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雯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5-10


姓名:张雯
性别:


职称:副教授
学历:博士研究生

电话:
电子邮件:
zhangwen-fzu@qq.com

研究方向: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营养学
福州大学食品科学技术研究所
联系电话: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福州大学 国家大学科技园阳光科技大厦南501

教育工作经历:
2005年留校至今,承担《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实验》、《糖果与焙烤工艺学》课程,并指导学科竞赛活动。

教学简介:
获得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次;获福州大学教学优秀三等奖1次、最佳一节课“三等奖”、福州大学“挑战杯”科技创新活动优秀指导教师。作为指导老师参加中国食品学会、福建省食品学会和福建省食品工业协会等主办的学生食品创新创意大赛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

科研简介:
从事食品微生物与发酵、水产品贮藏与保鲜、食品功能与营养方面研究,包括食品的保鲜和腐败机理研究、生物型保鲜剂的开发、下脚料的深度利用、食源菌物的开发利用等。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省市科技厅、教育厅和企业项目等8项,发表论文10篇。2017年获第三届福州青年科技奖;成果获得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得中国食品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和三等奖;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1次;2次获得福建省食品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社会兼职:
福建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

科研项目:
近五年主持的课题包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特异黏附行为的鱼体特定腐败菌形成机理和拮抗菌的互作关系;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冰鲜鱼体特定腐败菌的形成机理及益生菌的黏附拮抗作 用;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福建红曲黄酒特征风味物质与合成机理;
福州市科技局院校合作项目,生物防霉剂的开发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企业合作,海产品加工废弃物微生物发酵技术及其农业应用;
企业合作,真空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
企业合作,金银花黄酒的加工工艺、技术与产品研发;
企业合作,永泰芙蓉李和永泰李干健康营养功效评估。

代表性论文:(*为通讯作者)
1.张雯,卞丹,沈燕秋,王文思,刘志彬,倪莉.枯草芽孢杆菌抑菌活性物质鉴定、抑菌特性及发酵条件优化[J].中国食品学报,2017,(12): 105-115(EI收录)
2.张雯,蔡琪琪,饶甜甜,周康熙,黄燕娜,刘志彬,倪莉.古田红曲中优势真菌菌群及其成曲特性研究.中国食品学报,2015,15(12):180-185(EI收录)
3.张雯,倪莉,吕旭聪,王颖,叶海锋,叶秀云.大黄鱼鲜度评价及鲜度与细菌菌群的关系.中国食品学报, 2013, 13(7):181-188 (EI收录)
4.张雯,倪莉,陈雅静,叶秀云. 枯草芽孢杆菌 BS08 对大黄鱼腐败菌的抑制及培养基优化.中国食品学报, 2013, 13(8):102-109 (EI收录)
5.张雯,倪莉,黄志清,郑朝栋,叶秀云.冰鲜大黄鱼肠腔细菌类群鉴定及菌群结构分析. 中国食品学报, 2013, 13(12):188-196 (EI收录)
6.张雯, 郭静科, 刘志云, 饶平凡, 倪莉. 燕皮形成中影响肉糜硬化的因素筛选和回归分析. 中国食品学报, 2013, 13(7):75-80(EI收录)

获奖情况
(1)科研获奖情况:
1.2017年,获得第三届福州青年科技奖;
2.2017年,“红曲黄酒酿造微生物资源挖掘及应用”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3.2017年,“古田红曲中优势真菌菌群及其成曲特性研究” 获 2017年度中国食品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4.2016年,“红曲黄酒酿造微生物资源挖掘及应用” 获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
5.2016年,“冰鲜大黄鱼肠腔细菌类群鉴定及菌群结构分析”、“大黄鱼鲜度评价及鲜度与细菌菌群的关系”获福建省第十二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6.2015年,“冰鲜大黄鱼肠腔细菌类群鉴定及菌群结构分析”获中国食品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及福建省食品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7.2014年,“大黄鱼鲜度评价及鲜度与细菌菌群的关系”获福建省食品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8.2010年,“槟榔芋茎杆快速除涩新技术及芋杆食品开发” 获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技术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二);
9.2008年,“福建黄酒酿造用曲中微生物的分离表征与应用”获得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三);
10.2006年,“杀线虫菌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获由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三)。
(2)教学获奖情况:
1.2006年11月“食品化学模拟实验室双语平台”第十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优秀奖(排名第二)
2.2009年5月2008-2009年福州大学“挑战杯”科技创新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3.2009年4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获福建省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五)
4.2009年3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获2008年福州大学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排名第五)
5.2009年3月“《食品化学》双语精品课程和双语网络平台的构建” 获2008年福州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三)
6.2009年3月“《酶学及其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获2008年福州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三)
7.2009年11月“食品专业基础实验课程改革与创新”实验技术成果奖(排名第二)。
8.2010年获福州大学第十一届最佳一节课“三等奖”。
9.2014年“构建创新教育平台,提升食品专业人才竞争力”福建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五)。
10.2014年获得福州大学教学优秀三等奖
(3)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1.2011年指导学生参加中国食品学会主办第三届丹尼斯科“营养与健康”学生创新竞赛获三等奖1项;“李锦记杯学生创新大赛”获三等奖1项;
2.2012年指导学生参加中国食品学会主办“盼盼食品创意大赛”获三等奖1项和优秀奖3项;“李锦记杯学生创新大赛”获一等奖1项,优秀创意奖1项;“第四届杜邦丹尼斯克学生创新竞赛”获三等奖1项;最佳美味方便奖1项;
3.2013年10月,指导学生创新大赛获 “李锦记杯学生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盼盼食品学生创意大赛”三等奖1项。
4.2014“杜邦海峡两岸食品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
5.2015杜邦二等奖1项,盼盼三等奖1项。
6.2016 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意大赛二等奖1项,一等奖1项;李锦记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杜邦一等奖1项。
7.2017 李锦记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其他

相关话题/福州大学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