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宝
(1965-),男,云南曲靖人,博士,教授。
1985年毕业于云南大学数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澳大利亚CUT统计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1986-2005年在云南大学统计系任教,1992年任副教授,1996年任教授,2003年任博士生导师,曾任统计系主任,2005年被云南省政府评聘为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06-2015年任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任统计系副主任、经济学院副院长和厦门大学投资决策研究中心主任。2015年11月至今在福建师范大学任教,现任统计系主任。曾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访问过美国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统计系和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等。研究方向为数理统计理论和方法、数量经济学等,具体包括空间计量模型、分位数回归分析、回归诊断、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半/非参数模型、经济增长、区域经济、贫富差异和金融数据分析等。在国内权威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上发表学术论文130多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一部。主持、参与了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和一般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重大、重点和一般项目等20多项,参与完成过国际著名统计软件包R中的子Spatstat。获得过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等,省教学比赛二等奖等。现兼任中国统计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统计学会常务理事,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经济问题》编委,曾兼任全国统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是国内外多个重要学术刊物的审稿人。组织和参与过多次国际国内会议。培养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分布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厦门、福州及其它省级城市,主要从事金融业、高校、政府部门和大型央企等。
陈建清
(1974-),男,福建莆田人,博士,教授。
1997年本科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获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获硕士学位,留校工作至今。2003年获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博士学位,2008年晋升教授,从事数学的教学和变分方法及其应用研究工作,至今已发表论文50多篇,被引用200多次,曾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2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5年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得2005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二)、2010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三等奖(项目主持人)和校第六届青年教师科研先进个人;2006年获第七届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一等奖、校十佳青年教师科研先进个人和入选福建省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年获福建省首届杰出青年基金。曾应邀多次访问葡萄牙、德国、意大利并做学术报告,被曾聘为《抽象和应用分析》、《数学计算》、《Oriental JPAM》等国际期刊的编委,现被聘为厦门大学兼职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福建师范大学应用数学博士点负责人。2012年被聘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
陈黎飞
(1972-),男,福建长乐人,博士,教授。
1993年本科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及应用专业,2004年获清华大学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学位,2008年获厦门大学基础数学专业(人工智能基础)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任教,2011-2012年间在加拿大Sherbrooke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4-2015年间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访学。研究方向为统计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模式识别等方面的理论及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属高校科研专项重点项目等3项,在IJCAI、AAAI、ICDM、CIKM、ICPR等国际学术会议及IEEE TKDE、IEEE TNNLS、DMKD、PR及软件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近100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2014年获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福建师范大学统一战线优秀教师奖。目前兼任加拿大Sherbrooke大学计算机科学系Adjunct professor、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等。
陈清华
(1962-),男,福建莆田人,博士,教授。
1984年7月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1989年6月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2004年7月厦门大学数学系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数学教育学报》董事、《中国初等数学研究》编委;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副院长;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福建数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省中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培养首席专家;全国数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初等数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省数学会副理事长、福建省初等数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福建省教育学会数学教学委员会副理事长;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数学二级博士点带头人。主要从事同调代数、代数表示论、范畴的表示及其应用、考试命题等研究,已在J.Algebra, Comm.Algebra, Arch.Math., J.Inequalities and Applications,中国科学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参与教材编著3部。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教育厅基金项目20多项。指导学生获得国际(美国)数学建模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指导研究生获得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全国二、三等奖各3项。2006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二);2010年获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011年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2012年获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指导教师。
陈庆华
(1962-),男,福建莆田人,博士,教授。
1983年福建师范大学数学教育专业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6年福建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6年上海大学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1986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长期从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应用统计、可靠性统计、复杂系统与复杂网络。主持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和福建省科技厅K类基金1项,参与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年7月,主持交通运输部中交路桥技术有限公司的横向课题《公路桥梁汽车荷载可靠性分析研究》。在《Physica A》、《Physical Review E》和《统计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十多篇。培养硕士研究生30多位。
陈正新
(1976-),男,湖北蕲春人,博士,教授。
1996年7月黄冈师专数学教育专业毕业。2002年7月安徽大学数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5年7月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曾在蕲春县第三高中任教三年,2005年至今在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任教。2008年8月晋升为副教授,2014年1月晋升为教授。主要从事代数表示论与李代数方面的研究。2009起担任硕士生导师。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和省教育厅高校青年重点基金项目一项,参与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已在J. Algebra, Proc. Amer. Math. Soc., Sci. in China (Math. Series), Comm. In Algebra,Linear Alge. Appli., Lin. Multi. Algebra, Acta Math. Scientia,数学学报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多篇,其中被sci检索二十余篇。曾两次获校年度本科课堂教学优秀奖;指导学生荣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二等奖1项以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三等奖1次;指导研究生硕士论文获校优秀论文二等奖2次。
陈志德
(1976-),男,福建泉州人,博士,教授。
