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陈晓光
- 性别:男
- 出生年月:1962年10月
- 专业技术职务:教授
- 专业:病原生物学
- 导师层次:博士生导师
- 导师类别:学术型
- 最后学历:1994年6月于广州中山大学生物系毕业,获博士学位
- 工作单位: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病原生物学系
- 办公室电话:020-61648303
- 电子邮件:xgchen2001@hotmail.com
2、重要机会性致病原虫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2、CuiLW,YanGY,SattabongkotJ,CaoYM,ChenB,ChenXG,FanQ,FangQ,JongwutiwesS,ParkerD,SirichaisinthopJ,KyawMP,SuXZ,YangHL,YangZQ,WangBM,XuJW,ZhengB,ZhongBB,ZhouGF.MalariaintheGreaterMekongSubregion:Heterogeneityandcomplexity.ActaTropica.2011,(inpress)
3、LiuCY,SongHQ,ZhangRL,ChenMX,XuMJ,AiL,ChenXG,ZhanXM,LiangSH,YuanZG,LinRQ*,ZhuXQ*.SpecificdetectionofAngiostrongyluscantonensisinthesnailAchatinafulicausingaloop-mediatedisothermalamplification(LAMP)assay.MolecularandCellularProbes.2011,25:164-167.
4、ZhangH.,ZhouYP.,DingHJ.,WangWJ.,ZhaoW.,HouJL,ChenXG.TheclinicalcharacteristicsandepidemiologicaloutbreakinDongguanCitySouthernChina.InternationalJournalofInfectiousDiseases.2011,15(S1):S113.
5、LiuM,WangT,LiH,LiJY,ZhongH,TanCZ,HuangDC,ZhaoL,ChenXG*,LunZR*.Analysisoftheantibodiesanti-ToxoplasmagondiibyELISAbasedontwodiagnosticantigens:rSAG1andrBAG1.ActaParasitologica.2011,56(4):353-359
6、GaoXJ,ZhaoZJ,HeZH,WangT,YangTB,ChenXG,ShenJL,WangY.LunZR*.ToxoplasmagondiiinfectioninpregnantwomeninChina.Parasitology.2011,page1-9
7、PengHJ*,ChenXG*,andLindsayD-S.AReview:Competence,Compromise,andConcomitance—ReactionoftheHostCellToToxoplasmagondiiInfectionandDevelopment.J.Parasitol.,2011,97(4):620-628.
8、IsaacsAT,LiFW,JasinskieneN,ChenXG,NirmalaX,MarinottiO,VinetzJM,JamesAA*.EngineeredResistancetoPlasmodiumfalciparumDevelopmentinTransgenicAnophelesstephensi.PLoSPathogen,2011,7(4):e1002017
2、《人体寄生虫》第2版陈晓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医学寄生虫学》陈晓光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医学寄生虫学》陈晓光主编,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
5、《八种重要传染病的防治》陈晓光副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
2、主持的《医学寄生虫学》被评为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2010年
3、主持的《医学寄生虫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0年
3、被评为广东高校特聘教授“珠江学者”,2009年
4、“中药骨灵丸(片)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9年
5、“卵黄蛋白原启动子驱动的防御素基因在转基因按蚊中的高效可调控性表达”获南粤科技创新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08年
6、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2007年
7、获国家人事部等七部委“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2006年
8、获广东省“十百千工程”省级人才,2006年
9、获军队“优秀教师”称号,2004年
10、“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的克隆、表达及其在弓形虫病诊断、疫苗研制中的应用”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
11、“血吸虫快速侦检体系的建立及其在南方战区血防工作中的应用”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作者),2003年
12、获军队“育才奖”银奖,2003年
13、立个人三等功一次,2003年
14、所领导的教研室立“集体三等功”一次,2003年
15、获第一军医大学教学优秀一等奖,2002年
16、被第一军医大学授予“九五科技之星”,2001年
17、被评为全军“优秀党员”,2001年
18、所领导的教研室立“集体三等功”一次,2000年
19、被评为第一军医大学“四热爱”先进个人,1998年
20、立个人三等功一次,1998年
21、被评为第一军医大学优秀党员,1998年
22、获第一军医大学百堂优质大课优秀奖,1997年
24、被评为第一军医大学优秀中青年人才,1997年
25、被评为第一军医大学优秀科技工作者,1996年
26、立个人三等功一次,1995年
27、在中山大学被评为优秀研究生,1994年
28、在中山大学获“光华”奖,1993年
2、ImpactsofUrbanizationonVectorBiologyandTransmissionofDengueinChina,2010.7-2014.06,美国NIHR01课题(1R01AI083202),43.2万美元
3、白纹伊蚊microRNA的组学分析及其对登革病毒感染的调控研究,2009.1-2012.12,NSFC-广东省联合基金(No:U0832004,175万
本人目前可支配总经费:660万元左右
近年来陈晓光教授承担WHO/TDR课题、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项目/海外合作项目、军队杰出人才基金、广东省和广州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各类研究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SCI收录20篇;编写专著5部、教材2部;申请专利8项,已获授权4项;5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获得军队和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国家计生委和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项,均为第一作者。
陈晓光教授基础理论扎实,科研能力突出,学风严谨,潜心钻研,在学术思想和技术上造诣较深。现担任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媒介生物与控制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寄生虫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昆虫学会、生物工程学会和热带医学学会常委,《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国际寄生虫病学防治杂志》、《南方医科大学学报英文版》、《热带医学杂志》编委等职务;由于教科研成绩突出,被评为第一军医大学优秀中青年人才,“九五”科技之星,全军优秀党员、优秀教师、杰出中青年人才等;曾荣获个人三等功3次,集体三等功2次,“光华”奖学金1次,军队“育才奖”银奖。2006年被评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7年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2008年获得“南粤科技创新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09年聘任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