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赵林海

华侨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4-04-21

你的位置:首页|导师简介
赵林海作者:经济与金融学院发布时间:2012-12-27浏览次数:

赵林海简历


赵林海,男,1976年9月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管理学博士(2009年3月获得学位),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2011年9月出站),美国阿拉巴马大学数理金融学访问学者。现为国家重点学科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原华侨大学商学院)数量经济学和金融学专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货币理论与政策、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国际金融、技术与创新管理。曾在哈尔滨市人民银行工作。主讲国际金融学、金融专业英语、货币银行学等金融专业主干课程,获得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金融学专业)证书和双语教学骨干教师(金融学专业)证书。
主持的科研课题:
[1]201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货膨胀预期异质性研究”,课题编号12CJL019;
[2]2012-2013年度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项目:“科技创新政策制定理论与方法研究--创新系统理论的视角”,项目编号:ZS12013;
[3]2011年度华侨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国家社科基金培育计划专项项目“后危机时代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持续竞争优势构建:汇率和创新视角的转型与升级研究”,课题编号:JB-SK1128;
[4]泉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规划重点项目“泉州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持续竞争优势的构建”,课题编号:2011Z01。
[5]2011年度华侨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金融学专业双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
[6]华侨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费项目“稳健货币政策建模研究:生存理论的应用”,课题编号:09BS628。
[7]泉州市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规划课题重点项目“泉州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08A-ZZ05。
[8]华侨大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技术创新投资决策的实物期权博弈分析”,课题编号:07HSK03。
[9]华侨大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福建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测度研究”,课题编号:03HSK07。
参与的科研课题:
[1]2012年度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软科学):“闽台经济集聚对科技创新活动影响的比较研究”,项目号2012R0058,排名第五,经费3万元。
[2]20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通货膨胀惯性研究”,课题编号11CJY104;
[3]2011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价格水平的传递效应研究”,课题编号11YJA790048;
[4]2010年度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软科学):“海峡西岸经济区产学研创新联盟推动区域产业集群升级战略研究”,项目号2010R0075,排名第五,经费3万元。
[5]2008年度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国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及其对宏观经济影响研究”,项目号:2008GXS5D130,资助额度5万元。
[6]2009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我国高技术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互动关系研究”,课题编号209148;
[7]200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关系研究”,课题编号08BJL019;
[8]2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鞅论在统计分析中的若干应用”,课题编号10771046;
[9]2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动态环境下不良资产处置决策的期权博弈分析”,课题编号:70573033;
[10]2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测度与评价研究”,课题编号:70171039;
[11]2007福建省社科规划课题:“乡村治理视角下的乡村债务问题研究——福建省案例”,课题编号:2007B006;
[12]2006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基于高科技产业动态发展模式解析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发展策略”,课题编号:2006R0033;
[13]2006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时机抉择模型”,课题编号:2006J0210;
[14]2004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科技企业孵化器与风险投资融合机制研究”,课题编号:2004R020;
[15]2003福建省社科规划课题:“我省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实证研究”,课题编号:2003B062;
[16]2003福建省社科规划课题:“福建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风险及防范预警研究”,课题编号:2003B063;
[17]1999机械工业部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及战略选择研究”,课题编号:97250658;
[18]2002华侨大学教改科研项目:“把握金融专业发展趋势,办出华大金融专业特色”;
[19]2001黑龙江省金融学会重点课题:“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金融安全问题研究”。
出版的教材或著作:
[1]《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与持续竞争优势》,赵林海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6月第一版;ISBN:**95
[2]《货币政策与生存理论》,赵林海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4月第一版;ISBN:**26
[3]《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修订版)》,胡日东、赵林海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ISBN:**02
[4]《外汇投资一点通》,胡日东、赵林海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第一版;ISBN:**24
[5]《新编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胡日东、赵林海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ISBN:**24
[6]《国际金融:理论·实务·案例》,参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一版;ISBN:**41
[7]《WTO与中国经济》,参编,三峡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
独立撰写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
[1]基于创新系统理论的科技创新政策制定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7月第13期,98-101,CN42-1224/G3;
[2]金融学专业主干课程中英文双语教学探讨,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月第6期,144-145&155,CN15-1207/G;
[3]基于系统失灵的创新政策制定流程模型,全国博士后经济论坛《创新与转型——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518-524,袁志刚、毛大立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
[4]BuildingTechnologicalInnovationSupportingSystemforSMEsinChina:APerspectiveofSystemsofInnovation,SystemManagementandInformationizationofChinaSME:Theory&Practice–ConferenceProceedingsof2011InternationalConferenceofSMESystemManagementandInformationization,Zhenjiang,China,2011,121-124,AussinoAcademicPublishingHouse,PublishedinJune2011;(ISTP收录)
[5]我国工业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与要素贡献,经济管理,2011年Z1期,267-273;CN11-1047/F
[6]集群创新与泉州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及提升策略,经济管理,2011年Z1期,132-134;CN11-1047/F
[7]东南亚华商企业战略转换的影响因素及动力机制,特区经济,2011年第2期,126-127;CN44-1032/F
