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进入暑假的时候,数学基础应该打好了,英语阅读也算是见识过了,宏微观的内容也有了了解。而整个暑假期间,复习强度就需要提高一个水平,但还不至于达到最高强度。
1.数学
基础打好了,接下来就是李永乐的复习全书登场了。不同人对于这本复习全书褒贬不一,但我是比较推荐这一系列的书的(这个系列用了全书、真题、400题)。数学我报了一个班,暑假的时候有11天的时间都在上数学课,这个课程相当于在我看完教材的基础之上又把内容重头到尾着重的拉了一遍,起着夯实的作用,由于我是比较认真的听课,所以感觉对我帮助很大。所以如果有报班的同学,别的课我不好说,但是强烈建议数学课都认真的听听;没有报班的同学,可以自己来做这部分的总结工作。上课期间其实特别累,虽然7点钟基本可以回到学校吃晚饭,但完全没有力气去自习,我们当时都在寝室看韩剧去了……真正开始全心投入到复习全书当中大概是在8月初了,当时也意识到自己和其他人的差距,别人复习全书都看第二遍的时候我才开始看第一遍,心中压力肯定是有的,但是也安慰自己按自己的tempo来就行。在加快复习的速度同时一定要保证质量。我应该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看第一遍全书,看完之后差不多都开学半个多月了,虽然速度是慢了点,但是感觉复习得很踏实。
总结一下,这个阶段主要是整理基础内容,认真做完复习全书。
2.英语
暑假的英语任务主要是做张剑的阅读基础150,每天一个list,做完后改正错题,分析分析错误原因,再通读文章,记一记里面的生词什么的。
3.政治
政治我也报了班,但感觉没有什么用,因为我都是睡觉去了。暑假虽然是上了课,老师把内容都从头到尾念了一遍,但我其实完全没有了解,所以相当于没有开始,其实这个时候政治确实也不用着急。
4.专业课
这个阶段,我是每天看一章教材,看完后做一章的笔记,这个被我归为是专业课的第一轮复习,这个时候看书应该仔细了,争取把问题都弄懂吧。第一轮的时候我只看书和做笔记,没有做课后习题。
三.9月下旬—11月上旬
1.数学
复习全书第一遍看完之后,我歇息了两天,然后又重新开始看第二遍,第二遍的时候对于知识点有重点的看就行,题目还是要再次动笔算一算,尤其是对于第一遍时不会的题目,若是碰到还是不会的题或是觉得很好的题,我用了一个专门的笔记本收集起来。如果只是看复习全书多半会觉得有些无聊,我同时看了考研班发的资料《概率统计8讲》《线性代数10讲》(这两本书里面内容错误挺多的,但是题目还挺好,推荐)。当然,你要知道,我对“看了”的定义是认真的做。
2.英语
张剑150做完之后,我就买了他那系列的历年真题,里面只有2004年之后的,我觉得做这个有点早,就先下载了04年之前的真题打印出来了,算是对真题练练手。我是采取的今天做阅读,明天做翻译和新题型,然后再轮流的方法。我作文写的较晚,所以在后期的时候觉得很痛苦,建议可以在11月的时候开始动笔写写作文。早些年的真题做完了之后,就开始做近十年的,先做的几套同样是用上述分模块做的方法,后来觉得差不多了,就开始掐表做整套试卷,做到了2010年的真题,留了3套没做。
3.政治
这个时候政治大纲差不多也快出来了,我就每天上午看一章大纲解析,在立刻做相应章节的练习题,习题用的是考研班发的《任汝芬序列二》,很多人用的是肖秀荣的1000题,我当时也挺纠结要不要买,但是怀着浪费可耻的心理坚持做的任二,没有买1000,所以也不知道哪个更好,怎么说呢,任二不怎么好,但也不差吧!大纲解析和习题都走了一遍之后,我就开始做历年真题的选择部分。对于做题,想要强调的一点就是最好能够把每道题的知识点都再次定位到书里面去,看一看相应的内容,对于做错的尤其要重视。
4.专业课
我感觉专业课有点像是车轮战,看完一遍之后再继续另外一遍。先前的第一轮看完了,笔记也做好了,第二轮的时候看书会稍微快一些,但是还是应该做到全面,并且这个时候可以看一章做一章习题,习题的辅导书大家都推荐过了,就是金圣才习题解析,黑色封面或是红色封面的都可以,不用过于纠结。习题做完一遍之后我就做了厦大本科的每年期末考试卷,再把历年真题的除了分析和论述题的部分做了做。
四.11月下旬——考试前
1.数学
11月下旬,按每天一套真题的速度做完了近十年的真题,这个时候应该按照考试的格式了,我专门拿了两张白纸,在上面标明题号严格书写解题步骤。12月上旬就买的400题,里面也是10套卷,也按照每天一套的速度做,但这个明显比真题难了很多,做起来很打击信心,里面好多题都不会,尤其是证明,这些题都被我标记出来了,待做完了10套卷的时候,专门用了两天把这里面标记过的题再做了一遍,并且再次集中整理了10套卷的证明题,后来也摸索到了一点证明的规律。最后还做了考研班发的一本模拟题,有5套卷。所以,对于数学的复习,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多练、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