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v.qq.com/x/page/g0871wqt0al.html

(“音舞集”第七季集体照)
2019年5月12日19时,《音舞集(2013~2018)》新书与音像首发式暨第七季“音舞集”演出在中央音乐学院歌剧音乐厅举行。

(中央音乐学院俞峰院长)

(中央音乐学院俞峰院长签名)



(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赵旻、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王旭东出席首发式)

(两院领导在休息室交谈)

(中央音乐学院秦文琛副院长与北京舞蹈学院郭磊院长)
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赵旻、院长俞峰、副院长秦文琛,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王旭东、院长郭磊、副院长王伟以及“音舞集”项目负责人、中央音乐学院原党委书记郭淑兰等院领导,两院的专家与师生们到场参加首发仪式并观看演出。


(中央音乐学院俞峰院长与北京舞蹈学院郭磊院长联合致辞)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张伯瑜社长向两院代表赠书)
首发式上,中央音乐学院俞峰院长与北京舞蹈学院郭磊院长联合致辞,一致表示要深化合作友谊、加强协同创新,通过“音舞集”项目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创编人才。之后,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张伯瑜社长向两院代表赠书并合影。
2011年起,在北京市教工委、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中央音乐学院与北京舞蹈学院启动了“协同创新培养高端舞蹈创编人才计划”培养项目。此项目定位于硕士和博士培养,两校聘请高水平的音乐、舞蹈编创方面的专家组成双导师,共同指导学生们进行艺术实践,合作探索新作品的编创。《音舞集》作为中央音乐学院与北京舞蹈学院“协同创新培养高端舞蹈创编人才计划”项目的艺术实践成果,自2013年至2018年,共积累了60余部原创舞蹈音乐艺术作品、1部大型舞剧、2部中型舞剧。其中,《偶娃的童话》《汉优戏鼓》《青梅·煮酒·英雄》等10部作品获得华北五省一市舞蹈比赛一等奖、二等奖。数百位舞蹈表演学生与数十位音乐表演学生参与展演活动,获得学术界与社会的一致好评。从该项目中两校协同培养的舞蹈音乐创编人才走出校门,脱颖而出,如作曲专业博士生田田,硕士陈哲、柳琳;编导专业的硕士生王天佑、王黎、高琳菲等分别被中央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聘为教师。他们创作的作品又相继获得大奖,如田田作曲的舞剧《极》获文化和旅游部优秀剧目奖,高琳菲编创的《情系兰花花》获香港紫荆花杯国际舞蹈大赛金奖。

(《音舞集(2013~2018)》摄影画册与音像)
2019年,由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位办公室、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共同策划的《音舞集(2013~2018)》摄影画册与音像合集正式出版发行。

(摄影师粟国光先生)
摄影画册作者粟国光先生致力于舞台艺术摄影十余年,与国内知名导演、作曲家、演奏家,以及顶级艺术高校、艺术院团合作摄制的音乐会及舞台表演艺术作品,先后荣获中国金唱片奖等。从“音舞集”第一季开始,粟国光先生就跟随创作团队拍摄,用镜头记录下了台前幕后的点点滴滴。








画册全书按照时间顺序设计排版,包含了“音舞集”第一季至第六季的170多张精美舞台照,目录则详细列举了6年来“音舞集”演出的所有作品。画册中的照片附有作品名称、创作者、参演者等说明,不仅是很好的资料集萃,更是一本值得欣赏、收藏的精美画册。《音舞集(2013~2018)》是对前六季“音舞集”的总结,同时也为第七季“音舞集”拉开了序幕。

(《云气》作曲:李尚谦 编导:朱月)

(《再拜无盐君》作曲:唐小茜 编导:李一诺)
在5月12日的第七季“音舞集”的演出中,两院学生们共同创作表演了11个节目,分别是《春从天上来》(作曲:周媛 编导:李秋竹),《花信》(作曲:黄天辉 编导:周安琪),《阿爸》(作曲:王馨尉 编导:刘青妍),《习惯》(作曲:张静怡 编导:胡昊远),《春怀》(作曲:朱欣悦 编导:钱雨阳),《云气》(作曲:李尚谦 编导:朱月),《蓝色狂想曲》(作曲:王帆 编导:万昱成),《无声呐喊》(作曲:杜漠 编导:王宇),《路》(作曲:张秋艺 编导:常周烁子),《黄金时代》(作曲:赵丹 编导:朱星),《再拜无盐君》(作曲:唐小茜 编导:李一诺),演出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阿爸》作曲:王馨尉 编导:刘青妍)

(《习惯》作曲:张静怡 编导:胡昊远)
“音舞集”项目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的一项富有成效的、有益的大胆实践。我们相信,在北京市教工委、市教委的持续支持下,在中央音乐学院与北京舞蹈学院师生们的通力合作下,“音舞集”项目必将在未来中结出更丰硕的艺术实践成果。
相关附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