1999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获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福州大学数学系,获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获博士学位;2005年至今在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工作,任福建省网络安全与密码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网络与信息安全、物联网与移动计算等,指导硕士研究生20多人。近年来近年来主持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厅K类基金等项目10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科技厅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课题各1项。出版学术专著3本,教材2本。在Journal of Computer and System Sciences、Concurrency and Computation: Practice and Experience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发明专利授权50多项,软件著作权10多项。担任CTCIS和NSS等国内和国际学术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
陈俊凡
(1979-),男,福建莆田人,博士,教授。
2001年莆田学院数学教育专业毕业。2006年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9年华南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9年至今在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任教。主要从事复分析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学天元项目1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创新项目1项。已在Israel J. Math.,Acta Math. Sin. (Engl.Ser.),Acta Math. Sci., Complex Var. Elli. Equ.,Comput. Math. Appl.,Rocky Mountain J. Math.,Houston J. Math.,Indian J. Pure Appl. Math.,Ann. Polon. Math.,Bull. Korean Math. Soc.,数学学报,数学物理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多篇。近年来指导的研究生有1人获福建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人获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陈兰香
(1979- ),女,湖北麻城人,博士,教授。
2003年本科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10年1月进入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任教,2017-2018年间在台湾清华大学资讯工程学院访学,2020年晋升教授。研究方向为信息安全、云计算与云存储安全及大数据隐私保护。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与青年项目各1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其它省厅局级项目4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与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被引用近500次。
邓起荣
(1962-),男,广西全州县人,博士,教授。
1984年7月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数学系,获学士学位。1984年9月就读于云南大学数学系研究生班(统计方向),1986年7月毕业,1987年获硕士学位。2005年4月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博士研究生毕业(分形几何方向),2005年12月获博士学位。1986年7月分配到云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原云南教育学院数学系,1999年云南教育学院与云南师范大学两校合并)工作至2006年6月。2006年7月任教于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从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分形几何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JFA, Studia math.,Nonlinearity,JMAA,Sci. China Series A,Arch, Math.,Bull. Aust. Math. Soc.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近4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福建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完成福建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出版专著(第二作者)1部。
丁雪梅
(197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教授。
1994于黑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获工学学士学位。2003于哈尔滨工程大学管理学院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4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获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学位。2013年于英国Ulster大学计算与工程学院计算与智能系统系获计算机科学专业博士学位及优秀博士毕业论文奖。自2015年9月于Ulster大学从事Innovate UK基金博士后科研工作,研究阿尔兹海默症数据分析与预测建模。期间作为第一导师指导1名博士研究生及10余名硕士研究生,以合作导师身份指导3名博士研究生。2019年于Ulster大学高等教育实践专业研究生毕业,获Fellow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Academy。1994年7月至2006年8月任职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2006年9月任职于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软件学院)。指导硕士研究生若干名,其中1名学生毕业后获Ulster大学全额博士奖学金。主要科研方向:机器学习、异常检测、数据科学、智能计算。曾主持:2项中英国际合作项目(2018-19 UU GCRF Pump Priming, 2019-21 ARUK NI Networking)、1项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留学回国基金项目、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厅基金项目。已在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Scientific Reports、Alzheimer’s & Dementia: Translational Research & Clinical Interventions、Network and Systems Medicine、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s、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Neurocomputing、Decision Support Systems、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Wireless Personal Communications、Review of Quantitative Finance and Accounting等国际期刊及一些国际会议发表50余篇学术论文。主持建设1门校级精品课程及1门校公选课程。
董 涛
(1972-),男,山东淄博人,博士,教授。
1997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数学专业(函数),2005年获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008年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学科教育专业),2008年进入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任教。研究方向为数学教师教育、数学教学设计。致力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1项、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在《课程·教材·教法》等刊物发表研究论文近30篇,出版教材1部,其中近3年在《课程·教材·教法》发表论文2篇,全部被《报刊资料复印》全文转载,另有多篇论文被《报刊资料复印》全文转载。担任多个教育教学类刊物审稿人。曾获1989年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优胜者。
杜 欣
(1979- ),女,新疆省石河子市人,博士,教授。
2001年毕业于河北地质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0年7月入职福建师范大学至今,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民盟师大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福建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2011年入选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2012年入选为福建师范大学青年骨干教师,2017年入选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4年至2015年受 IEEE Fellow,IEEE CIS主席,英国伯明翰大学首席教授Xin Yao邀请进行为期一年的合作研究,并于2016年合作申请到中英国际合作交流项目。主要从事智能计算、数据挖掘、基于数据驱动的软件工程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已在《Swarm and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Knowledge -Based Systems》、《Soft Computing》、《中国科学信息科学》、《软件学报》、《电子学报》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及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中英国际合作交流项目,2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和1项福建省教育厅项目。已获得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12项;先后获校本科课堂教学优秀奖以及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郭躬德
(1965-),男,福建龙岩人,博士,教授。
