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厦门大学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孔继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5-08

姓  名: 孔继烈
地  址: 上海市邯郸路220#复旦大学
邮  编: 200433
电  话:
传  真:
电子邮件: jlkong@fudan.edu.cn
课题组主页: Http://www.chemistry.fudan.edu.cn/

教育与科研经历
1983-1993年分别获复旦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1996-1998年分别为美国肯塔基州路易威尔大学和康州州立大学博士后。1999年起,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国家****科学基金获得者,2006年起,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PI,2009起年复旦大学****。分析化学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教育部创新科学仪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方向
在化学/生物传感器及芯片分析系统、光电分析仪器研制。
在研科研项目
基金委重大项目课题:微纳流控生化分析
基金委面上:纳米毒素蛋白单细胞原位分析
教育部重点培育:微纳化学生物传感器
获奖情况
2005年上海市科技进步2等奖
2008年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2009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主要社会和学术兼职
任《Am. J. Anal.Chem.》、《分析化学》、《分析科学学报》、《分析仪器》、《电化学》、《化学传感器》等刊物编委,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电分析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化学传感器专业委员会委员、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会委员。
代表性论文
Wang MY, Yu SN, Wang C, Kong JL*, Tracking the Endocytic Pathway of Recombinant Protein Toxin Delivered by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ACS Nano, 2010,4, 6483-6490.
Chen H, Wang JQ, Liang GH, Zhang P, Kong JL*, A novel exonuclease III aided amplification method for sensitive nucleic acid detection based on single walled carbon nanotube induced quenching ,Chem. Commun., 2012, 48,269-271 .
Chen H, Yu C, Jiang CM, Zhang S, Liu BH, Kong JL*, A novel near-IR protein assay based on the dissolution and aggregation of aptamer-wrapped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Chem. Commun., 2009, 33, 5006-5008 .
Fang, XE, Chen H, Yu SN, Jiang XY*, Kong, JL*, Predicting Viruses Accurately by a Novel Multiplex Microfluidic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Chip. Anal. Chem., 2011, 83, 690-695.
Fang, XE, Chen H, Jiang XY*, Kong, JL*, Microfluidic Devices Constructed by a Marker Pen on a Silica Gel Plate for Multiplex Assays. Anal. Chem., 2011, 83, 3596-3599.


相关话题/材料 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