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20429143911388.jpg)
抽象语言综合拓展研究
开课院系:造型学院油画系
任课教师:刘刚
开课时间:2020年2月25日—2020年3月20日
授课对象:造型学院油画系第五工作室本科三年级
丨教学目标
抽象语言综合拓展研究课程是在工作室其他课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当下前沿科技文化和国际艺术语境,从民族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以更广阔的视野,不断拓宽和延伸“抽象语言综合拓展研究”在大众生产、生活中的影响和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不断探寻和创新抽象语言的表现形式和承载媒介,从而建构创造性的抽象语言综合表达方式。
丨教学内容
课程包括转换语言研究和综合转换训练,将抽象艺术的进行和呈现方式不仅停留在空间视觉上,而是使声音、光线、影像、时间等多重因素综合纳入到抽象语言的转换范畴,结合视觉、听觉、触觉和数媒交互等感官体验进行分别研究和转化,培养学生抽象语言表达的综合拓展和创新能力。
丨教学框架
第一周
1.讲授抽象语言综合拓展研究课程内容和研究方法
2.分类进行抽象语言综合转换案例分析
3.引导学生选择此次课程的研究和创作方向
4.广泛搜集相关研究资料和实践案例
第二周
1.进行相关书目和资料的阅读
2.提交汇报所选研究方向的内容、思路和转换逻辑
3.讲授研究的社会性、时代性、创新性和技术性
4.辅导学生进行研究论文和创作实践的素材准备
第三周
1.结合提交的作业进一步讲解此次课程研究论文的写作要求
2.讲解课程综合转换的创作草图和方案的训练内容和要求
3.运用家中的工具、材料或电脑进行创作
4.提交阶段性成果进行讨论和辅导
第四周
1.汇报展示前期研究成果进行针对性辅导
2.进一步讲授知觉信息与视觉呈现之间的联系
3.结合创作实践完成研究论文
4.完成相应研究方向的转换创作
丨教学方式
1.腾讯会议线上集中授课,讲授课程内容并布置研究、训练和作业要求;
2.根据进度组织学生将学习成果上传和汇看,结合多种方式讲解研究思路、方向和内容,同时每周与教师进行一次以上一对一的创作交流和指导;
3.根据要求广泛搜集相关领域的研究资料和实践案例(需提交图片和文字素材资料);
4.根据网络资源进行相关研究领域资料阅读(需提交阅读目录和内容);
5.针对研究内容进行研究和论文写作(需提交相关论文);
6.整理运用家中现有的创作材料、媒介或运用电脑软件进行综合转换的创作草图和方案的训练(需提交训练作业);
7.整理好研究和训练内容为后期的创作实践做好准备。
按照学院的整体要求和部署进行可实施的艺术研究和创作实践,学生根据各自情况可采取小尺幅、分系列、多形式且在家中安全和不外出的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和创作。学生根据通知定期以图片和视频的方式上传研究进度和作业内容,并根据教师的辅导及时进行跟进。
丨问题思考
1.如何理解抽象艺术语言?
2.抽象艺术语言的构成因素包含什么?
3.视觉以外的知觉经验包含哪些(听觉、触觉、嗅觉等)?
4.知觉的感知介质有哪些承载形式?
5.知觉的感知是具象还是抽象的?
6.知觉的感知如何进行抽象转化?
7.知觉的视觉转化需要哪些因素和条件?
8.知觉转化的目的与具体呈现形式(具体知觉领域的体验或是统一转换为视觉)?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20429144039981.jpg)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20429144048966.jpg)
网络教学截屏
丨部分课程PPT展示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20429144127132.jpg)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20429144133985.jpg)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20429144140604.jpg)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20429144147517.jpg)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20429144154473.jpg)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2042914420256.jpg)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2042914427108.jpg)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20429144213455.jpg)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20429144219969.jpg)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20429144225800.jpg)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20429144231356.jpg)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20429144240121.jpg)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20429144247587.jpg)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20429144253760.jpg)
丨考核内容及评分要求
1.对具体感官媒介因素有较深入的研究和拓展
2.研究和作品具有社会性、时代性和创新性
3.抽象语言转换明确,有较强的表现力
4.课程主动、投入,研究成果作业呈现完整丰富
丨部分参考书目
《论艺术里的精神》丨瓦里西·康定斯基著,吕澎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年
《图像与眼睛——图画再现心理学的研究》丨E.H.贡布里希著,范景中杨思梁徐一维译,广西美术出版社,2013年
《艺术与观念——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丨罗杰﹒弗莱著沈语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艺术与视知觉(新编)》丨鲁道夫·阿恩海姆著孟沛欣译,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年
《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丨吉尔·德勒兹著,董强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20世纪艺术中的抽象和技巧》丨哈德鲁·奥斯本著,四川美术出版社,1988年
丨学生创作案例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2042914446363.jpg)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20429144414565.jpg)
抽象是一种概念,理念。概念不存在于视觉,出笔的那一刻,画就是具象的。独一无二的形式造就了艺术家,阐述着千百年来不变的、关于人的喜怒哀乐的那些故事、那些内容。我只希望我所描绘的图像反映着我的认识,我的阶级,我的出身,我的经历,我的追求,我可以的和不可以改变的一切。
