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队教师:杨澄、余陈、叶南
下乡地点:北京京郊响水湖
京郊的春天似乎来的要更迟些。早晨的院子里感到微凉,上午阳光洒下后,景物上出现了柔和的冷暖关系。正午的色彩艳丽,带来的温暖一直延续到午后。傍晚时分,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唯美又短暂。这里的房子颜色各异、高低错落,没有都市的喧嚣,幽静的道路看不到尽头。响水湖长城也没有那么出名,它不像八达岭、居庸关修缮完好,也没有箭扣、司马台的险峻,它只是沉默地偏居在安静的角落,静静地看着日升月落,草长叶衰。

响水湖长城风光
问:京郊地区是中央美术学院比较固定的写生地点。首先想请您谈谈,您对这里风景的感受?
杨澄老师(以下简称“杨”):作为老师,第一要考虑的是安全问题,还有同学们的生活起居、饮食卫生。解决好这些问题后,再会去考虑教学要求。从我自身来讲,在美院读书的时候,我就去过京郊很多地方。后来在学校教书,我也来京郊地区考察过,发现这里景致集中。一年级的教学特性决定了我们需要专注解决一些基本问题,不像高年级的同学,他们是在写生的基础上进行艺术考察,需要更多地接触当地的生活和风土人情,开展拓展性教学。相比之下,基础部写生教学更强调画面构图和色彩运用。

杨澄老师接受采访
叶南老师(以下简称“叶”):下乡写生不同于旅游,我认为大家首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和观察的眼睛,这也是一名画者所必须具备的素养。京郊响水湖山区村落相间,近景、中景、远景都能找到。所以在我看来,这里的风景非常适合写生采风,天气也很舒适。同学们可以把全部精力放在写生上,不用过多地去考虑其他问题。

叶南老师接受采访
问:从教学内容出发,您认为风景写生主要训练同学们的哪些能力?
杨:针对外光写生,老师会有一个总体要求,强调对风景的基本认识、外光写生的基本技巧、在写生过程中所要注意的细节等,但最后大家都会画出带有个人特色的作品。面对大自然中的景物,同学们会有不同的兴趣点,因此也会选取不同的表现对象。在我看来,成功的下乡写生教学,是由基础的、规范性的知识引导,到最后画面都有个性化的体现。

杨澄老师进行写生示范教学
余陈老师(以下简称“余”):我们目前所进行的风景和场景写生,主要是以油画的形式表现。室外写生本质上属于色彩课的一类,但它不只是以人物为描绘对象。通过半个月的写生课,主要是希望锻炼同学们组织画面,以及准确表现外光下色彩关系的能力。

余陈老师接受采访
叶:其实咱们的写生不局限于风景。室外写生会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可能会遇上刮风下雨,也有可能出现描绘的对象中途离开。这是室外写生与课堂写生最大的区别,但你们的画面也因此会有更多的可能性。在风景写生的概念中,我们首先需要学习的不是画出来什么,而是选择什么去画。同学们可以去画大场景,像天空、山脉、稻田等,也可以去表现小场面,一扇门、一辆农用车、一组静物、一个电线杆子。景物不论大小,都代表了你们感兴趣的一方面,所以首先要学会选择。其次就是要把握构图,表现色彩关系。构图与色彩关系都不是现成的,它与你们表现的对象息息相关。比如白墙前放一个物件,墙面很大,东西很小,这是一种色彩关系;但如果选择的物品大了,墙面就会相对变小,这又是一种色彩关系。找对色彩关系后,还需要让整个画面看起来比较协调,这就是把握构图的能力。第三是要关注生活。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我们如何将普通的景物表现出美感,这也是同学们在写生过程中需要锻炼的能力。

叶南老师指导写生教学
问:在您看来,同学们现阶段的风景写生,需要达到什么样画面效果?
余:风景写生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与课堂写生有所不同。一年级的写生作业以小幅绘画为主,这就要求同学们快速记录当下的感受,用色彩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

余陈老师指导写生教学
问:西方有很多风景画大师。面对大师的作品,我们应当如何学习与借鉴?
杨:擅长风景画的大师很多,但如何学习是一种技巧。比如莫奈(ClaudeMonet)和列维坦(IsaakIliichLevitan)都是风景画大师,但他们却有着不同的风格。我们在欣赏名画时,都是用一种直观的方式,无意间把大师的画面作为我们作画时的期待。但当我们抄起画板去写生的时候,这种期待立刻会变为失望:我怎么看不见列维坦的湖面、希施金(IvanI.Shishkin)的树林、梵高(VincentvanGogh)的麦田······这样的问题会接踵而至。大师的作品之所以称为经典,是因为他们对风景进行了二度创作和艺术加工,在画面构成、色调、语言运用等方面做出了美学意义上的重新设定。于是,大师的艺术成就代表了一种高度,直接取用肯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认为同学们在现阶段,应该广泛地了解名家名作,进而熟知他们的绘画过程,再去寻找自身可以学习与借鉴之处。
叶:向前人学习,是我非常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老师所教给你们的是一个基本准则,但具体的画面处理方法,则更多地需要同学们自己去琢磨。这时候观看名家名作就是一种捷径。在众多大师中,总会找到适合你的解决方法。仔细观察他们处理画面的方式,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就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会受益良多。


基础部同学写生场景
目前同学们对材料的掌握大多比较生涩,您对此有什么建议?
杨:油画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画种,同学们需要在接触过程中,慢慢了解它的属性。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诞生了中国画和油画两种绘画形式,它们在媒材使用上也截然不同:中国画颜料属于活性材料,需要我们去控制;而油画颜料属于惰性材料,需要我们去激活。所以我建议大家,在面对刮刀、画笔、油和画布时,就去大胆地使用,依照你们对物象的感觉进行表现。你去努力地尝试油画工具,自然也会更快地熟悉它。
杨

澄老师点评写生作业
余:同学们现在的绘画经验还相对较少,需要一个慢慢熟悉的过程。但我们目前所作的画幅都比较小,这样上手也不会太慢。在大家现有的绘画基础上,基本都能够很快地组织画面,掌握大体的色彩关系。我认为同学们现在不需要掌握太多的塑造技巧,最好能够加入一些自己的感受,这样画面看起来会非常鲜活。

余陈老师为同学们讲解写生要领
叶:油画是一种弹性很强的媒介,它可以很薄,也可以很厚;它可以一次成型,也可以反复作画。任何一种新事物都需要时间去掌握,但在逐步适应的过程中,同学们就会产生各自的偏好和使用习惯:有的同学颜色爱用薄一点,有的同学喜欢使用软笔,有的同学则偏爱间接画法······技术和语言需要慢慢衔接,绘画语言在熟悉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同学们通过不断地实践,找到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最终形成个性化的风格。

叶南老师点评写生作业
结语:
两周的春季写生课临近尾声,大家即将收拾行囊,返回学校。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我们不仅提高了绘画技法,更看到美丽的乡村风光,感受到生活中真实的美。
别畏惧当头的烈日和盘旋的山路,拎起画箱,拿上画板,用眼睛捕捉春天,用画笔记下京郊的春景。

基础部京郊分队师生与教务处老师们合影
下乡写生作品赏析










造型基础部 郝泓璇/文 基础部京郊响水湖分队/图
宣传部 何逸凡/编
2019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