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巨澜副教授先后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系、国际金融系,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后留学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系,获得博士学位。现任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沪港发展研究所所长等。他的研究和教学方向包含组织和制度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学等,在国际学术期刊和国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数篇论文。此外,杜教授担任《亚洲经济杂志》执行主编,中华全国发展经济学会副会长等职,曾任香港金融管理局研究员、世界银行顾问、俄罗斯国立大学高等经济学院访问研究员等。
杜巨澜副教授系列讲座(一)
2018年5月18日下午,杜巨澜副教授在展览馆路校区主楼435教室进行了来国经学院交流期间的首场讲座。他以“政治冲突下的跨国并购和投资:以日本在华投资为例”为题,介绍了自己的相关研究成果。此次讲座由国际经济学院张文佳副教授主持。
杜巨澜副教授指出,虽然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生产和技术创新不断全球化,跨国企业的国籍经常被遗忘,但由于民族主义情绪和国际政治关系摩擦的存在,公司的国籍依然是影响其经营决策的重要因素。他以日本在华投资为例,分析了政治冲突下的跨国并购和投资选择。杜巨澜副教授还结合中国人民对日侵华战争的历史记忆,构建了各省份的排日情绪指数,从国家和省份两个层面对日本的投资行为进行了深入分析。
杜巨澜副教授的研究无论从理论上、还是方法上,对于促进我院师生在国际政治和国际投资方面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讲座期间,他还就师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交流。
杜巨澜副教授系列讲座(二)
2018年5月22日上午,杜巨澜副教授在沙河校区行政楼3012报告厅,以“软预算约束与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违约风险: 来自金融市场的证据”为题,进行了学术讲座和示范教学。参加本次讲座有来自国际经济学院大二和大三的六十余名学生。
杜巨澜副教授从讲解“软预算约束”、“刚性兑付”等基本概念入手,介绍了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基本情况以及自己的相关研究。他指出,在我国实行分税制和金融资源较多集中于中央的现实状况之下,地方政府为了达成自己的发展目标,不得不大量举债。城投债虽然形式上属于企业债,但事实上扮演着政府债的角色。杜巨澜副教授认为,形成一个有效的地方债市场依然是未来金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府的隐性担保会对经济和金融体系的有效运行造成损害,而地方债设计中的关键就是硬化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
![](http://www.cfau.edu.cn/picture/0/s_ff5510d825274c88ab0d84ca8e0cddb4.jpg)
杜巨澜副教授最后还介绍了2015年以来国有企业刚性兑付逐步被打破的情况,并对东北特钢债务重组的具体案例进行了分析。课后,同学们表示此次讲座受益匪浅,还就保障房房地产融资方式、如何申请香港大学等感兴趣的问题跟杜老师进行了积极的交流。
杜巨澜副教授系列讲座(三)
2018年5月23日下午,杜巨澜副教授在展览路校区141会议室,以“中日政治摩擦下跨国企业产品销售:以日本品牌汽车在华销售为例”为题进行了第三场讲座。
杜巨澜副教授首次对中日双边冲突下的汽车消费抵制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杜教授的研究以中方渔船被日方扣押、钓鱼岛国有化等发生在2010年至2013期间的三次中日冲突事件为切入点,分析了了冲突发生前后日本品牌汽车在华销售的变化情况。其研究发现,当双边冲突发生时,民族主义情绪能够成为中国消费者抵制日货的重要原因,战争记忆及其后遗症能够加重民族主义情绪和对日本品牌企业的抵制行为,形成相对“持久”的抵制状况。另外,政治冲突可能导致大规模示威游行、激起民族主义情绪和增加相应的财产风险,从而致使消费者避免购买冲突国品牌的产品。
![](http://www.cfau.edu.cn/picture/0/s_9de31cc15c69422fb450c7651f24424b.jpg)
杜巨澜副教授系列讲座(四)
2018年5月31日上午,杜巨澜副教授在沙河校区教学楼305教室做了题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新发展”的学术讲座和示范教学,国际经济学院部分教师及2017级世界经济专业研究生参与了讲座。此次活动由国际经济学院冯兴艳副教授主持。
![](http://www.cfau.edu.cn/picture/0/s_015230a04d3d4865a740ea3d61a5b511.jpg)
杜巨澜副教授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发展,尤其是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猛,但也遭遇了一些风险与质疑。他的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对带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投资;“一带一路”倡议对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选择、目标国家选择等方面都有不同的影响。杜教授还从人民币升值、资本外逃、国内营商环境影响、企业文化冲突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新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http://www.cfau.edu.cn/picture/0/s_8278c437c0814f779b4d026e5f041d64.jpg)
我国致力于把“一带一路”打造为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最广泛国际合作平台,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杜老师的学术研究严谨细致,对学生研究能力及研究规范的提升很有裨益。最后,他耐心细致地回答了老师同学们的问题,并就劳动力与工资的关系、提升投资效率、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国际经济学院 供稿
2018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