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简介:乔芝郁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9-26

导师姓名 乔芝郁 性别 男 出生日期 1938年5月

技术职称 教授 行政职务
所在学院 冶金学院 招生专业 冶金物理化学

研究方向
1、相平衡和无机材料设计
2、冶金和材料计算物理化学
3、金属间化合物的缺陷化学
4、
1962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物理化学专业

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小传

乔芝郁教授长期从事冶金物理化学和稀有金属冶金的教学和科研,在熔盐化学和电化学及冶金和材料物理化学方面进行了长期系统的研究。结合我国资源研究揭示了金属铌,钛,镨和钇等的熔盐电极过程机理,阐明了氟化物熔盐中Nb+5 的两步还原机理,观察到电流密度强烈影响电流效率和沉积物金属铌的质量及沉积物变厚时主要反应是新晶格的扩张。在较低温度(约800oC)制备了有优异抗腐蚀和电催化活性,附着性好的Nb-Ni和Ta-Ni表面合金,将近代电化学恒电流(或恒电位)间隙滴定技术用于研究难熔金属合金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的研究。代表性论文"ElectrochemicalReduction of Niobium Ions in Molten LiF-NaF" 作为研究难熔金属熔盐电化学还原的经典文献之一被广为引用.80年代初在熔盐热力学和相图计算方面做了开创性工作,随后拓展到稀土卤化物熔盐体系,硼酸盐体系和高温超导氧化物体系的相图,相关系和相结构的研究。对一大批稀土卤化物熔盐和硼酸盐相图进行了系统优化计算和热力学分析;测定了六个典型的含有轻,中和重稀土的复合氧化物体系的相关系,发现了若干新化合物和固溶体,测定了其晶体结构和固溶极限,总结了化合物的成相规律和结构特征;测定或估算了一系列重要超导复合氧化物的热力学性质;揭示了一些超导体的物理性质,晶体结构,含氧量及其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九十年代主持冶金和材料计算物理化学若干前沿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要成果,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乔芝郁教授在熔盐化学和电化学及冶金和材料物理化学研究中不断开拓新领域,在国内外有重要学术影响。
乔芝郁教授获2000年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二等奖(No.1)和2000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No.1)等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其他部级科技进步奖四项;出版冶金和材料计算物理化学熔盐化学(1991年冶金部优秀科技图书奖)2 本学术著作;发表学术论文 176 篇, 其中SCI收录51篇,EI收录 68篇;SCI引用41篇107次,他引17篇43次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