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博士生导师简介:邹家祥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9-26

导师姓名 邹家祥 性别 男 出生日期 1936年2月

技术职称 教授 行政职务
所在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招生专业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研究方向
1、冶金机械力学强度及计算机仿真
2、机械现代设计理论及方法
3、激光加工技术
4、
1960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冶金机械专业获学士学位

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小传

邹家祥,男,汉,山东泰安市人,生于1936年,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机械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现任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华东冶金学院、南方冶金学院和青岛建工学院兼职教授,宝山钢铁(集团)公司专家等职,为美国钢铁工程师协会会员,英国EES公司高级顾问,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及奖章、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及奖章、冶金部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还荣获科技兴冀荣誉奖、宝钢教育基金1998年度优秀教师特等奖等、冶金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
教学方面:主要讲授轧钢机械工程实用有限单元法冶金机械专题等课程。培养博士生14人,硕士生32人。主编了冶金机械的力学行为冶金机械设计理论冷连轧机系统振动控制轧钢机械机械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轧钢机现代设计理论轧钢机械理论及结构设计,合作编写了有限单元法及在冶金机械中的应用轧钢机械设计等专著及教材14种。
科研方面:从事冶金机械力学强度及现代设计理论的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及宝钢、武钢、马钢等大型企业的项目40余项,系统地将弹性力学有限元法、优化设计、机械动力学、系统仿真技术、信号分析等现代设计、试验方法应用到冶金机械领域,成功地解决了带钢冷轧机振动、大型转炉炉壳变形及长寿化、大型轧机传动轴断裂等关键技术难题和事故判定,取得了创造性的成果。在我国较早提出及应用现代设计理论,为国产大板坯连铸机、板带轧机研制及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发明了新型冶金锯片和高强度冶金机械链条等产品,并推广使用,使这些冶金机械大宗消耗件产品更新换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优秀发明奖等奖励21种,并有4项专利技术。
邹家祥教授曾多次赴美国及俄罗斯、日本、英国、印尼等国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技术合作,在国内外发表科技论文180余篇,如Mechanical Behavior of Tandem Strip Mill Dynamic Study for Oscillating System of Slab Continuous Caster MouldThe Study of Vertical Self-Excitation of Continuous Cold Rolling Strip MillThe Study of Shell Deform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Deformation Control Technology on 300t BOF of Baoshan Steel,以及轧钢机动力学设计带钢冷连轧机自激振动诊断金属热切锯片动力学研究等,都反映了在这一领域的科研成果,有的在法国、奥地利、英国、美国等国际会议发表。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