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代码:080501
专业简介:
材料物理与化学是福建省重点学科,该学科以凝聚态物理和材料化学为基础,先进计算方法和现代材料制备技术为两翼,从分子、原子、电子等多层次上研究材料的物理、化学行为与规律,研究材料组成-结构-性能间的关系,设计、控制及制备具有特定性能的新材料与相关器件。经过40多年的建设,逐渐形成了以工科为主、理工结合、跨学科为特色的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学科群,培育出一支年龄和专业结构合理、团结奋斗、富有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既能在学科前沿开展高水平基础理论研究,又能在应用研究中解决重大问题的研究团队。近5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及一批与企业合作的应用研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福建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本专业以“固体材料的制备、组成、结构与性能的基础及应用研究”为目标,形成了以“微结构半导体材料”,“光电功能材料”,“纳米材料与器件及“先进材料的设计与模拟”等四个紧密联系,又相互依托,互相促进的研究方向。着重开展微结构半导体,纳米功能材料与器件,光记录介质材料,新型光电晶体材料,先进材料的计算与模拟等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深入揭示复杂固体材料体系的体相与表面立体结构和电子结构规律及其构效关系,总结规律,在指导高新技术材料的制备与开发应用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以材料科学、凝聚态物理和化学理论为基础,应用现代物理学与化学的研究方法和
计算机技术,研究材料科学中的物理、化学问题,着重培养学生驾驭材料-物理-化学-数学等
多学科交叉与渗透的能力,能自觉运用物理、化学性质与材料微观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改
进材料性能、开发新材料,发展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熟悉先进材料的实验技术和计算机技
术,能掌握1-2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独立工作能力,使毕业研究生能从事材料领
域的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科研、教学工作,成为具有良好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的现
代高级科技人才。
二、研究方向
1、微结构半导体材料
2、光电功能材料
3、纳米材料与器件
4、先进材料设计与模拟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为三年。前一年用于课程学习,其余时间主要从事科学研究、实验和撰写学位论文。非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四年。课程实行学分制,硕士研究生根据需要,在导师指导下选择适合的课程学习时间,在论文答辩前需完成规定的学分。
四、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导师(组)负责制订和
调整硕士生个人学习计划,组织安排开题报告,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
五、
|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 时  |      学 分  |      开课 学期  |      可选或 必修  |      学分 要求  |  
|    学 
 位 
 课  |      0000801  |      自然辩证法  |      54  |      2  |      1  |      必修  |      至少21学分  |  
|    0000802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30  |      1  |      2  |      必修  |  ||
|    0000811  |      英语(一)  |      90  |      2  |      1  |      必修  |  ||
|    0000812  |      英语(二)  |      90  |      2  |      2  |      必修  |  ||
|    0400801  |      专业英语  |      36  |      1  |      2  |      必修  |  ||
|    0000822  |      数学物理方法  |      30  |      1.5  |      1  |      必修  |  ||
|    0409801  |      材料物理和材料化学  |      60  |      3  |      1  |      必修  |  ||
|    0404801  |      高等结构化学  |      60  |      3  |      2  |      必修  |  ||
|    0404803  |      量子化学(一)  |      60  |      3  |      1  |      必修  |  ||
|    0404825  |      半导体物理  |      60  |      3  |      1  |      必修  |  ||
|    非 学 位 课  |      0404830  |      晶体生长理论和技术  |      30  |      1.5  |      2  |      选修  |   |
|    0404831  |      晶体物理学基础  |      30  |      1.5  |      2  |      选修  |  ||
|    0404807  |      现代晶体化学与方法  |      60  |      3  |      1  |      选修  |  ||
|    0404804  |      波谱学  |      60  |      3  |      2  |      选修  |  ||
|    0409826  |      高等光电技术及实验  |      60  |      3  |      2  |      选修  |  ||
|    0409807  |      材料结构与性能  |      40  |      2  |      2  |      选修  |  ||
|    0409811  |      纳米材料与器件  |      60  |      3  |      2  |      选修  |  ||
|    0409805  |      近代信息功能材料  |      40  |      3  |      2  |      选修  |  ||
|    0409810  |      材料界面与表面物理  |      40  |      2  |      2  |      选修  |  ||
|    0404823  |      量子化学(二)  |      40  |      3  |      2  |      选修  |  ||
|    0404808  |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      40  |      2  |      2  |      选修  |  ||
|    0409806  |      固体能带理论  |      40  |      2  |      3  |      选修  |  ||
|    0409809  |      薄膜物理与器件  |      40  |      2  |      3  |      选修  |  ||
|    学术活动  |      在读期间每生至少做三个报告,每年至少听五次报告。  |      1  |      必修  |      1学分  |  |||
|    实践环节  |      至少协助导师指导一位本科生毕业论文,或参加一学期的助教或助管工作。  |      120  |      2  |      实践环节学分不计入总学分  |  |||
|    总学分 要 求  |      至少30学分,其中必修的学位课程21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非学位课程至少9学分。学位课程经考试合格(60分以上)、非学位课程经考试或考查合格(60分以上)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  ||||||
六、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是硕士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位论文,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学位论文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
学位论文题目可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自选,或由导师指定,并通过文献阅读及调查研究后加以确定。论文题目一般应与教研室科研方向和导师的专长相结合,要考虑实验和物质条件的可能,要反映学科技术新进展,新动向以及国民经济有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学位论文的答辩和学位授予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福州大学的有关规定。
学位点负责人签字: 学位(学术)分委员会主席签字:
2009年5月 20日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