——乔姝颜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20429144432979.jpg)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20429144438193.jpg)
我把各种颜色的点、线、面组合成千变万化的图像,建立属于我自己的绘画资料库。这些色块会随着我想法的改变而挪动,变得焕然一新。画中存在的剥落痕迹,是我摸到老家正在施工的墙面,通过伸手触摸有感而发来创作的。由触觉而生发了新的视觉。疫情期间,通过连续不断的创作,我直面自己的内心,和自己有了更深层次的交流、了解以及和解,画出来的作品也越发真实和单纯,更懂得取舍。
——罗依涵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2042914454751.jpg)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20429144510304.jpg)
因为家里的书柜想换一个位置摆放,所以我需要重新把书拿下来,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我成长的书又全都出现了,熟悉的颜色,熟悉的形状,熟悉的味道,让我很有安全感……这激发了我想要重新组合这些元素的欲望。颜色有自己的记忆,因为是凭颜色感觉来随机制作的,偶然形成了一个新的故事,这种随机性又像是必然发生的,伴随着我的记忆和潜意识产生的,碎片化的提取构成了我的记忆模式,颜色、形式、气息、形状,当把这些杂糅起来,形成新的视觉图像,这其中具有某种随机性,和潜意识的活动,随机的提取抽离,随机的构成重组,形成随机的具有非现实的意识形态的,也是受记忆支配的生活碎片的重组……
——刘翌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20429144529282.jpg)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20429144536241.jpg)
群居是人类的第一大天性,即使生产方式和劳动工具发生改变,这种天性仍然没有改变,且通过群体接触寻求反馈。作品采集重组公共场所的指纹,超越时空障碍,使人与人之间得到一种新的二维的联系。
——姚筠雨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20429144555504.jpg)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2042914461789.jpg)
本次课程我选择了听觉。声音作用于听觉感官,使人产生不同的感觉,这种感觉或许清晰可见,或许模棱两可,再或许侵入人心,这是声音进入我们的反应。入耳入脑再入眼,我将这一过程转化为此次作品的创作。我认为每一个声音代表一个符号,比如作品中切割的声音,就好像“、、、”这样的一种符号,每一小节,都有不同的几个声音在里面,然后过渡到下一个小节。几种声音几种符号构成一幅画面,然后根据制作的声音,进行每个小节的画面呈现,最后制作成这个视频作品。让大家可以感受到我听觉感官下的反应。
——段琼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20429144622280.jpg)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20429144628684.jpg)
这次课程研究聚焦音乐、绘画和我之间的关系,我放空自己随着音乐旋律去画,形成画面。绘画过程中我选择了不同的音乐:爵士、摇滚、轻音乐、抽象音乐……随着音乐做出画面,呈现的效果证明音乐形式,影响了我的画面。但在过程中,放空自己去与绘画交融这点,时间越长放空自己去投入绘画和音乐交融越难,下意识的东西出现了,我的习惯、绘画的习惯代替了我与音乐之间的关系。我反思,是否音乐和我和绘画之间,真的存在交融吗?不确定、偶然的、随机性的,是这次课程中的兴趣点,怎样去掌控,去梳理出结果又是模糊的。
——夏雨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20429144648661.jpg)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20429144654954.jpg)
在藏传佛教中,人体有七个脉轮,运行不同的身体部位,我通过收取各个人体脉轮的振频,找到尽可能多的每一个脉轮对应的赫兹声音,提取成一种频率,再把各个脉轮合成的振频合成,形成一个完整的完美的人体所能产生的振动频率,后将各脉轮振频视觉化,检测出人体在各个状态下每一部分的振频,与之结合形成一个抽象的人量场,喷绘出来,制作不同状态下人体振频成像。
——陈美伊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20429144712976.jpg)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20429144720155.jpg)
人们对看到的有主观的信任,认为眼睛所看到的便是实,但视觉其发生过程及结果中存在诸多误差。我的作品主要从人类视觉发生机制即人类机体本身出发,以人类眼球中的红绿蓝三种视锥细胞为基底,探索色彩中被过滤的“存在”和被强化的“弱”。
——唐蔓淇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20429144739880.jpg)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20429144745492.jpg)
起因可能源于我的个人经验,我观察世界的方式。一个结果的呈现,构成它的错综复杂的原因,是我每每面对一项事物时,不自觉会去联想的。所以“构成事件的交织因素”是我想表达的主题。他可能不是单一的感官感受,更偏向感知、感觉,(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可以反映许多种属性,但在感觉中,各种属性之间既无组织又无界限。
——王思蕴
丨任课教师感悟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20429144819515.jpg)
抽象语言综合拓展研究课程试图在学生抽象艺术基础学习和未来创作之间建立一座桥梁,既引导学生重视学习抽象艺术语言表达中的造型规律、色彩逻辑和材质观念,又培养其敏锐的艺术感知力,跨领域的拓宽对当下社会成果的关注和研究。抽象艺术发展至今与所属时期的时代背景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当下整体视觉艺术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包容性,不同艺术语言与形式的边界在视觉系统宏观的衍变进程中逐渐变得模糊。抽象视觉可以是静止的画面,可以是运动变化的影像,可以是三维的物象形态,也可以是沉浸式的交互空间;它可以独立存在,可以组合共生,可以是具体可感知的,也可以是无形的程序或是观念。重新面对抽象艺术的研究,其转换与呈现将是一个又一个未知的复杂系统,视觉信息元素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视觉以外的知觉转化为当下的抽象艺术语言的探索提出了无限的可能。此课程在工作室成立以来不断发展和探索,引导学生将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相结合,努力为抽象视觉艺术的教育和研究提供可参考的案例。疫情期间,感谢学院为此次网络课程开展提供的帮助和支持,同学们积极参与课程,结合家中实际情况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油画系第五工作室主任
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刚
宣传部 宋曼青/整理编
2020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