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专业博士生导师简介:蔡开科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9-26

导师姓名 蔡开科 性别 男 出生日期 1936年1月

技术职称 教授 行政职务
所在学院 冶金学院 招生专业 钢铁冶金

研究方向
1、连铸过程凝固、传热、流动和应力的理论与应用
2、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和第二相粒子行为
3、纯净钢生产的理论与实践
4、
1959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炼钢专业

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小传

蔡开科教授于1959年7月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炼钢专业,后留校任教至今。曾先后在法国巴黎矿冶高等学院和法国钢铁研究院(IRSID)学习工作三年,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矿冶系做高访学者一年。现为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津贴待遇,并兼任中国金属学会理事、中国金属学会连铸专业委员会付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审组成员。
蔡开科教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曾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主讲过钢铁冶金学、炼钢学、炼钢厂设计、凝固理论、连续铸钢等课程,指导过本科生的生产实习、实验课、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等教学工作,迄今已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约40余人。主编和参编出版了浇注与凝固炼钢学原理炼钢厂设计连续铸钢连续铸钢原理与工艺连续铸钢500问等著作,其中炼钢学原理于1988年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
蔡开科教授主要从事凝固、连铸和钢质量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参加了原冶金部组织的小方坯连铸技术、管坯水平连铸、不锈钢板坯连铸、合金钢方坯连铸、板坯连铸技术国产化、高效连铸技术以及炉外精炼技术等多项国家科研攻关工作。上述攻关任务的完成对我国连铸技术的发展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所参与的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冶金部(国家冶金局)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
与钢厂生产实践相结合,先后开展了连铸过程钢水凝固传热数学模型、冶金容器钢水流动数值和物理模拟、钢的高温力学性能行为、凝固坯壳冶金和力学行为、浇注过程钢中夹杂物行为、二冷喷嘴的冷态和热态特性以及铸坯表面和内部质量等方面的研究,为制定合理的工艺对策和控制技术提供了理论指导。自90年代以来与多家钢厂合作开展的洁净钢生产技术研究,对IF钢、管线钢、硅钢、高碳硬线钢、低碳铝镇静钢等钢种在BOF-RH(LF)-CC工艺流程中钢中夹杂物的演变规律及铸坯中夹杂物的来源进行深入研究,为改进工艺和提高产品的内在质量提供了依据。
自行开发研制的连铸二冷配水模型和控制系统、喷雾冷却传热系数测定仪、钢中大型夹杂物分析技术、二冷喷嘴冷态特性测定装置和中间包钢水流动控制装置等技术在科研和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先后在钢铁金属学报Met. & Mater. Trans. B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20多篇,与研究生合作的"洁净钢试验与理论"一文被评为2001年美国钢铁学会炼钢年会优秀论文。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