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厦门大学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宝红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5-08

姓  名: 刘宝红
地  址: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化学系
邮  编: 200433
电  话:
传  真:
电子邮件: bhliu@fudan.edu.cn
课题组主页: http://www.chemistry.fudan.edu.cn

教育与科研经历
1987年—1991年,复旦大学化学系,本科
1991年—1994年,复旦大学化学系,硕士研究生
1994年—1997年,复旦大学化学系,博士研究生
1997年—至今,复旦大学化学系
2005年1月,巴黎高师,邀请访问教授
2006年9-10月,Perpignan大学,邀请访问教授
2006年11-12月,瑞士洛桑高工,访问教授
2013年10月,巴黎高科,邀请访问教授
研究方向
电化学传感,光电催化,微纳流控及蛋白质分析新方法新技术
在研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基于微流控液滴的高通量蛋白质标志物分析鉴定新方法。
科技部863课题:蛋白质鉴定新方法新技术
获奖情况
2006年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三完成人;
2006年上海市曙光****计划;
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金;
2009年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等;
2015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完成人;
201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要学术和社会兼职
《化学传感器》、《化学学报》、ISRN杂志编委。2008-2011年Analytical & Bioanalytical Chemistry 编委;2013-2015年Analytical Chemistry, Feature Panel 编委, 2007-2008年国际电化学学会生物电化学部副主席;
代表性论文
1. Liao L, Wang SN, Xiao JJ, Bian XJ, Zhang YH, Scanlon MD, Hu XL, Tang Y*, Liu BH*, Girault HH. Nanoporous molybdenum carbide nanowire as an electrocatalyst for the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Energy Environ. Sci., 2014, 7, 387.
2. Zhang K, Zhao JJ, Ji J, Li YX, Liu BH*. Quantitative label-free and real-time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monitoring of reaction kinetics using self-assembled bifunctional nanoparticle arrays. Anal. Chem. 2015, 87, 8702.
3. Fang XN, Qiao L, Yan GQ, Yang PY, Liu BH*. Multifunctional nanoreactor for comprehensive characterization of membrane proteins based on surface functionalized mesoporous foams. Anal. Chem. 2015, 87, 9360.
4. Zhang K, Ji J, Li YX, Liu BH*. Interfacial self-assembled functional nanoparticle array: a facile SERS sensor for specific detection of trace analytes. Anal. Chem. 2014, 86, 6660.
5. Liao L, Zhu J, Bian XJ, Zhu LN, Scanlon MD, Girault HH, Liu BH*. MoS2 formed on Mesoporous Graphene as a Highly Active Catalyst for Hydrogen Evolution. Adv. Funct. Mater. 2013, 23, 5326.


相关话题/材料 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