198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研究生班,2004年毕业于英国ULSTER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院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负责人。福建省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带头人,福建省高等学校“多媒体网络挖掘与监控关键技术”创新团队负责人。2002年6月至2003年12月在英国ULSTER大学工作,从事欧共体项目"智能内容管理系统(IST-2001-32429)"的研究工作;2004年10月至2006年9月在英国BRADFORD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从事英国工程、物理研究基金项目“基于混合的智能系统方法的可预测的毒理学知识表示和处理工具的研究(GR/T02508/01)”。主要从事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智能计算等算法和技术研究,指导博士和硕士研究生40多人,先后在国内外一些重要期刊(TPAMI,TNNLS,中国科学)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50多篇,其中,被SCI和EI检索近80篇;主持或参与国际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福建省高校产学研科技重大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主持国家级教改项目1项,2014年获福建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出版各类专著、编著、教科书8部,获发明专利3项。目前兼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福建省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福建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物联网联盟常务理事。
黄欣沂
(1981-),男,江苏仪征人,博士,教授。
2002年7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7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9年7月毕业于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获博士学位(信息安全)。博士毕业后先后在澳大利亚中央昆士兰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和新加坡资讯通信研究院从事信息安全的教学科研工作。2012年2月到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工作。研究领域为数据安全认证,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IEEE和ACM汇刊长文30多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霍英东基金基础性研究课题、福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获得2015年“福建青年五四奖章”,现任中国密码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
黄添强
(1971-),男,福建仙游人,博士,教授。
2006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取得博士学位。2008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11年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2012年破格晋升教授。现担任数字福建大数据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福建省公共服务大数据挖掘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同时担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近年除了本职工作,积极服务社会。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函审专家、国家博士后基金函审专家;担任福建省发改委、科技厅、民政厅、教育厅等行业专家;担任“福建省邮电规划设计院专家工作站”、“福建创高安防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专家工作站”、“福建三奥科技专家工作站”首席专家。参加了多个学术组织,其中包括: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高级会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担任《Knowledge-Based Systems》、《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Multimedia System》、《软件学报》、《通信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南京大学学报》、《山东大学学报》、《华南理工大学学报》、《深圳大学学报》等十多家国内外重要期刊的审稿人。长期从事机器学习、数字媒体内容安全理论和技术研究,在空间数据挖掘、半监督学习、流形学习、集成学习、视频篡改检测取证等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理论及其应用上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在SCI/EI或A、B期刊发表58篇,出版专著1部,申请发明专利12项,已经授权6项,获得软件著作权5件。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福建省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省青年人才项目、重大企业项目等项目12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级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项。
柯品惠
(1978-),男,福建建阳人,博士,教授。
2000年6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与计算机科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3年6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基础数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6年6月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密码学专业,获军事学博士学位。2006年8月至今在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任教,期间于2010年6月至12月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编码与密码研究组访问。2009年12月,晋升副教授。2015年12月,晋升教授。现为中国密码学会会员,美国数学会《数学评论》评论员。目前研究方向为编码密码学,已在“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Design Codes and Cryptography”、“Information Sciences”、“Information Processing Letters”、“电子学报”、“通信学报”和“电子与信息学报”等国际、国内期刊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福建省科技厅青年人才项目等,并曾获得福建师范大学首批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基金资助,同时参与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指导的硕士研究生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项,校优秀硕士毕业论文2篇。
柯跃海
(1963-),男,福建惠安人,教授。
1982年毕业于泉州师范专科学校数学专业,1989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数学教学专业、获教育硕士学位。2007年调入福建师范大学工作至今,主要从事数学教育研究和教学工作,兼任福建数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福建省中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项目负责人。主持或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研究9项,获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1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李 祎
(1971-),男,山西隰县人,博士,教授。
1993年山西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6年西北师范大学数学系研究生毕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同年分配到山西师范大学数学系工作;2007年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教育学博士学位;2007年10月调入福建师范大学工作至今。主要从事数学教育研究和教学工作。先后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学刊》、《数学教育学报》、《数学通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著作多部,代表作有《数学教学生成论》、《数学教学方法论》、《中小学数学中的“为什么”》,编写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配套教材《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任主编之一完成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大学文科数学》。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多项课题。专著《数学教学生成论》获福建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主持教师教育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学数学教学设计》;先后获得山西师范大学“模范教师”、南京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福建师范大学“本科课堂教学优奖”、福建师范大学“福抗教学奖”、全国第五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李永青
(1955-),男,福建莆田人,博士,教授。
1982年春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获学士学位,1986年夏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获硕士学位,1994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曾任福建师大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副院长、院长,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现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数学与信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福建省政协常委,中国数学会非线性泛函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生物数学会理事长等职。主要从事非线性分析(特别是拓扑和变分方法)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以及数学与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组织召开多次国内、国际学术会议,访问过美国布朗大学、加州大学(Irvine, San Diego)、犹他州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日本山形大学等高校和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晨兴数学研究中心。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获福建省2005年度科学技术二等奖(项目主持人)和福建省2010年度科学技术三等奖(第二),1996年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2007年被评为福建省优秀教师,2011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
