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华侨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彭淑娟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5-12



个人简介
彭淑娟:女,副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系统分析师(高级)。毕业于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硕博连读),华侨大学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科研创新团队骨干成员。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闽港合作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培育项目、华侨大学科研项目等若干项;并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近年已在国内外的权威和核心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
联系方式:pshujuan(at)hqu.edu.cn
研究方向:计算机动画、图形图像、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
科研项目:

[1].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0J01083)“面向人体动捕数据的深度建模与动画智能驱动生成关键技术研究”;主持

[2]. 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高校产学研课题(3502Z**),主持
[3]. 企业横向课题“面向网约车的AI辅助预警与评测系统开发”;主持

[4]. 企业横向课题“3D教育仿真软件系统研发”;主持
[5]. 华侨大学中青年培育课题(ZQN-709),主持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完整人体运动捕获数据中的姿态与行为识别技术研究”;主持
[7].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2015J01656)“运动捕获数据深度信息挖掘及其重构与检索技术研究”;主持
[8]. 闽港合作项目(MG200906)“计算机动画中高维数据的提取与分类”;主持
[9]. 华侨大学科研项目(09BS618)“距离矢量运动特征提取及其应用研究”;主持
[10]. 华侨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培育项目(JB-ZR1218),“不完整人体运动捕获数据中的姿态与行为识别技术研究”;主持
[11]. 华侨大学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发展型):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 2014-2017 骨干成员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稀疏流形建模及其在视频人脸识别中的应用”;参与(排名第2)
主讲课程: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计算机图形学》
部分论文:
[1]. S.J. Peng, H. Zhang, X. Liu, W.T. Fan, B.N. Zhong, J.X. Du " Real-Time Video Dehazing via Incremental Transmission Learning and Spatial-temporally Coherent Regularization ", Neurocomputing, 2021 (中科院分区表SCI二区)
[2]. S.J. Peng, L.Y. Zhang, X. Liu, Flexible human motion transition via hybrid deep neural network and quadruple-like structure lear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21
[3]. X.Z. Wang, X. Liu*, S.J. Peng, B.N. Zhong, Y.W. Chen, J.X. Du, Semi-supervised discrete hashing for efficient cross-modal retrieval,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 (2020), pages: 25335–25356, 2020
[4]. 彭淑娟,周兵,柳欣*,钟必能,人体运动生成中的深度学习模型综述,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30(6), pp. 1166-1175,2018. (CCF推荐A类中文期刊,EI, 核心)
[5]. 胡东,彭淑娟*,柳欣,杜吉祥,结合深度自编码和时空特征约束的运动风格转移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30 (5), pp. 946-956, 2018. (CCF推荐A类中文期刊,EI, 核心)
[6]. X. Liu, M. Xu, S.J. Peng, W.T. Fan, J.X. Du, "Efficient Motion Capture Data Annotation via Multi-view Spatiotemporal Feature Fusion", IET Signal processing, vol. 12, no. 31, pp, 269-276, 2018.
[7]. 周兵,彭淑娟*,柳欣,融合生成模型和判别模型的双层 RBM 运动捕获数据语义识别算法,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9(4), pp 689-698,2017. (CCF推荐A类中文期刊,EI, 核心)
[8]. S.J. Peng, G.F He .et.al. Hierarchical block-based incomplete human mocap data recovery using adaptive 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Computers &Graphics, Vol. 49, No. 6, pp. 10-23, 2015.

[9]. S.J. Peng, G.F He .et.al. Hierarchical block-based incomplete human mocap data recovery using adaptive 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Computers &Graphics, Vol. 49, No. 6, pp. 10-23, 2015.
[10]. 彭淑娟, 赫高峰 .et.al. 基于运动分割和稀疏低秩分解的失真人体运动捕捉数据恢复.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7(4):721-730, 2015.(CCF推荐A类中文期刊,EI, 核心)
[11]. 赫高峰, 彭淑娟*. et.al. 结合模糊聚类和投影近似点算法的缺失人体运动捕捉数据重构.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7(8):1416-1425, 2015.(CCF推荐A类中文期刊,EI, 核心)
[12]. 彭淑娟, 洪小娇. et.al. 结合HMM隐状态基元和贝叶斯准则的运动捕获片段过渡.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36(9):2102-2107, 2015.
[13]. X. Liu, Y.M. Cheung, S.J. Peng. et.al. Automatic motion capture data denoising via filtered subspace clustering and low rank matrix approximation, Signal Processing, Vol. 105, No. 12, pp. 350-362, 2014.
[14]. 洪小娇, 彭淑娟*. et.al. 基于拉普拉斯分值特征选择的运动捕获数据关键帧提取.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15]. 彭淑娟, 柳欣, 崔振. et.al. 分段式低秩逼近的运动捕获数据去噪方法. 计算机科学, Vol.40, No.9, 2013.

[16].S.J. Peng, X. Liu, C.Zhen. et.al. Automatic motion capture data denoising via filtered local subspace affinity and low rank approximation. in Proc.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Graphics (CAD/Graphics 2013), Hong Kong, 2013.
[17].彭淑娟,柳欣. 一种结合双特征的运动捕获数据行为分割方法. 计算机科学, Vol.40, No.8, 2013.
[18].S.J. Peng, X. Liu, Y.M. Cheung. Subspace based active contours with a joint distribution metric for semi-supervised natural image segmentation, in Proc. 37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coustics, Speech, and Signal Processing (ICASSP), Kyoto, Japan, March 25-30, 2012.
[19].彭淑娟. 基于中心距离特征的人体运动序列关键帧提取.系统仿真学报. Vol.24, No.3, pp:1-5, 2012.
[20].S.J. Peng, X. Liu, Y.M. Cheung. Active contours with a novel distribution metric for complex object segmentation, in Proc.18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Processing (ICIP), pp: 3046-3049, 2011.


指导研究生:
2012级(1名)、2013级(2名)、2014级(2名)、2015级(1名)、2016级(2名)、2017级(1名)、2018级(1名),2019级(1名),2020级(3名)
指导学生部分获奖和立项情况(本科生导师):
1) 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比赛二等奖:2018年(二等奖)、2019年(二等奖)
2)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家级):一等奖3项(2014年2项,2015年1项)、二等奖4项(2012年1项,2015年3项)、三等奖4项(2014年2项,2015年2项)
3) 海峡两岸信息服务创新大赛暨福建省计算机软件设计大赛(省部级):一等奖2项(2012年、2014年)、二等奖1项(2014年)、三等奖2项(2014年)
4)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福建省):二等奖(2015年)
5) 第二十二届“挑战杯”华侨大学:特等奖(2015年)
6) 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国家级2项(2014年1项、2015年1项)、省级1项(2015)、校级2项(2013年、2015年)
个人荣誉:
2010-2012年度华侨大学优秀教师
2013-2015年度华侨大学优秀党员
联系方式:pshujuan(at)hqu.edu.cn
办 公 室:华侨大学厦门校区机电信息实验大楼A402
(Last updated on 08/10/2020)





相关话题/华侨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