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发酵工程专业代码:082203
专业简介:
发酵工程专业是福州大学生物工程重点学科的主干专业。该专业以生物工程为研究基础,结合自身的学术优势,重点开展生物制药,天然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生化反应工程,遗传育种,发酵食品中的应用研究。
该专业所有导师绝大多数具有博士学位,科研与创新意识强,科研成果比较显著。在学科带头人郭养浩教授的带领下,学科初步形成了以工科为主、理工并重的特色专业。
一、培养目标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
2、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掌握生化工程和发酵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生物技术的最新发展动向,能够创造性地运用发酵调控学、生物反应动力学、生物反应过程检测与控制等方面的知识,研究和解决与发酵及生物转化等有关过程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3、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素质。
二、研究方向
1.生物过程工程
2.生物反应器工程
3.应用微生物及代谢工程
4.生物分离与产品工程
5.发酵过程研究及优化
6.微生物制药
7.微生物遗传育种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为一年,其余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非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学习年限为四年。
四、培养方式
为保证培养质量,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或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导师(组)负责制订和调整硕士生个人学习计划,组织安排开题报告,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
五、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
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表
专业: 发酵工程代码:082203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 时 | 学 分 | 开课 学期 | 可选或 必修 | 学分 要求 |
学
位
课 | 0000801 | 自然辩证法 | 54 | 2 | 1 | 必修 | 至少19学分 |
0000802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30 | 1 | 2 | |||
0000811 | 英语(一) | 90 | 2 | 1 | |||
0000812 | 英语(二) | 90 | 2 | 2 | |||
0803881 | 专业英语 | 36 | 1 | 2 | |||
0800804 | 现代仪器分析 | 40 | 2 | 1 | |||
0801802 | 生化反应工程 | 40 | 2 | 1 | |||
0800802 | 科学实验方法与数据分析 | 40 | 2 | 1 | 二选一 | ||
0000825 | 统计分析方法 | 60 | 3 | 1 | |||
0800801 | 生物分子分离与表征 | 40 | 2 | 1 | 二选一 | ||
0800806 | 高等生化分离工程 | 30 | 1.5 | 1 | |||
0800803 | 现代分子生物学 | 30 | 1.5 | 1 | 选修 | ||
0801805 | 生物合成药物学 | 40 | 2 | 1 | |||
0803801 | 生物催化的原理与应用 | 30 | 1.5 | 2 | |||
0803803 | 生化工程实验技术 | 50 | 2.5 | 2 | |||
非 学 位 课 | 0000822 | 数学物理方法 | 30 | 1.5 | 1 | 选修 | |
0800805 | 生物信息学 | 40 | 2 | 2 | |||
0800809 | 应用蛋白质化学 | 40 | 2 | 2 | |||
0800811 | 酶学及其应用 | 40 | 2 | 1 | |||
0800812 | 微生物生态学 | 30 | 1.5 | 2 | |||
0800815 | 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 50 | 2.5 | 2 | |||
0803882 | 文献选读 | 40 | 2 | 2 | |||
学术活动 | 0803883 | 学术报告或专题讲座等 | 1 | 必修 | 1学分 | ||
实践环节 | 0803887 | 教学实践(含本科生学生管理工作)、工程实践、社会调查等。 | 120 | 2 | 必修 | 实践环节学分不计入总学分 | |
总学分要求 | 至少30学分(不包括实践环节2学分) |
允许硕士研究生跨专业或跨学院选修硕士或博士研究生课程。
补修课程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没有补修成绩或补修课程考试不合格者不得进入论文答辩。补修课程不计学分。
六、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1、开题报告
具体要求详见《福州大学研究生论文选题、开题报告暂行规定》
2、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与答辩工作按《福州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具体实施办法进行。
学位点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学位(学术)分委员会主席签字: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