李继国
(1970-),男,黑龙江富裕人,博士,教授。
1996年本科毕业于黑龙江大学应用数学专业,2000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硕士学位,2003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18年进入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任教,2003-2018年间在河海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任教,2006-2007年间在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访学,2013-2014年间在美国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网络安全研究所访学。研究方向为密码学、信息安全、云计算安全等方面的理论及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等多项,在EuroPKI、Infosecu、NSS等国际学术会议及IEEE TIFS、IEEE TSC、IEEE SJ、JSS、JoCS、JCST、Information Sciences、The Computer Journal,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IET Information Security及计算机学报、电子学报、软件学报、通信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60多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100多篇(SCI 80多篇),一级学报26篇,ESI高被引论文3篇,出版信息安全教材2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多项。获得2004年度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人选,2008年入选河海大学首批优秀创新人才计划,2009年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第六批高层次人才项目资助计划。获得2010年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近年来指导研究生有8人获得校优秀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目前兼任江苏省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委员,南京市三网融合工作专家委员会专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家库专家,被邀请担任IEEE TDSC, IEEE TPDS, IEEE TIFS, IEEE TSC, IEEE SJ, IEEE TCC, IEEE CL, Information Sciences, IET Information Security, 中国科学、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电子学报、通信学报等90余学术期刊的特邀审稿人和SECRYPT, ICICS, CSS, ISPEC, Inscrypt, ProvSec, BigSecurity等国际会议的PC Member。
林 崧
(1979-),男,福建福清人,博士,教授。
1999年和2005年先后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分获工学学士学位和理学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技术研究院,获军事学博士学位。1999年至今在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主要从事量子密码、量子智能计算等方面的研究。已在Physical Review A、QuantumInformation & Computation、中国科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28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项,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多项。在科学出版社出版本科生教材1部。2016年获校本科课堂教学优秀奖。2017年获校第七届十佳青年教师称号。
林火南
(1962-),男,福建平和人,教授。
1983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获学士学位;1985年就读于福建师范大学概率统计专业研究生,1988年获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一直从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科研工作,主要从事多指标随机过程、随机分形(Fractal)和统计推断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第七届全国概率统计学会理事。1995年以来已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4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主持或参加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十多项。已先后在国内外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学术论文30多篇。1996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署名),第五届运盛(福建)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997年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
林伟川
(1969-),男,福建惠安人,博士,教授。
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福建省生物数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福建省数学会理事,福建省留学生同学会福建师大分会副会长。曾任福建师范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数学系主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负责人。本硕博就读于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和山东大学数学科学院,1990年师从谢晖春先生,1999年师从仪洪勋先生,2003年师从乌兰哈斯先生。2003年10月至2006年5月在汕头大学数学所从事博士后工作;2004年4月至2006年4月为日本政府科学振兴会(JSPS)海外特别研究员,山形大学数学系在册研究员,合作教授是Seiki Mori先生;2016年8月至2016年10月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访问学者,合作教授是李松鹰先生;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日本东北大学访问学者,合作教授是Toshiyuki Sugawa先生。长期从事复分析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以及数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参与组织召开多次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在亚纯函数值分布论、复微分方程理论与几何函数理论等方面已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主持和参与国家、教育部、省、厅科研基金项目及日本学术振兴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十几项。2016年被评为福建省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2017年福建省优秀教师。
林 劼
(1972-),男,福建三明人,博士,教授。
1993年本科毕业于安徽工学院压缩机及制冷技术专业,2008年12月毕业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统计系,获得硕士学位,2011年8月毕业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2012年1月至今在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任教,2013年任副教授,2019年12月任教授。目前研究方向为机器学习和生物信息学,已在《Bioinformatics》、《Computer Journal》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
林 晖
(1977-),男,福建福州人,博士,教授。
1999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2007年获得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学位,2013年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博士学位。2016-2017年在日本筑波大学进行访学。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IEEE会员,CCF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通讯委员。研究方向为边缘计算、数据安全、区块链、信任管理和机器学习等方面的理论及应用。近年来,主持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厅工业重点项目等纵向项目以及横向科研项目十余项。参与海峡联合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科技厅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课题1项。在TII、TITS、TNSE、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Information Sciences、FGCS及通信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中国通信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近50篇,其中被SCI检索30余篇;并获得国家专利授权十余项,软件著作权10多项。受邀担任NSS2013、DASC2015、SmartGIFT2016及iThings2017等多个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2015-2018年SOWN workshop程序委员会主席;《计算机学报》、《通信学报》、《电子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等核心刊物审稿人。2014年获得国际会议IUCC “最佳论文奖“、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19和2020年高校组“黑盾杯”网络安全技能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林铭炜
(1985 - ),男,福建莆田人,博士,教授。
2009年6月本科毕业于重庆大学软件工程专业,2014年12月获重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2015年3月进入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工作。2016年12月破格晋升副教授,2020年12月破格晋升教授。2019.03 - 2020.03在加拿大Sherbrooke大学进行访学工作。研究方向为基于模糊集理论的Petri网建模、区块链的共识机制、机器学习理论及其应用、存储性能优化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排名第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福建省科技厅高校产学合作项目2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福建省教育厅项目2项;已在国际权威SCI/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70多篇。担任国际EI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Computing and Cybernetics副主编,20多个SCI期刊审稿人。入选首批福建省“雏鹰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划、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福建师范大学“宝琛学者”青年英才计划。
