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com.edu.cn/xwyhd/xsjd/2019f/201911/W020191114343240487026.jpg)
2019年11月7日,在国家大剧院的邀请下,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以下简称“乐团”)举办“风华正茂”中国当代作品专场音乐会,由陈冰教授担任指挥与导聆。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赵旻、党委副书记刘春梅出席音乐会。
乐团坚持贯彻学院音乐表演艺术中心的办团宗旨,为学院教育教学服务,为作品创作人才培养服务。本次音乐会带来七部委约新作,在展现乐团精湛演奏水平的同时,亦代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家和演奏家们对民族室内乐这一体裁的追求和探索,以人民为中心、以文化为底蕴展现新时代作品的新气象,是中央音乐学院创作、教学、演奏一体化综合实力的集中展示。
开场作品《之初》由校友李博创作于2019年年初。“初”字之于中国人,除了原本的“开端”、“发轫”意思外,更是蕴涵了对未来的殷切期望。在大阮和古筝的衬托下,竹笛和二胡的音色互相支撑,旋律宛如一株细细的嫩芽,逐渐成长、丰厚。通过不同乐器音色的互相转接、融合,进一步推进至乐曲的高潮段落——充满力量的乐队全奏与极具炫技色彩的打击乐solo。结尾之处用颤音琴模仿“人之初,性本善”的音调,画龙点睛,尽显对始源的追溯和对未来的思考。
第二首是由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杨勇教授创作的《山曲》。此部作品首演于延安“10·15”艺术节,作曲家选择了秦腔当中特有的“欢音”与“苦音”,将其灵活运用于《东方红》主题旋律,通过西方复调的创作思维结合中国民乐极强的特性化音色,描绘出北方各地风俗画面,将人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高山敬畏精妙地表现出来。
“醇朴灵动山曲后,承接淡雅江南时”——研究生秦洪宇的《江南梦》由杨铭仪先生的国画作品产生灵感,杨先生继承了恩师张大千的泼墨写意的笔法,印象画派注重光影交合,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处。弹拨乐轻巧的琶音与拉弦乐细碎的震弓,如毛笔的毫颠,在宣纸上留下亦断亦连的线条,颇有点墨之感。配器的设计结合音色的塑造,均传达出浓厚的中国传统意境审美。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青年教师田田的作品《延安随想》共分四个乐章,在此次音乐会中演奏了前两个乐章。第一乐章如同仪式叙事,在打击乐的庄严情绪铺设后,出现代表性的五声音阶材料。乐队全奏饱满庄重,气势雄壮,意蕴缭绕。作曲家巧妙构思,用两支笛子连接两个乐章,将人们从远古带到当下,从宫廷拉入民间。第二乐章中,作曲家刻意采用了较多的民间器乐曲曲牌,如《唤妹子》、《西风赞》等,经过对配器和声部设计整合,赋予了这些地方性特征突出的音乐元素以新的音乐审美视角,对延安当地的风貌描绘的细腻精准。
纵笔挥毫,水墨丹青,研究生李尚谦用色彩性和声与中国民乐特有的音色,通过《写意山水》展现东方神韵,用民族室内乐的不同编制,通感国画中的山水意境,逸趣横生。这部作品是本场音乐会中唯一没有使用打击乐的作品,但音乐依旧充满动感。作为音乐会最年轻的作曲家,李尚谦的作品充满对生活、对音乐的热爱,代表了新一代年轻人对创作与美好未来的向往。
腿走八卦,醉眼朦胧,摇摇摆摆,跌跌撞撞。行醉意不醉,酒醉心不醉。作曲系陈欣若副教授的作品《醉八仙》则是以醉八仙的拳谱为描写对象,运用节拍、节奏配器的多变手法,让音乐出乎意料之外,却在“拳法”情理之中。全曲共分九段,借鉴了中国传统器乐曲中曲牌连套的形式,以不同的音色对每位人物形态进行描摹。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以打击乐构成的“蓝采和”,精湛的技法即使是在强大的音响张力下,依然能够显示出对“蜻蜓点水”和“挽拳挽脚”等招式细致入微地刻画。
压轴的作品是由作曲系贾国平教授创作的《铙歌》。“铙歌”在汉乐府中属鼓吹曲,马上奏之,用以激励士气、奏凯班师,自南朝何承天的“三军且莫喧,听我奏铙歌”至近代革命家曹亚伯的“铙歌初唱,汉帜齐张”,感染力极强的打击乐几乎贯穿始终,极大的音响张力遍布整个作品。超高的技术难度要求每一位演奏家从头至尾必须配合精准,以极致的水平彰显出“铙歌”的磅礴之感。除了展现出作曲家对西北地方特征的极强把控力,这部作品更是表达了民族室内乐这一体裁和中国地方风格这一“本我”传统的双向联合。
琴声停,掌声起,每一首作品都获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与热烈的欢呼声。拓展领域,聚焦学术,发前沿创新之声,乐团在与作曲家不断的探讨中调整、完善作品,帮助作曲家更加深入地认识乐器的性能,发觉乐器的可能性。团员对每一首作品都进行了精心打磨,排练后经常自发练习个人分谱、小组练习至深夜,对于许多困难片段可以做到整段背弹。自觉性的练习让每一位成员进一步了解磨合,极大程度增强了乐团凝聚力,在完善演奏技术的同时达到最极致、最完美的配合,以超高的技术水准、独特的艺术处理与丰富的表现力为观众呈现了七部作品各有的特点与气质。这种对于声音细腻程度恰到好处的把握让新作品得到极具完整性与音乐性的展示,获得在场作曲家的一致肯定与高度赞许。
![](http://www.ccom.edu.cn/xwyhd/xsjd/2019f/201911/W020191114343246571398.jpg)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诉心愿、觅方向、拓领域,扎根于国家、来源于人民、滋养于文化。本次音乐会也是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不同年龄段的作曲家思考与创作的集中表达。乐团与作曲家在合作中不断磨合、探索、创新、发展,打破定式、突破边界,潜心追求中国文化更深邃、更本源的境界,力图展现以表达中国意蕴为核心的独特风貌。能够得到作曲家充分的信任、收获如此多高质量的作品,乐团深深为之振奋与感动。每一首作品结束都有团员起身向作曲家献花,表达乐团最诚挚的感谢。
![](http://www.ccom.edu.cn/xwyhd/xsjd/2019f/201911/W020191114343237529217.jpg)
![](http://www.ccom.edu.cn/xwyhd/xsjd/2019f/201911/W020191114343239140494.jpg)
![](http://www.ccom.edu.cn/xwyhd/xsjd/2019f/201911/W020191114343240189092.jpg)
![](http://www.ccom.edu.cn/xwyhd/xsjd/2019f/201911/W020191114343244241408.jpg)
![](http://www.ccom.edu.cn/xwyhd/xsjd/2019f/201911/W020191114343246577487.jpg)
![](http://www.ccom.edu.cn/xwyhd/xsjd/2019f/201911/W020191114343249144486.jpg)
![](http://www.ccom.edu.cn/xwyhd/xsjd/2019f/201911/W020191114343249622336.jpg)
风华正茂,朝气蓬勃,以具有学术高度的新作品在国家大剧院初次亮相,于年轻的乐团而言,意义非凡。期待这支集合中国重大顶尖音乐赛事冠军的乐团在未来与作曲家的合作中深入探索、拓宽民族室内乐的发展道路,带来更多有中国气派、面向大众、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品力作。
![](http://www.ccom.edu.cn/xwyhd/xsjd/2019f/201911/W020191114343259483180.jpg)
音乐会后,赵旻书记与乐团及作曲家合影留念
相关附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