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美术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
开课院系:人文学院美术史系
任课教师:郑伊看
开课时间:2020年2月25日—2020年6月23日
授课对象:本科一年级
丨教学目标
《世界美术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面向人文学院本科一年级学生开设,希望帮助学生梳理欧洲艺术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了解作品的历史文化语境。通过选取代表性作品进行细读和分析,提高学生对图像的敏感度,学会识别和理解艺术史上的不同风格,掌握基本的图像分析能力。
丨教学框架
本课程共18周,每周1次,每次3课时。
第一—十六周线上授课
第一讲早期基督教艺术
第二讲拜占庭艺术
第三讲加洛林和奥托时期艺术
第四讲罗马式艺术(建筑、雕塑、壁画)
第五讲哥特式艺术(建筑、雕塑)
第六讲哥特式艺术(玻璃窗画、手抄本、挂毯)
第七讲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14世纪佛洛伦萨画派和锡耶纳画派
第八讲文艺复兴的先驱者:马萨乔、布鲁内莱斯基、多纳泰罗
第九讲15世纪佛罗伦萨画派、翁布里亚画派、帕多瓦画派、费拉拉画派
第十讲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第十一讲威尼斯画派
第十二讲样式主义
第十三讲尼德兰文艺复兴
第十四讲德国文艺复兴
第十五讲西班牙文艺复兴
第十六讲法国文艺复兴
第十七周实地考察教堂建筑
第十八周考试

郑伊看老师网课进行时
丨部分课件展示














《世界美术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课程部分精彩内容
丨参考书目
中文
《圣经》中国基督教协会
《金色传奇:中世纪圣徒文学精选》,诸潇白、成功编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
奥维德《变形记》,外国文学名著丛书,1984年
雅克·勒高夫《我们必须给历史分期吗?》,杨嘉彦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
朱迪斯·M·本内特《欧洲中世纪史》,杨宁、李韵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
约翰·赫伊津哈《中世纪的秋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罗兰·雷希特《信仰与观看:哥特大教堂艺术》,马跃溪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
潘诺夫斯基《哥特建筑与经院哲学:关于中世纪艺术哲学与宗教之间对应关系的探讨》,吴家琦译,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
埃米尔·马勒《哥特式图像——13世纪的法兰西宗教艺术》,中欧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
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
瓦萨里《意大利艺苑名人传》,刘耀春译,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年
沃尔夫林《文艺复兴与巴洛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詹森《詹森艺术史》,后浪出版社
《剑桥艺术史》(8册),译林出版社,2009年
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
阿拉斯《绘画史事》,孙凯译,董强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阿拉斯《我们什么也没有看见》,何蒨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阿拉斯《拉斐尔的异像灵见》,李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英文
MichaelCamille,ImageontheEdge:TheMarginsofMedievalArt,ReaktionBooks
MichaelCamille,GothicArt:GloriousVisions,Pearson
JeanWhite,BirthandRebirthofPictorialSpace,FaberandFaber
ErwinPanofsky,StudiesinIconology:HumanisticThemesintheArtoftheRenaissance,OxfordUniversityPress
M.Baxandall,GiottoandtheOrators,HumanistobserversofpaintinginItalyandthediscoveryofpictorialcomposition1350-1450,OxfordUniversityPress
WalterFriedlaender,MannerismandAnti-MannerisminItalyPainting,ColumbiaUniversityPress
丨任课教师感悟

1348年春天,一场黑死病席卷了整个欧洲。2020年春天,我们的恐惧不安和中世纪人并无两样。疾病和灾难让人们不得不停下来,重新面对那些古老的主题:死亡、生命和爱。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同样为当代人留下一条回归之路。在这段漫长而不知终点的等待中,我们或许可以试着走回去,在艺术中安静下来,思考那些永恒的问题。
——郑伊看
宣传部赵晶/整理
宣传部宋曼青/编
2020年5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