马昌凤
(1962-),男,湖南隆回人,博士,教授。
1982年毕业于邵阳学院数学教育专业,1997年获湖南大学计算数学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获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计算数学专业博士学位,2006年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1997年至2000年任教于长沙理工大学,2003年至2005年任教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2月调入福建师范大学工作。一直从事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数学课程教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值代数、最优化理论与算法、偏微分方程数值解及变分不等式与互补问题的数值方法等。2003年以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和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参与(排名第二)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多项省部级基金项目。1998年以来共发表科研论文220余篇,其中SCI检索130余篇。曾担任广西数学会第五届常务理事,福建省数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数学学会理事,福建省运筹学会副理事长。出版专著1部(非稳态电磁场A-phi方法,科学出版社)、编著本科生教材3本,研究生教材2本。
宁建廷
(1988-),男,浙江龙游人,博士(后),教授。
2010年6月毕业于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13年6月毕业于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16年12月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从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提前毕业后,先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与新加坡电信网络空间安全联合实验室(NUS-Singtel Cyber Security R&D Corp Lab)担任研究员(Research Fellow)、新加坡管理大学可信移动研究中心(Secure Mobile Centre)担任研究型科学家(Research Scientist)。2020年9月到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工作。研究领域为数据安全,研究工作发表于ACM CCS、ESORICS、ACSAC、IEEE汇刊等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会议/期刊,获得欧洲计算安全年会ESORICS 2020最佳论文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入选“闽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福建省科协第二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欧忠辉
(1973-),男,湖南资兴人,博士,教授。
199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力学系,获流体力学博士学位。2005年在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7年以亥姆霍兹联合会青年学者交流项目身份在于利希研究中心ICG-3从事博士后工作。2010年以福建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身份在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工作至今。主要从事偏微分方程应用研究,研究方向有交通科学、社会统计和植物生长建模。已经在SIAM Journal on Applied Mathematics、Journal of Physics A: Mathematical and Theoretical、Physica A等期刊发表10余篇论文。个人主持上海市博士后科学基金和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两项;是973计划课题《大城市交通拥堵瓶颈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第二课题组骨干成员;构建欧盟第六届框架计划社会科学项目《Kinship and Social Security in Europe》的算法和数据库,是著作《Family, Kinship and State in Contemporary Europe Vol. 3》的重要作者;目前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约束临界点研究》。
苏维钢
(1965-),男,福建屏南人,博士,教授。
1988年和1991年先后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分获理学学士学位和理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1991年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主要从事巴拿赫空间与算子理论、算子半群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曾主持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5项省教育厅基金项目,参与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4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在Annals of Functional Analysis,Science in China,Acta Mathematica Sinica,中国科学,数学学报,数学物理学报,应用泛函分析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50多篇论文;2007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三);2014年获福建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三)。已正式出版教材1部。主持建设2门省级精品课程和1门校级精品课程。现为1项国家级和3项省级本科质量工程项目负责人,1项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负责人。校级教学名师。现任《福建中学数学》杂志主编,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副院长。
沈建和
(1980-),男,福建诏安人,博士,教授。
1998年本科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数学教育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应用数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中山大学博士学位,2008年7月进入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任教,2010-2012年间在上海师范大学数学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02-2013.04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应用数学系访学,2016.03-2016.09在荷兰莱顿大学数学研究所访学,2018.07-2018.08在台湾淡江大学数学系访学。研究方向为常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奇异摄动理论等。(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等,在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A、Discrete and Continuous Dynamical Systems、Qualitative Theory of Dynamical Systems等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近20篇。2017年入选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5年入选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获福建师范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目前兼任中国数学会奇异摄动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生物数学学会秘书长和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
王 健
(1979-),男,福建福州人,博士,教授。
2001年本科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同年留校工作;2004年在福建师范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05年9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师从中科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陈木法教授,2008年6月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9获得德国洪堡基金,2014年获得日本学术振兴基金,201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同年也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
王 鹏
(1981-),男,河北任县人,博士,教授。
2002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大学物理学专业,2008年获北京大学基础数学博士学位,2008年进入同济大学数学系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2010-2011年间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数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6-2017年间在麻省大学阿莫斯特分校数学系访学。研究方向为微分几何。2018年8月进入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任教,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及数学天元各1项,在太平洋几何会议、微分几何与可积系统会议、中日几何会议、子流形的几何与拓扑等国际学术会议作邀请报告,在J. Diff. Geom、Adv math、Proc AMS、BLMS、Tohoku math J、Pacific math J等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7篇,受邀论文2篇。
吴建宁
( 1969-),男,福建莆田人,博士,教授。
