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又贤教授(2012)
郑又贤教授主攻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神文明建设等研究,是省“211”重点学科“邓小平理论教学与研究”带头人,是省优秀课程和省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带头人。曾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九五”规划重点项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沿海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大学生邓小平理论教育问题研究》、《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思想方法审视》研究,主持并完成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研究,主持并完成5项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研究和13项省社科规划一般课题研究,现正主持教育部2010年度人文社科项目《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沿问题研究》和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郑又贤教授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几个问题》、《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特征的辩证思考》等近400篇论文,出版《千秋功业——沿海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大学生邓小平理论教育难点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思想方法透视》、《马克思主义哲学新探》等著作。其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而且能够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漳州“110”实践的重要启示》一文,1997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并受省委、省政府专项表彰;专著《大学生邓小平理论教育难点研究》获福建省政府一等奖;专著《千秋功业——沿海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思想方法透视》,论文《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几个问题》、《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思想方法审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等4篇系列论文获福建省政府二等奖;专著《人生砺石——艰苦奋斗》、论文《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特征的辩证思考》等7项成果获省政府三等奖;专著《人生砺石——艰苦奋斗》获全国第四届青年读物优秀图书二等奖。
主讲课程:博士生课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硕士生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等;本科生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