[8]我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融资渠道探讨,生态经济,2011年第2期,116-118;
[9]EmpiricalStudyoftheRelationshipbetweenTradeStructureofImportsandTechnicalProgressinChina,StatisticApplicationinScientificandSocialReformation–ConferenceProceedingsofthe3rdInternationalInstituteofStatistics&ManagementEngineeringSymposium,Weihai,CHINA2010,1274-1277,AussinoAcademicPublishingHouse,PublishedinAugust2010;(ISTP收录)
[10]AModeloftheMonetaryPolicyofanOpenEconomy:aViabilityTheoryApproach,ManagementinComplexitySciencePerspective–Theory,MethodologyandPractice,ProceedingsoftheFirst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mplexityScienceManagement(ICCSM2010),61-65,AussinoAcademicPublishingHouse,PublishedinOctober2010;(ISTP收录)
[11]TheMeasurementIndexSystemofProductInnovationPerformance,ProceedingsofShanghaiConferenceonManagementofTechnology,276-279,DonghuaUniversityPress,PublishedinSeptember2010;
[12]需求不确定与双头垄断条件下的企业技术更新决策,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9月第5期,67-70,刊号:CN23-1503/F;
[13]企业战略转换理论研究述评,科技和产业,2010年8月第8期,92-95,CN11-4671/T;
[14]“国际金融学”课程中英文双语教学的思考,华侨高等教育,2010年第1期;
[15]StudyonDeterminantsoftheAbnormalReturnsofA-SharesontheFirstListedDay,AdvancesinSystemsScienceandApplications,2010,10(1):55-60.刊号:ISSN1078-6236;
[16]进口结构与技术进步:中国的经验证据,技术经济,2010年1月第1期,19-23;刊号:CN11-1444/F;
[17]区域自主创新能力递阶模糊积分评价模型及应用,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9月第5期,22-24,刊号:CN23-1503/F;ISSN1671-7112
[18]MultivariateAnalysisofDeterminantsoftheAbnormalReturnsofA-SharesontheFirstListedDay,RecentAdvanceinStatisticsApplicationandRelatedAreas——ConferenceProceedingsof2008InternationalInstituteofAppliedStatisticsStudies,996-1000,YANTAI,CHINA,AussinoAcademicPublishingHouse,PublishedinAugust2008;(ISTP收录)ISBN**75
[19]泉州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研究——集群创新的视角,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09年7月第14期,4-5&7;刊号:CN11-3352/F;ISSN1009-5292
[20]基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泉州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研究,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年6月增刊,43-44刊号:CN36-1232/F;ISSN1672-5557
[21]我国垂直专业化程度的测度与产业升级策略:一个新角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9月第5期,90-95,CN61-1336/C;ISSN1008-472X
[22]垂直专业化与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月第6期,CN15-1207/G;ISSN1009-4458
[23]基于资源的知识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及其应用,技术经济,2008年7月第7期,CN11-1444/F;ISSN1002-980X
[24]知识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基于资源的观点,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9月第9期,44-1223/G3;
[25]我国股票上市首日超额收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商业研究,2009年3月第3期,23-1364/F;
[26]股票IPO抑价问题研究综述,生产力研究,2009年3月第5期:175-176;刊号:CN14-1145/F;ISSN1004-2768
[27]基于事件研究法的股权分置改革与股票IPO超额收益实证研究,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月第6期,刊号:CN23-1503/F;ISSN1671-7112
[28]EvaluationoftheTechnologicalInnovationCapabilityofKnowledge-OrientedFirms:AResource-BasedView,ProceedingsofHangzhouConferenceonManagementofTechnology(MOT2008),190-194,ZhejiangGongshangUniversityPress,PublishedinJune2008;(ISTP收录)ISBN**21
[29]论促进农机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对策,中国农机化,2009年1月第1期;CN32-1123/S
[30]A股上市首日超额收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5月第3期,CN61-1336/C;ISSN1008-472X
[31]提高不同专业“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华侨高等教育,2008年第1期;
[32]闽台风险投资合作与发展思路探讨,商业时代,2008年5月第15期;CN11-4105/F;ISSN1002-5863
[33]借鉴台湾经验,促进闽台风险投资业的合作与发展,海峡科技与产业,2007年8月第4期;CN11-3391/G3;ISSN1006-3013
[34]知识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统计与决策,2007年1月第1期;CN42-1009/C;ISSN1002-6487
[35]基于创新系统理论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体系,商业研究,2006年7月第13期,23-1364/F;ISSN1001-148X
[36]基于资源的知识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商业研究,2006年6月第11期,23-1364/F;ISSN1001-148X
[37]完善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策略探讨,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研究,华星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
[38]中小企业产品创新绩效测度指标体系研究,科技与管理,2005年9月第5期,23-1445/G3;ISSN1008-7133
[39]中国上市公司小股东保护:一个公司治理的视角,商业研究,2005年5月第10期,23-1364/F;
[40]中国网络银行业发展策略研究,2004中国福州电子商务国际会议论文集,《学会》杂志社2004年5月出版;
[41]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中国个体证券投资者投资策略研究,首届行为金融学与资本市场国际会议论文集,南京大学,2003年12月;
合作撰写发表的论文:
[1]进口贸易结构与技术进步的实证分析,排名第二,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8月第8期;CN12-1117/G3
[2]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金融安全问题研究,排名第三,学术交流,2002年5月第5期;
[3]基于WTO规则的发展中国家制造业技术创新对策,排名第二,中国机械工程,2001年12月第12期;
[4]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决策机制,排名第二,决策借鉴,2000年8月第4期;
[5]中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扩散机制,排名第三,科技与管理,2000年7月第3期。
获奖情况与成果社会评价:
[1]《金融学专业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教材)》于2009年9月获得福建省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项目二等奖。
[2]“《金融学》专业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于2009年4月获得第六届高等教育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3]与胡日东教授合编教材(本人排名第二)《新编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及配套课件得到有关单位好评和肯定,该书2008年6月获得泉州市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以及在复旦大学(教育部)金融创新研究生开放实验室作介绍推广,并于2009年4月进行第三次印刷。

联系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金融系
邮政编码:362021
联系电话:**
E-mail:longmen168@126.com
QQ:78196199

|打印|关闭|

相关话题/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