1988年本科毕业于解放军广州通信学院通信工程专业,2004年获太原理工大学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学位,2007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7年进入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任教,2014-2015年间在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信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访学。研究方向为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诊断系统技术、大数据分析与智能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理论及应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项、福建省引导性项目(省级重点)1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和福建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和福建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1项。以第一(通信)作者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近 30篇,其中SCI收录10篇。指导学生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0项,获“创青春” 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移动互联网创业专项铜奖1项。2014年获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工作贡献奖。目前担任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康复工程与辅助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智能康复技术专业委员。
伍 玮
(1981-),女,江苏南京人,博士,教授。
2003年7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6年7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11年7月毕业于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获博士学位(信息安全)。2012年2月入职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研究领域为密码学,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等科研项目,获福建师范大学第五届 “我最喜爱的好老师”荣誉称号。
肖民卿
(1970-),男,福建莆田人,博士,教授。
1991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教育专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01年获得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数学专业硕士学位;2008年6月获得重庆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10年10月-2012年9月,在浙江大学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6年7月-2017年7月,为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感兴趣的方向包括鲁棒控制、线性系统的代数与几何方法、时滞与网络化控制系统等。在J. Franklin Institute,Applied Math. and Comp.,控制理论与应用,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等国内外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参与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主持完成1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2项福建省教育厅基金项目。担任高等代数、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近世代数、矩阵论、代数学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教学。指导学生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二等奖5项,省一、二等奖多项。
肖如良
(1966-),男,湖南娄底人,博士,教授。
1989年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原湘潭师范学院),2004年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获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08年5月入职福建师范大学至今,主要从事软件工程基础理论、算法设计与分析、机器学习等方面的研究,针对大数据环境下软件开发技术、计算模式与应用框架等问题领域,研究数据驱动的大数据软件开发新技术、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等。主持了1项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2项福建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2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2项省教育厅基金项目,作为技术支持参与了1项福建省发改委重大专项,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2项国家重大项目(973子项目一项,863子项目一项);已申请发明专利13项、软件著作权22项;在国内外一些重要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被SCI和EI检索近30篇,在2006年WISE国际会议(CCF B类)获得优秀论文;主持的项目成果“跨平台内存泄漏检测分析系统”于2016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一);由电子工业出版社等出版学术专著2部,参编教材1部。目前担任数学与信息学院软件工程系系主任,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云计算专委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专委会通讯委员、福建省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
许 力
(1970-),男,福建福州人,博士,教授。
1992年本科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1年和2004年分别于福建师范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获得理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曾先后赴清华大学,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日本筑波大学,新加坡信息与通信研究院进修和访学。2005至2016年担任学院院长助理、副院长,现担任福建师范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主任,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数据中心主任,福建省网络安全与密码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福建省高校“异构网络安全通信技术”创新团队负责人,计算机应用技术重点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网络与信息安全、物联网与大数据等,指导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50多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863高新技术项目等国家级课题8项,省发改委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专项和省高校产学研重大项目等省部级课题10多项,出版学术专著7本,教材5本,在IEEE Trans.和ACM Trans.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0多篇,获得专利授权16项,软著20多项,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奖2项、福建省自然优秀学术论文奖3项,曾被评为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福建师大十佳青年、福建师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标兵、福建师大师德之星等称号,获校长嘉奖令3次。目前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福州分部主席,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信息保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云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高校信息化学会副理事长,福建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及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先后应邀担任3个国内外期刊编委、12个学术会议的主席以及30多个学术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
姚志强
(1967-),男,福建莆田人,博士,教授。
福建省教学名师,软件工程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福建师范大学索莱达学院院长、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和研究生导师、福建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民盟福建师大委员会副主委;曾任福建师范大学软件学院院长、福建师范大学工会副主席、福建省公共服务大数据挖掘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他长期从事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主持《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项目、《C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省级精品课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省级项目、软件工程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项目,承担软件工程省级特色专业建设,多次获福建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福建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1-2002年为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访问学者,2008年为英国Ulster 大学智能系统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08 年以来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三维几何模型水印的算法与理论研究》,《面向云存储服务的文档安全与组合关键技术》,《5G跨云模式的数据隐私保护与抗MITM攻击方法研究》 ),还参与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3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20多项企事业科技项目,发表专业论文100 多篇,出版教材、参考书3 部,授权发明专利7项。先后被授予”三育人”先进个人、校首届教学优秀青年教师称号、第二届十佳青年称号、青年教师科研先进个人。
叶阿勇
(1977-),男,福建漳州人,博士,教授。
