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周凌宏
- 性别:男
- 出生年月:1965年11月
- 专业技术职务:教授
- 专业:生物医学工程
- 导师层次:博士生导师
- 导师类别:学术型
- 最后学历:1993年3月,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系,生物医学工及仪器,硕士
- 工作单位: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医疗仪器研究所
- 办公室电话:020-61648291
- 电子邮件:gzchou@263.net,smart@fimmu.com
2、智能医学仪器设计
2、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理事
3、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
4、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疗仪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5、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6、广州市医疗仪器行业协会副主任委员
7、南方医科大学学报、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等编委。
2、周凌宏等,应用SCG算法优化IMRT计划射束权重的方法研究,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7,Vol.27(3):278-281
3、周凌宏等,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快速剂量计算方法研究(EI收录),仪器仪表学报,2007,28(4):699-702
2、参加编写《军队卫生装备》,人民军医出版社,编写第3章、第13章、第14章,2004年9月。
3、参加编写“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放射治疗剂量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
2、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系统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2002年广东省科技成果进步三等奖(1/7)
3、移动式高频X线机的研制,2004年全军科技成果进步二等奖(1/9)
2、2008年广东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系统(2008A030102011),2008年10月~2011年12月,80万元
3、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Demons模型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研究(30970866),2010年1月~2012年12月,29万元
本人目前可支配总经费:339万元
特点和意义:放射治疗是肿瘤的三大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大约有70%的肿瘤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使用放疗手段,目前世界范围的肿瘤发病率仍然在上升。放射治疗的目的在于通过提高靶区剂量和(或)减少靶区周围正常组织放射损伤,从而不断提高治疗的局部控制率,以进一步提高生存率和(或)改善生存质量。肿瘤放射物理学是物理学与医学的交叉融合学科,是将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肿瘤放射治疗,解决肿瘤受照剂量、肿瘤定位与跟踪、放疗设备的质量保证、治疗计划设计等临床问题。
10多年来,先后开发完成了X刀、三维适形与调强放疗系统的开发,目前主要开展:基于MC的剂量计算、图像引导放疗、四维放疗、靶区自动跟踪和自适应放疗等的关键技术研究和设备的开发。
研究方向二:智能医学仪器设计,主要开展医用诊断X线机及CT机用高频(100kHz)高压发生器的研制开发,已经完成了10kW、20kW、30kW和50kW等系列高频高压发生器的研发。
学术地位:在国内肿瘤放射物理学领域有一定的学术地位,是全国放射治疗、核医学和放射剂量学设备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和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是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疗器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在广东省医疗仪器行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各类基金和成果奖的评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