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朱盛山
- 性别:男
- 出生年月:1957-11
- 专业技术职务:教授
- 专业:中药学
- 导师层次:博士生导师
- 导师类别:学术型
- 最后学历:1982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中药系,学士学位
- 工作单位:广东药学院中药开发研究所
- 办公室电话:39352539
- 电子邮件:zhush3@163.com
2、中药新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组(二审)专家;国家发改委、科技部重大科研项目评审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GAP认证专家;广东省、广州市等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等。
2.朱盛山,谢凯,赵磊磊,姜红宇,李苑新.复方丹参缓释片脂溶性成分体外释放度.中国中药杂志,2007.32(23)2557-2559
3.李晓燕,冯中,朱盛山,等.止咳平喘缓释片体外释放度的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0):1216-1219.
2、朱盛山主编,药物新剂型2003年8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8月第3次印刷)
3、朱盛山主编,本草纲目特殊制药和施药技术1997年1月学苑出版社
2、医药制剂技术整理研究-130种中药传统剂型的整理研究和展示,主持并负责项目设计实施,2008年,广州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3、二陈汤、逍遥散及广佛手等7味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示范性研究,参与研究,负责子课题广藿香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示范性研究,2009,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九
2、符合均衡释放的中药复方缓释制剂药代动力学研究2009-2012国家自然基金委31万元
3,喘平缓释片新药研究2008-2011广州市重大专项子项目110万元
本人目前可支配总经费:260万元
2.开展中药制剂技术研发,2006年以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1项,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解决了中药缓释制剂复杂成分均衡释放问题,并构建其理论(处方配伍,剂型结构,评价方法,释药机理,数学模型等),获相关发明专利3项。
3.整理研究传统制剂技术,出版专著《本草纲目特殊制药施药技术》等四部,陈可冀院士写书评称“这是本草学研究史上的一个创举”。遵古搜集制作展示各类样品500多件,接待国内外参观者数万,受到同行好评“在传统中药制剂技术的发掘和整理方面开创了医药史上的先例,达到世纪先进水平”,荣获200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和2008年度广州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4.开创传统中药制剂技术应用现代技术进行研究的先例,促进中药剂型改革,如研究呼吸道给药系统、生物骨架膜给药系统和缓释制剂,分别获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分别是:ZL03126774.2、ZL03126777.7、ZL200510100535.7)。
5.服务中药企业,开发新药和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其中喉疾灵含片、喘平滴丸已基本完成临床前工作;中药灭菌、中药纯化技术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6.2006-2009年担任学校中药学重点学科带头人、教育厅药剂学重点扶持学科学术带头人,促进学科新发展,绩效名列学校前茅。
7.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药物制剂工程》(2008年版),受到同行师生认同,第一版2003年至2008年印刷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