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专业博士生导师简介:殷瑞钰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9-26

导师姓名 殷瑞钰 性别 男 出生日期 1935年7月28日

技术职称 中国工程院院士
教授级高工 行政职务 钢铁研究总院名誉院长
所在学院 冶金学院 招生专业 钢铁冶金

研究方向
1、钢铁制造过程的解析-集成
2、冶金过程与环境工程
3、钢铁厂的结构与模式
4、炼钢辅助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1957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钢铁冶金专业

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小传

殷瑞钰,1935年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57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1994年6月至2000年6月任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材料学部主任(三届),2000年9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新成立的工程管理学部主任。历任唐山钢铁公司总工程师、副经理,河北省冶金厅厅长,冶金部总工程师、副部长等职。现任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钢铁研究总院名誉院长、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并任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在特大型企业、产业部门和科研单位从事科技与管理工作,在企业的发展战略、投资战略、财务管理、技术管理等方面有着长期的实践经验,并进行了理论研究,发表文章于诸多刊物上;对产业发展进行了战略性研究。尤其在钢铁工业科技进步和结构调整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钢铁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及经济-技术的评估。提出了钢厂生产流程的解析与集成,钢厂模式及结构优化的技术思路和理论分析。对钢厂设计、建设、技术改造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致力于连续铸钢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开发,使我国钢铁工业连铸比从不足15%,全连铸的炼钢厂国内只有一家起步,经过殷瑞钰等的提倡、推动和锲而不舍的努力开发,使中国钢铁工业的连铸技术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 2000年已达82%,全国连铸坯产量达1.04亿吨。这项技术进步对中国钢铁工业的结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
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了国家攀登计划项目"熔融还原技术基础研究"。 该项基础研究提出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工艺流程。并已通过科技部组织的鉴定验收。作为高校兼职教授,培养了一批中、青年科技人员。
主持"高效方坯连铸系统技术的研究",1998年获国家冶金局(原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编钢的质量现代进展(上、下篇),1997年获国家新闻出版署第八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1998年获国家冶金局(原冶金部)科技 进步一等奖。由于对发展我国连铸技术,提出钢铁生产流程解析-集成,钢铁制造流程多维物流管制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对中国钢铁工业科技进步、结构优化等方面的突出贡献,荣获1998-1999年度中国工程科技奖。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