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自我介绍下吧。本科在一所财经院校学会计,考研算是稍微跨了一下专业,选择的厦大经院的金融学硕。对于专业的选择,已经不知道被别人问了多少次为什么不选会计要选金融,包括在复试时的英面和中面都分别被问到。关于这个问题,由于距离当初时间有些久了,其中的原因连我自己都有些模糊。对于会计,其实我还是很喜欢的,但是觉得要在研究生继续学个两三年,说不定我就会对它厌烦了;另外,也确实是因为自己对金融领域比较感兴趣,但是我所谓的兴趣其实并没有促使我在本科阶段来个双学位,也没有特意修过太多金融方面的课程,所以觉得自己对于金融这块还处于“初恋”阶段。最开始决定考金融,好像还是因为我哥的一句话“本科学会计,研究生学金融,这不挺好的嘛!”然后,我就开始囤积复习需要的书,开始我的跨考历程了。考研的成绩之前在酱菜君的晒分贴中晒过了,政治74,英语75,数学144,宏微观123,总分416。
下面按照时间的顺序,讲一讲我的复试安排吧。
我的复习阶段大概有以下几个:
一.大三下学期,暑假之前
我大三下学期课还是挺多的,所以不能够每天都有很多整体的时间集中复习。这一学期,我的复习主要是在数学,兼顾了英语和专业课,政治完全没有了解过。
1.数学
这个阶段的数学重点肯定是基础,打基础肯定就离不开教材了。不管你大学期间数学学得有多好或是多不好,都应该认认真真的把教材系统的学习一遍。而数学当中最难也是分值最重的部分毫无疑问是高数了。我的数学复习其实只有高数是认真的看过教材,线代和概率看了一些没坚持下去,就直接用的复习全书(这个后面再说)。这个阶段,我就只用了同济版的高数教材+习题解答。根据复习时间的多少以及自己的复习速度,每天给自己定下复习的任务,比如今天看几节内容并且做几节的习题,正常来讲,在暑假之前是能够看完书的。看书的过程中,切忌马虎,但也不要死磕,可能会有一些地方一时间明白不了,这时候我习惯先做好标记,等到过一段时间或是看书看到后面部分的时候说不定就有所理解了,当然,前提是你得对于自己的问题印象比较深刻。书中例题的解答过程和一些证明过程都应该仔细看看,有一些不一定是直接考你用它的步骤去证明,但是它的证明技巧和思维确实可以借鉴。教材中的习题没话说,肯定需要认真做,但是认真做不意味着你专门拿出一张干净的作业纸,一步一步的写出解答过程。我的原则是看到题目之后在脑子里过它的解答过程,同时用笔在草稿纸上写出关键的步骤和进行计算。对于参考答案的应用,我是计算题看结果,结果正确一般不看步骤;证明题不管会不会都看看解答,不会的认真看,会的就快速看证明中用的主要定理,顺带瞟两眼书写结构。
2.英语
首先说明下,不管是从考研的英语成绩还是我自己的感受来讲,我都觉得自己的英语复习不算好,我的单词一遍都没有背完,真题还有两套没有看过,写作在最后一个月开始让我真的突破不了瓶颈,但是也不能否定我对英语也确实是用了心去复习的。
这个阶段我只是背英语单词,有空就看点英语报刊什么的。后来觉得背单词着实无趣,就到图书馆借了一本12年的新东方英语阅读训练,算是见识见识了考研英语的阅读模式。当时不了解4篇文章大概需要多久的时间做完,便天真的觉得用考四六级的10分钟一篇的速度和做题方法同样适用,结果自然是惨不忍睹。当时很郁闷,总是做不对,也找不到解决的方法,后来就看了一下新东方范猛讲的如何做阅读,看完后才发现自己的方法不对,就按照他的方法试了试,确实有所进步。他所讲的方法是70分钟之内做完4篇阅读属于正常,平均一篇15分钟,做题时先浏览问题,划出题干中的关键词(比如时间、地名、人名等),然后读一读首位段落,大概了解文章想要说什么,再针对每一道题定位到原文中的位置去读文章,对于次要信息略读,重要信息(比如有与问题中关键词同义或重复的词语的句子)就要仔细读,选择答案有一个潜在的原则就是一般是不选跟原文词语重复的选项,这一点跟四六级刚好相反。
恩,总结起来,这阶段就是背单词、阅读练练手。
3.专业课
806专业课考宏微观,微观的书较厚,宏观稍微薄一点,并且大多数人都认为微观更更为重要些。这段时间我只是把微观的教材从头到尾老老实实的看了一遍,因为大二的时候学过宏微观,用的是高鸿业版本,虽然讲的内容比较浅显,但是好歹有些基础吧。若是完全没有基础的跨考,我觉得可能需要在这一阶段多付出一点了,应该需要在此阶段把宏微观都能够认真学习一遍,打下个基础。若是之前有经济学基础,个人觉得不用高强度学习,当做温习,为暑假的复习热身吧。
二.暑假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