1998年本科毕业于福建师大计算机科学专业;2005年获得福建师范大学应用数学硕士学位,2009年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博士学位;现任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副主任,《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应用数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是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会员,CCF福州分部秘书长,IEEE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无线定位等领域。近年来,在FGCS,Computer Communications和Security & Communication Networks等国际级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检索10余篇;并获得国家专利授权十余项,软件著作权10多项;并已出版教材专著2本。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工业重点和教育厅重点项目等纵向项目10余项以及横向科研项目十余项。应邀担任《通信学报》、《电子学报》、《计算机应用》等核心刊物审稿人。先后获得福建师范大学统一战线优秀教师荣誉称号、福建师范大学第七届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熊金波
(1981-),男,湖南益阳人,博士/博士后,教授。
2006年7月毕业于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13年12月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4年4月至2017年8月,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信息安全博士后研究工作;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美国北德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网联自动驾驶车辆系统实验室访问学者。2014年任研究生导师,2015年任副教授,2019年破格教授,2020年任博士生导师,贵州大学兼职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网联自动驾驶、物联网、云计算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网络空间安全”重点专项课题、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科研项目;出版学术专著1本《复杂网络环境下访问控制技术》,教材1本《路由交换技术与实验》;在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IEEE Transactions on Cloud Computing、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中科院SCI一区Top期刊6篇、ESI高被引论文3篇,Google Scholar被引1100余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3项、授权4项。现任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专委会委员,IEEE/ACM会员,CCF福州分部委员;获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福建师范大学第七届十佳青年教师,福建师范大学本科课堂教学优秀奖和第二届集英助教基金教学奖。指导研究生获省级和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各1项、多名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
张圣贵
(1962-),男,福建建阳人,博士,教授。
1984年7月,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89年7月,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2003年12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应用数学系博士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1996年8月,晋升副教授,2002年8月,晋升教授。主要从事环论、计算代数和最优化理论与算法的研究。在J.Algebra,Comm. in Algebra,Linear Algebra and its Applications,Acta Math. Sinica,Algebra Colloq.,Applied Math. and Comp.,Bull. Austral. Math. Soc.,数学学报等国内外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40多篇论文。1998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获福建省青年科技奖;被授予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荣誉称号。2006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参与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3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2项福建省教育厅基金项目。指导学生荣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二等奖3项、省一、二等奖多项,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二等奖、三等奖各2项,美国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2项。福建省精品课程《近世代数》和校级精品课程《线性代数》负责人,校级教学名师,教学项目曾获校第六届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张胜元
(1966-),男,福建连城人,博士,教授。
1986年7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数学本科专业,1986年8月起在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工作至今,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现任福建省高校网络安全与密码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计算机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组合数学与图论学会理事。1991年获得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数学专业硕士学位;1997年获得苏州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博士学位。指导学生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三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二等奖4项、省一二等奖多项和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1项。主要从事组合数学、编码理论与密码学专业方向的研究工作,担任高等代数、离散数学、组合数学、编码理论、密码学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教学,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学天元青年基金、数学天元基金专项各1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2002年入选福建省第五批“百千万人才工程”。获福建师范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首届十佳青年教师科研先进个人、第二届青年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和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教学类)三等奖等荣誉称号。
张福泰
(1965---), 陕西陇县人,男,博士、教授。
1987年、1990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数学专业获理学学士、硕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密码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90-2002年在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系任教,1998年晋升副教授;2002-2020年在南京师范大学任教,2004年晋升教授,2007任博士生导师; 2020年10月起,在福建师范大学任教。现为中国密码学会理事、密码算法专委会及组织委员会委员,密码学报编委。
长期从事密码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兴趣为密码学的理论与技术及其在网络空间安全等方面的应用。主持完成了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可验证秘密分享及其应用》(03KJA520066)、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无证书密码体制基础理论研究》(BK2006217)、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效无证书密码体制及其应用》(60673070)、《具有泄漏弹性的基于身份的和无证书的密码体制》(61170298)、《同态签名的聚合及其应用》(61672289)。在可验证秘密分享,门限签名,无证书密码体制,聚合签名等方面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
周德旭
(1973-),男,福建永泰人,博士,教授。
1995年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8年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 2002年南京大学数学系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2004年中山大学博士后出站;回校以来一直从事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数学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教学;主要研究方向为环模理论与同调代数等;已在Communications in Algebra, Acta Math. Sin. (Engl. Ser.), Taiwanese Journal of Mathematics, Acta Math. Hungar.,Acta Math. Sci. Ser. A Chin. Ed , Acta Math. Vietnamica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研究成果曾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曾主持数学天元青年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厅K类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等;曾主持校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参与编著本科教材1部;获首届(2015)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全国二等奖和华东赛区特等奖;获2013年度本科课堂教学优秀奖;指导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曾获校优秀硕士论文一等奖;指导本科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曾获福建省一,二等奖。
周书明
(1972-),男,湖北麻城人,博士,教授。
