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宗燕兵

北京科技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09-07


宗燕兵
副教授
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
生态科学与工程系


办公地点:冶金楼806;7-230
办公电话:(010)62333492;62333893
传真:(010)62333492
电子邮件:zongyb@ustb.edu.cn
本科课程:《冶金传输原理》
研究生课程:《研究生科技服务与挂职锻炼》
科研方向:(1)冶金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如钢渣过程改质、冶金固废高附加值应用等)
(2)工业能耗诊断及节能技术开发(如高温除尘、工业冷却、高发射率涂层)
(3)工业生态规划与评价
社会职务:(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环境保护分会理事、工业炉分会委员
(2)中国金属学会会员
(3)中国生态学会会员
(4)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省部产学研科技特派员(第一批)
(5)北京市研究生党员骨干培训学校辅导员
(6)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
(7)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简历
1999年在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院本科毕业后保送本专业研究生;
2005年在北京科技大学获钢铁冶金专业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至今(历任讲师、副教授);
2006年起在马鞍山钢铁公司进行博士后研究(在职);
2007年任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生态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书记;
2008年兼任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生态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
2009年起任学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
2010年兼任北京市研究生党员骨干培训学校辅导员
2011年在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学习
近年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及多项纵向、横向课题,发表论文30余篇。
代表性论文论著
[1]ZONGYan-bing,CANGDa-qiang,BAIHao.DevelopmentandResearchofNewBFCopperCoolingStavesinChina,ProceedingsofICSTI’09:879~882.
[2]ZongYanbing,LiYuandCangDaqiang.ExperimentalStudyonStainlessSteelSlagUsedinCeramicMaking.AdvancedMaterialsResearch,Vols.105-106(2010)pp758-760
[3]ZONGYanbing,CANGDaqiang,BAIHao.simulationofheattransferperformanceforintegralsteelfin-tubethroughanasys.Internationaltechnologyandinnovationconference2009:36
[4]ZONGYan-bing,CANGDa-qiang,LIYu.StudyonEcologicalLink-technologyinCementManufacturingProcesswithSteelSlag.16thAsiasymposiumonecotechnologybookofabstracts.2009:125
[5]LiYu,ZongYanbingandCangDaqiang.EffectofPhaseSeparationStructureontheCrystallizationPropertyofBlastFurnaceSlag.AdvancedMaterialsResearch.
[6]ZONGYan-bing,ELin-lin,ZHANGLong,CANGDa-qiang.EmissionofSO2fromIronOreandFuelusedinSinteringProcess,Journalofironandsteelresearchinternational,2009,16(s2):533~536
[7]ZONGYan-bing,CANGDa-qiang,BAIHao.improvementofStabilityofBOFSlagduringAir–quenchingProcess.6thAsiasymposiumonecotechnologybookofabstracts.2009:114
[8]ZONGYanbing,CANGDaqiang,JINYi.CharacteristicsofHeatTransferforAl2O3–watertwo-phaseFLUIDS.Internationaltechnologyandinnovationconference2009:8
[9]ZONGYan-bing,CANGDa-qiang,ZHENYun-pu.Componentmodificationofsteelslaginairquenchingprocesstoimprovegrindability.TransactionsofnonferrousmetalssocietyofChina,2009,19(s3):834~839
科研业绩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54004):(负责人)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04012):风淬钢渣过程改性及微光结构设计(负责人)
(3)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专项项目(负责人)(2009B090600029):中远红外线辐射高效传热
(4)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70008031):高温除尘颗粒床行为研究(负责人)
(5)横向课题:绿色建筑陶瓷可持续生产(负责人)
(6)横向课题:热风炉烟气分配模拟研究(负责人)
(7)横向课题:节能环保技术培训模块和国际平台的开发(主要完成人)
(8)国家863课题“钢渣在建筑材料中的低成本利用技术”(2007AA03Z529)主要参加人,负责熔融态钢渣风淬工艺优化(博士后期间研究项目)。
(9)冶金工程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基金(201033)(负责人)
(10)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2011大学生思政教育课题(支持项目)(负责人)
(11)钢铁冶金及资源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FMRU2008K06)钢渣综合利用技术开发(负责人)
另外承担1项校级优秀课程立项建设项目和1项教育部教研项目。
获得奖励/专利
获奖:
(1)全国工商联科技进步一等奖“高炉热风炉蓄热体高辐射覆层技术”
(2)北京市教育工会“首都教育先锋科技创新个人”
(3)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教学特等奖”
(4)北京科技大学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
(5)北京科技大学第六届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最佳教案奖
(6)第八届北京“冶金青年优秀科技论文”
(7)北京科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8)北京科技大学“优秀党支部书记”(首届标杆党支部)
(9)北京科技大学“基层党组织活动创新奖”
(10)参加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铜冷却壁的制造与应用)
专利:
(1)一种高温烟气除尘、脱硫装置及其控制技术,发明专利,专利号:ZL03157043.7,
(2)一种工业余热辅助下的积淀物厌氧发酵工艺方法,发明专利,200910082646.8
(3)一种双炉膛高温熔融炉,发明专利,申请号:201010276148.X
相关话题/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