩超在慢性肾功能不全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的应用价值.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2008,24(7):1015-1017
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3例.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7,9(11):697-698
9、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在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中的价值.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9,29(10):2115-2117
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卵巢反应性的应用.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6,15(12):918-921
11、刘红梅,邢福祺,陈士岭,等.IVF-ET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及VEGF水平评价卵巢反应性的研究.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20(12):1890-1893
12、Glycodelin在子宫内膜组织中的分泌特点及其与生殖活动的关系.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1(11):783-784
2、广东省计算机教育软件评审优秀奖;2011.12
3、南方医科大学第一届“优教杯”多媒体课件大赛;2011.06
4、南方医科大学第三届“南医优秀教师”;2010.09
5、南方医科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创新超声医学教学手段,培养高素质医学影像人才》;2009.01
6、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医疗成果三等奖:《IVF-ET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卵巢反应性的价值》;2007.08
7、南方医科大学课程中心网络课堂资源建设优秀奖:《超声诊断学》;2008.10
8、连续多次获南方医科大学教学优秀二等奖(2008年-2011年)
2、广东省科技计划《声学造影MVI技术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及阿司匹林对其影响机制的研究》2011.01-2013.12;5万元
3、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声学造影微血管成像技术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2009.10-2011.10;1万元
4、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生物素-亲和素介导LIF单抗靶向微泡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分子显像研究》2008.10-2010.10;3万元
5、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基金《低机械指数声学造影谐波技术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中的应用价值研究》2010.01-2011.12;1万元
目前可支配总经费:26万元
从事超声医学工作10余年,擅长妇产科(不孕症)浅表小器官、外周血管、腹部的超声诊断。开展不孕症的超声诊疗、尤其是不孕症的超声造影检查,这一项目在国内基本尚属空白,临床应用前景良好,具备一定的医疗特色。开展多项新业务、新技术,如超声对膝关节软组织损伤的超声诊断,带血管皮瓣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咀嚼肌肉毒素注射后瘦脸效果的超声评价,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内膜容受性与卵巢反应性的超声影像学表现的研究,声学造影谐波技术对肝脏肿瘤的诊断价值的研究等。
教学情况:
1.医学影像系超声诊断学课程的主讲教师之一,承担医学影像专业本科、专升本的超声诊断学的理论教学和实习见习带教任务,多次课堂评估为优秀。
2.连年从事进修生带教,先后带教40余名进修生和1名外籍学员。协助指导科内5名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和临床工作。
3.先后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多篇教学论文,获得2007年南方医院“麒麟杯”教学竞赛优胜奖,连续数年获得南方医科大学教学优秀奖、课堂评价先进个人,或南方医科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
科研情况:
1.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脑缺血后海马DND发生的谷氨酸受体及细胞调亡机制》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NMDA受体及P53和P21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工作,单独一个人完成了大白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制备与重复,采用电镜、免疫组织化学、原位分子杂交等技术进行实验研究,发表论文10余篇,多次参加了国内外的学术会议,研究成果获得2000年军队科学进步二等奖(第3作者)。
2.参与南方医院第一代空气微泡造影剂和第二代氟烷微泡造影剂的研制及临床应用研究工作,现在继续参于第三代靶向微泡造影剂的研制工作,近年来与生殖医学中心合作,致力研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超声影像学及相关分子表达的研究》,研究成果获得南方医院医疗成果三等奖(第1作者)。
3.主持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院长基金5项,参与研究国家、省科研课题多项,先后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第1作者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