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陈忆九
- 性别:男
- 出生年月:1961.1
- 专业技术职务:研究员、主任法医师
- 专业:法医学
- 导师层次:博士生导师
- 导师类别:学术型
- 最后学历:1990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法医学系,获硕士学位
- 工作单位: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法医学研究室
- 办公室电话:021-52367986
- 电子邮件:yijiuchen@yahoo.com.cn
2、道路交通事故现场重建
2、中国法医学会法医病理学专业分委会副主任委员,
3、上海市司法鉴定协会法医病理学分委会主任委员。
2、计算机模拟道路交通事故再现特点分析,法医学杂志,2008,24(6):401-404
3、车外人员与汽车碰撞事故现场痕迹特点分析,中国司法鉴定,2008,(6):85-89
2、《法医学词典》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一版,2009
3、法医学鉴定程序及质量保证.见吴家馼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法医学[M]。四川大学出版社,成都.第三版:2006
2、“基于数字技术的交通伤致伤方式及生物力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072507,2011年10万)
3、“人体有限元构模及骨骼损伤生物力学的研究”(科技部公益基金,项目编号:GY0906,2010年-2012年,30万)。
本人目前可支配总经费:300万。
作为法医病理学专业研究人员,长期从事鉴定工作并兼任复旦大学、苏州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兼职教授。每年数十次赴全国各地鉴定重大疑难案件。在损伤病理学及交通伤研究中有一定建树。
作为法医病理学专业研究员,积极引进国外先进仪器,将新型技术运用到检案实践,提高法医病理学鉴定品质和水平:①在国内首次提出并建立了“道路交通事故鉴定综合鉴定体系框架”、“事故再现的有效参数体系”等,规范了道路交通事故鉴定的内容;②在国内法医学领域,首次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事故再现软件等技术开展交通事故现场重建研究,提高了交通伤鉴定的品质,相关研究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③在国内法医学领域,率先应用CT、MRI等技术进行虚拟解剖研究,并利用人体模型研究损伤生物力学机制等;④在国内法医学领域率先引入ScanScope扫描系统,有效地增加了组织切片的阅片信息,提高了本专业鉴定和科研的水准。
在法医学的科学研究领域能够切实把握本专业的发展方向,紧跟技术发展的前沿,能够创新性地提出新的技术方法和操作手段提高本专业的科研、鉴定实力和水平,充分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其在交通伤、生物力学、伤病关系等方面的研究颇有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