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3日,由我校“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基地”开设的创新选修学分课程《音乐国际教育与传播》修毕工作坊,在教学楼701演奏厅成功举行。来自民乐系、管弦系、声乐歌剧系和音乐教育学院的13位本科及研究生,以全英文讲解、PPT课件展示、结合现场演奏的方式,汇报了同学们对这门课程的感受、收获与思考。尽管由于疫情原因,台下没有像往年一样坐满各国留学生们,但大家仍然以饱满的热情、精彩的演示、有趣的互动教学获得好评,现场气氛活跃而热烈。

《音乐国际教育与传播》是自2016年起,“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基地”在我校开设的一门本、硕联合选修课,包含:跨文化交流基础理论、外语、音乐传播历史与现状、当代传播案例分享等多学科内容,旨在培养具备国际教育与传播能力的艺术专业学生,以满足在当前全球性文化交流空前深入的大背景下,对国际化、复合型音乐人才的需求。开设至今,课程已分别面向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学院以及中国石油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们举办了4场修毕工作坊活动(2020年为线上形式),取得良好效果。2021年由刘月宁教授、张乐心博士、郐毅副教授联合主讲,并邀请多位在国际音乐教育与传播领域专家以及往届外派教师和志愿者代表分享他们鲜活的海外传播实例,在课堂与同学们产生了强烈共鸣。

该课程的开设,不仅彰显出我校对音乐国际教育与传播这一新学科领域的引领带动作用,也是对国家“新文科”教育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积极响应和落实。
要让中国音乐走向世界,不仅将优秀的作品带到国外,还要通过专业的讲解让世界理解中国音乐,这需要教学、科研、实践等多重角度的长期建设和多学科的融合,任重道远,我们在努力!
供稿: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基地
相关附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