1996年毕业于湖北民族学院计算机与应用数学系,获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数学系,获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获博士学位,同年获厦门大学本栋奖学金,优秀毕业生。2010年9月-2011年7月获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资助访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晋升教授。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各一项,主持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4项,参与完成多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从事图论与网络优化、并行分布式计算、故障诊断及检测、容错计算等方面的研究。担任IEEE TC, IEEE TPDS, IEEE TR等国际核心期刊的审稿人。已在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 Information Sciences,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Journal of Supercomputing, Journal of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Computing, Computers & Mathematics with Applications,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等国际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40余篇。近四年指导的硕士研究生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4项,校优秀硕士毕业论文2篇。2016年获第十二届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郑艳红
(1977- ),女,福建惠安人,博士,教授。
1999年本科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数学教育专业,2002年获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数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博士学位,2002年进入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任教,2012-2014年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非线性动力学的理论及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青年基金项目1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福建省科技厅项目等3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入选福建师范大学第二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福建省生物数学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神经动力学专业组组员等。
钟延生
(1981- ),男,福建龙岩人,博士,教授。
2000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数学系基地班,2009年获兰州大学基础数学博士学位(硕博连读),2009年8月进入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任教,2012-2014年期间在福建师范大学数学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10-2012.12在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数学系访学,2016.08-2017.08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访学。研究方向为非线性泛函分析中临界点理论、无穷维动力系统理论等。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等,在Applied Mathematics Letters、Nonlinear Analysis-Theory Methods & Applications、Communications on Pure and Applied Analysis、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等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近20篇。曾两次获校年度本科课堂教学优秀奖。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导师简介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5-13
相关话题/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宋立中
教学科研简历宋立中,男,1963年9月生。1987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2002、2005年硕、博研究生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分别获得历史学中国古代史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院务委员,旅游管理、城乡规划等专业硕士生导师,英国杜伦大学地理系高级访问****。同时担 ...福建师范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13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涂红伟
涂红伟,湖北汉川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4年福建省高校****科研支持对象,2018年入选福建师范大学宝琛计划青年英才。2012年6月毕业于厦门大学企业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行为科学领域的研究,具体的研究方向为消费者行为、游客行为、旅游消费行为研究,系《frontierin ...福建师范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13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林明水
林明水(1980-),男,漳州长泰人,旅游学院副院长。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后。福建师范大学宝琛青年人才(2019),福建师范大学十佳青年教师(2017),福建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16)。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水利风景区评审专家。 ...福建师范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13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赵航
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福建省旅行社协会副秘书长,研究领域主要涉及旅游企业管理、多功能农业和休闲农业。近几年来担任的课程主要有西方经济学、旅行社管理、领队实务、专业外语等。近几年来主要的研究成果有:在《红旗文稿》、《中国改革》、《乡镇经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发展研究》、《台湾农业探索》等杂志发 ...福建师范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13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甘萌雨
甘萌雨,女,1976年生,获中山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学位,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与旅游开发研究。甘萌雨博士参加过江西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湖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西部旅游投资规划(西南片)(2002)、中部地区旅游 ...福建师范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13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朱立巍
朱立巍,2004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地图学与GIS专业,2004年迄今在福建师范大学工作,先后承担了旅游资源学、旅游制图、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旅游电子商务、会展信息管理等课程的讲授。从2008年起进入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攻读历史地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文化、旅游信息化。近5 ...福建师范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13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林绍华
副教授,硕士。1988年就读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本科专业,1992年获得学士学位并留校工作,2006年获得自然地理学硕士学位,2007年在福建省旅游局挂职。●研究方向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地图信息系统、旅游多媒体解说系统规划与设计。●承担课程《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地图制图》、《旅游信息系统》、《旅游 ...福建师范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13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林玉英
姓名:林玉英学位:博士职称/职务: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城市与区域规划;旅游管理MTA)研究方向:旅游地理、景观生态E-MAIL:linyuying2019@fjnu.edu.cn通信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大学城科技路1号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旅游学院邮编:350117林玉英,女,福建龙岩人,博士,副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13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郑雅频
郑雅频,女,1981年出生,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区域旅游规划与开发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承担的教学课程主要有《旅游政策与法规》、《导游学》及《旅游规划与开发》等课程。近年来曾参与《福建省潜在滨海旅游区选划研究》(国家海洋局908专项子课题)、《福建省红色旅游规划》、《闽江游旅游开发研究》及《莆田市旅 ...福建师范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13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曾春水
姓名:曾春水学历:博士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区域发展与产业布局E-mail:zcs025@163.com通信地址:福州大学城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旅游学院310邮编:350117曾春水,男,1987年8月出生,福建泉州人,讲师。在北大核心期刊论文公开发表16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地理研究》、《经济地 ...福建师范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