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福建农林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简介——生物学

福建农林大学 /2014-05-04

福建农林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简介——

 

一、流动站简介

福建农林大学学博士后流动站成立于2009年,其依托于生命科学学院。该单设有“国家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试办)”生物学专业点和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现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1位、金山学者特聘教授2位。现有1个国家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门国家精品课程9门省级精品课程;2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教学团队

学院拥有近7000平方米的科研用房和5000多万元的实验仪器设备,有丰富的国内外图书资料和文献数据库,具备培养博士后的工作条件学院的研究水平不断提升,形成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植物学等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近年全院承担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省部级课题等近400项,到位科研经费1亿多元。发表SCI论文100篇;获得授权专利20多项;出版教材和专著近20部。

学院致力于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广泛的交流合作关系,已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荷兰、英国、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国的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保持着紧密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关系

二、研究方向与主要合作导师

1、植物学

主要研究我国南方特色果树生殖生理和采后生理,海滨红树植物逆境生理的分子机制以及基因与蛋白质的表达与调控。研究药用植物活性物质的分子结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理。研究农作物在逆境胁迫下植物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影响,重点研究农作物抗性的分子作用机理,为农作物的抗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植物衰老的分子机制。

主要博士生导师:陈伟、缪颖、李清禄、魏道智

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主要研究以黄曲霉菌株为代表的病原真菌产生黄曲霉毒素的机制,并研究这些毒素引起宿主致病的分子机制。研究稻瘟病产孢、致病相关基因的结构,相关基因家族的进化。研究以多糖和天然色素的提取、衍生、表征、稳定性结构改造和应用研究逆境对生物新陈代谢以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细胞程序性死亡对植物成花性别决定作用机理研究

主要博士生导师:汪世华、王宗华、林文雄、尤民生、关雄、周洁

3、微生物学

开展草菇、金针菇、银耳等食用菌的基因组与转录组分析,探讨基质利用与子实体形成的分子机理;开展食用菌农药与重金属的吸收机制研究,开发安全生产技术。开展杀虫微生物种质资源采集与新种质利用研究、杀虫机理研究、杀虫蛋白的定向改造等。开展菌草生物质能源开发研究、菌草的食药用菌高效转化技术研究、废菌渣再利用技术研究。

主要博士生导师:谢宝贵、关雄、林占熺汪世华、王宗华、黄志鹏、胡开辉

4、细胞生物学

主要研究植物重要基因如何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有序表达,以及与蛋白组学的关系,及其调控机理。研究干细胞分化培养的条件和因子,研究干细胞的发育和相关功能。研究植物花芽分化与调控的结构基因类群,及其基因的调控与进化关系。研究植物抗病基因家族在抗病途径中的表达与调控,发病过程的调控程序与机制研究等

主要博士生导师:缪颖、林同香、潘大仁

5、生物信息学

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荧光定量PCR、宏基因组学等理论和方法,开展了植物对逆境的抗性生理与分子应答研究,着重从基因组和功能蛋白质组学的层面上分析植物与环境系统的互作效应。同时从事微生物基因组与次生代谢产物关系研究。

主要博士生导师:何华勤、吴为人

6、遗传学

以家蚕、果蝇、水稻、黄麻等作为模式生物,主要从事经典遗传学、分子遗传学、数量遗传学、群体遗传学、表观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在植物遗传与育种、微生物遗传与变异、微生物的表观遗传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主要博士生导师:黄勇平、谢宝贵、吴为人

三、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玲 

电   话:0591-83789367 ,13101420581    E-mail:160401507@qq.com

通讯地址:福州市仓山区上下店路15号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编:350002

   http://210.34.80.109/yjsy/

相关话题/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