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研究生导师简介-秦一禾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免费考研网/2013-11-10


秦一禾副教授
法学博士
教授课程:国际法、刑法。
研究方向:刑法学、日本刑法学、国际法学。



p.MsoNormal,li.MsoNormal,div.MsoNormal{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MsoChpDefault{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div.WordSection1{page:WordSection1;}

秦一禾,女,山西太原人,法学学士及硕士(四川大学)、法学博士(日本名古屋大学、北京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刑法学、日本刑法学、国际法学。在《刑事法评论》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若干篇,出版《关于犯罪人引渡诸原则的研究》独著1部,《国际立法--国际法的法源论》([日]村濑信也著)译著1部。
1995年至1997年,在日本大阪大学大学院法学研究科就读;1997年至2004年,在日本名古屋大学大学院法学研究科就读刑法专业博士课程;2006年至2008年,在日本应庆大学访学;2008年至2009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劳特派特国际法研究中心访学。

论文:
“拐卖人口罪若干问题探讨”《拐卖人口犯罪的调查与研究》伍柳村、周应德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
“拐卖人口课题新探”山西大学学报1994年9月版(其后被人大《法学》复印转载)
“关于中国引渡立法和司法实践的建言”《刑事法评论》陈兴良主编2002年第10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
“双方可罚原则的适用根据”《刑事法评论》陈兴良主编2002年第15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
“作为国际习惯法原则成立的实证过程-以政治犯不引渡原则的成立与否为例”赵秉志?卢建平主编《国际刑法评论》第1卷(中国人命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
“犯罪人引渡方式再探”《刑事法问题研究》赵秉寿?向朝阳主编(法律出版社、2004年)
著作:
《关于犯罪人引渡诸原则的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
其他:
1、教育经历:
1990年-1997年四川大学法律系就读,获法学硕士学位
1995年-1997年日本大阪大学大学院法学研究科就读
1997年-2002年日本名古屋大学大学院法学研究科就读博士课程(刑法专业)
2005年-2010年 北京大学法学院国际法专业博士
2002年-至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副教授
2006年-2008年 日本庆应大学访问学者
2008年-2009年英国剑桥大学劳特派特国际法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2、主要学术研究方向
就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方向是刑法,所以学术研究的兴趣点主要放在刑事法学研究上。研读的书目主要是刑法、刑诉和犯罪学等。在读期间,主要参加的科研活动是1991年以伍柳村教授为首的「打击拐卖人口犯罪问题研究」课题组。1992年该小组在四川德阳进行了为期1个多月的实地调查研究,本人参加了该调研工作。为该研究小组做出重要的研究拐卖人口的数据。1993年的硕士毕业论文以「论拐卖人口罪」为题进行理论研究。该论文的一部分被录取在以伍柳村、周应德主编的「拐卖人口犯罪的调查与研究」一书中。
秦一禾从1997年以来,在日本名古屋大学法学研究科(博士课程),作为日本著名的教授伊東研祐的指导下,研究日本刑法,并以比较中国与外国的犯罪人引渡法为中心撰写博士论文(《关于犯罪人引渡诸原则的研究》)。该论文在2002年底日日文完稿,全部书稿达80万字。同书稿在2007年已经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境内发行。对国际化进程如此迅速的国际社会,尤其是对改革开放的中国来讲,《关于犯罪人引渡诸原则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尤其该书中研究出的到目前为止在本领域非常重要的数据,更是对中国的引渡实践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2005年起作为国际法专业的博士生,在中国著名国际法教授的指导下研究国际组织法,并以《国际法院管辖权》作为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学位的论文题目,并在2010年7月获得博士学位。

相关话题/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