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王竹青
系别:法律系
职称:副教授
Email:Wangzhuqing68@sina.com
简介
主要研究领域
民法理论、婚姻家庭法、妇女法
学术兼职
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理事
北京市律师协会婚姻与家庭专业委员会委员
教育、工作经历
教育经历: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硕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
工作经历:2004.7---今,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法律系,教师
1989.7---2001.8,石家庄市长安区法院,法官
主要著作、译著
1.专著:《亲属法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2.合著:《中国妇女劳动权益保护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
3.合著:《劳动纠纷律师帮你办—社会保险》,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主要论文
1.《论家政工的劳动权利》,《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第6期。CSSCI
2.WomenandLaborRightsinChina,InternationalJournalofInnovation&SustainableDevelopment,Volume4,Nos.2/3,2009.UK.
3.《建立被拐妇女心理干预长效机制》,《中国妇女报》2009年9月1日A4版。
4.《论遗属人格权》,《杨大文教授从教五十周年论文集》,法律出版社,2007.
5.《女性专业技术人员退休问题的法律与政策解读》,《妇女研究论丛》2007年第2期。CSSCI
6.《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农村经济》2007年第3期。核心期刊
7.《民法视野下的警察权力的行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核心期刊
8.《浅议婚外同居引起的离婚损害赔偿》,《中国律师》2006年第1期。
9.《中国家政服务业法律问题研究》,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2006年第1期。
10.《论父母离婚后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1.《德国从成年人监护制度到照管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2期。
教材
参编:《民法总论教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
主要科研项目
1.《诊所式法律教育》,本校教改项目,2009—2010,0.8万元。
2.《监护制度比较研究》,北京市委组织部,2009—2010,2万元。
3.《老年人权益状况调查》,美国福特基金会,2009—2010,30.6万元。
4.《消歧公约调研与培训》,美国国际共和研究所,2009—2010,13.6万元。
5.《促进被解救妇女心理康复并回归社会》,美国驻中国大使馆,2008—2009,16.3万元。
6.《家政行业的法律规制》,本校,2007—2008,0.3万元。
7.《家政女工的法律权益保护》,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2006—2007,2万元。
8.《家政服务员法律权益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5,1万元。
科研获奖情况
1.《监护制度比较研究》获得北京市委组织部2009年优秀人材资助计划资助。
2.《亲属法比较研究》获2005年本校科研成果二等奖。
各种荣誉称号
北京市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民法主讲教师。
2008年,《模拟法庭实务》课程被评为免检课堂。
学术活动资料
1.2007年3月赴美国参加“重要之声”全球妇女颁奖活动,作为嘉宾与希拉里合影。
2.2007年3月在美国与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努斯博士合影。
3.美国Colby大学是美国排名20名以内的一所综合性大学,2007年3月受该校官方组织GoldfarbCenter的邀请,前往该校进行学术交流。交流期间为该校学生做了“中国社会转型期妇女权益面临的主要问题”的讲座,并与相关领域的学者进行了座谈。
4.2007年5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奥康娜女士来访,受邀参加座谈会并与其合影。
5.2007年6月参加在印度召开的亚太地区反对家庭暴力国际研讨会,并作会议发言。
6.2008年10月,美国学者、法官来访,在我院会议室召开中美性别与法律学术交流会,我院部分师生参加了会议。
7.2008年11月在印尼参加性别与女性研究亚洲会议,并作会议发言。
8.2009年6月在土耳其参加全球化与社会转型国际会议,并作会议发言。
9.2009年8月在江西赣州参加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与巫昌祯教授、龙翼飞教授等合影。
10.2009年10月,在学院会议室组织法律系2008级研究生参加联合国《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