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赵静波
- 性别:女
- 出生年月:1972.03
- 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
- 专业:心理学
- 导师层次:硕士生导师
- 导师类别:学术型
- 最后学历:博士研究生,2012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医学博士学位
- 工作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心理学系
- 办公室电话:62789536
- 电子邮件:mingtian@fimmu.com
2、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治疗研究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专业委员会认知行为治疗(CBT)组委员
(2011).doi:10.1037/a0025138.
2、NationalSurveyofClientsPerceptionsofChinesePsychotherapistPractices.Ethics&Behavior.(2012)DOI:
10.1080/10508422.2012.696435.
3、心理咨询和治疗师的专业能力和情感能力的多中心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4):229-233,241.
4、当代中国心理咨询和治疗师的知情同意与保密状况研究,医学与哲学,2009,30(6):51-53.
5、来访者对心理咨询和治疗师的伦理行为评价,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1):1-6.
6、行业伦理案例教学对应用心理系大学生伦理判断的影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6):411-415.
7、心理咨询和治疗行业相关人员的伦理意识,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12):904-909.
8、案例教育对报考心理咨询师人员行业伦理意识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3):400-402.
2、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伦理学问题,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
3、人格与健康,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4月;
4、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
2、“心理咨询和治疗师的专业能力和情感能力的多中心调查”一文被评为2008-2009年度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学术年会优秀论文。
3、《人格与健康》被评为2008-2009年度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学术年会优秀专著一等奖。
2、创伤后大学生团体心理咨询方案设计与实践研究(编号:2008ZZ006),广东省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课题,1万元,2008~2010,负责人:赵静波。
3、研究生导师的伦理状况调查及其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干预对策研究(编号:11JGXM-ZD05),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重点项目,经费:4万元,2011-2013,负责人:赵静波。
4、广州市科技工作者胜任特征和压力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编号:2012SX024),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万元,2012-2013,负责人:赵静波。
本人目前可支配总经费,14.5万元
项目研究的特点和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人与社会、甚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广泛而复杂,其中的伦理道德问题愈加显得突出,而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实践中伦理学问题不可回避,几乎贯穿于整个咨询与治疗过程之中。可以这样说,随着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普及和推广,相关的伦理及道德问题将成为制约疗效和声誉的关键,它将会逐步褪去神秘的面纱而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在我国大陆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起步较晚,1980年代以后,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但是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人员的培训中基本上忽略了从业人员的临床伦理教育。同时,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的伦理研究也非常薄弱,缺乏系统、深入、全面的研究,尤其缺乏有关对策的研究,因而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伦理问题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显得非常迫切。
我们研究小组从2001年开始陆续发表有关心理咨询与治疗伦理问题的论文,系统介绍了国外心理咨询与治疗中伦理学问题发展的概况和管理模式以及双重关系、保密原则、知情同意等状况,并于2006年8月出版国内第一部心理咨询和治疗伦理学的专著《心理学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伦理学问题》,这部书系统介绍了国外的一些经验以及我们研究者的一些思考,填补了这类问题理论研究的空白。但此书没有针对我国当代心理咨询和治疗行业伦理问题现状的实证研究成果,也未涉及国内心理咨询和治疗行业得到快速发展近30年从业者伦理道德的基本状况。鉴于此,我们研究小组从2007年此项目批准立项开始,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把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着重调查和分析我们国家心理咨询和治疗伦理问题的状况,得到了一批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这对我国心理咨询和治疗的行业伦理规范和管理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国内所处的学术地位:
本项目是我国在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伦理问题方面第一个全国性、大样本、多中心调查研究。首次为我国哲学伦理学研究领域、心理咨询和治疗研究领域提供和呈现了第一手的统计资料,填补了国内在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伦理学研究方面全国性大样本实证研究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