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刘从华
- 性别:男
- 出生年月:1967年2月15日
- 专业技术职务:主任医师
- 专业:口腔临床医学
- 导师层次:硕士生导师
- 导师类别:专业学位型
- 最后学历:1997年7月毕业于湖北医科大学(现武汉大学)口腔医学系,获硕士研究生学位
- 工作单位:广东省口腔医院正畸科
- 办公室电话:020-34400378
- 电子邮件:liuchod@163.com
2、牙槽骨压缩减骨技术治疗严重骨性上颌前突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开发应用。
3、RW-splint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开发性研究
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COS)会员
广东省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常委
2、SPEED矫治技术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时支抗丧失,《广东医学》2009.3
3、双托盘间接粘接技术精确粘接APCⅡ托槽的临床应用,《实用医学杂志》2008.8
4、RapidMaxillaryAnteriorTeethRetractionEnMassebyBoneCompression:ACanineModel,《plosone》2011.10
5、腭侧螺旋缩弓器移动减阻上颌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2012.6
RW-splint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开发性研究(项目编号:2011B08701055)。广东省科技计划项5万元。
支配总经费20万元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一种病因复杂的多因素疾病,牙合因素作为致病因素之一,尽管一直存在争议,但已经为许多临床医师所接受。而错合畸形常常引起咬合干扰,影响下颌运动,造成髁突在正中关系位(CR)和最大牙尖交错位(MI)不调,破坏咬合、肌肉和颞下颌关节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从而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正畸临床中,常见到由于牙合干扰导致患者下颌处于前伸位置,如正畸医生未能加以注意,在患者下颌处于前伸位置进行正畸诊断和设计,矫治的结果是患者出现双重咬合。其后果是患者的牙体极易磨损、牙周易出现牙槽骨吸收,颞下颌关节易出现弹响、关节盘移位、髁突吸收、关节区疼痛等TMD表现。本项目主要对错合畸形并伴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患者采用RW-splint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双侧颞下颌关节CBCT和MRI扫描,检测戴用RW-splint后患者髁突和关节盘的位置变化,髁突骨质的改建情况,牙合接触关系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的变化。为RW-splint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专业上,本人擅长于用先进的自锁矫治技术如SPEED、DAMON矫治技术等和传统的固定矫治技术如MBT直丝弓技术等矫正各种错合畸形,能运用多种功能矫治器对生长发育期的患者进行功能矫治,预防或阻止患者的畸形发生或发展,从而使患者拥有整齐的牙齿和美丽的面貌。利用开会和外出学习的机会学习到先进的技术充实自已,如种植支抗技术、能治疗TMJ的RW矫治技等并运用到临床,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这些技术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