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2014二战对外经贸大学产业经济学考研经验(4)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考研网/2015-10-10



在这种错误的思想下,最后的45分钟全一心扑到那几道小题上。等到收卷时,那两道填空依然没解出来,还有一道选择拿不准,其他所有的题都没进行第二次检查。考试下来对答案,发现不确定的选择反而对了,而其他有两道相对简单的选择反而做错了,还有一道微分方程的结果求错了。对完答案后很郁闷,一心想拿145的数学最后考成这个样子。我说这个事情的原因是我希望大家以我的错误作为反面教材!该放弃时就放弃,试想如果当时放弃那两道填空也就8分,而那两道选择和计算题的错误说不定就能检查出来。好好检查一下,考135是应该没问题的。所以,遇到真心不会的,一定要在确保其他会做的完全正确的情况下再去努力攻克。

下面说下复习安排。首先说下大家要买的数学参考资料——李永乐编的复习全书,660题,和李永乐的线代讲义,10年真题李永乐那本,这四本是必须一定要买来好好做的,除了660题可以做一遍,剩下三本要保证每本做2遍以上。剩下的一些,如李永乐400题,最后冲刺5套题,和冲刺135.这三本我两年都买了,我的建议是如果到后期时间不充裕的话,特别对于一战而言的,就不要看了,好好地仔仔细细地把前三本书弄懂,弄透。如果时间相对充裕的话,可以买一本135.冲刺135是一本以题的类型为总结的一本资料,可以将其中你觉得是弱点的部分,去做个强化练习。拿我来说吧,我在微分中值定理的证明、泰勒公式的应用、级数的敛散性等都是弱点,所以我就把135上关于这些部分的题型都做了做,收获还是蛮大的。如果你是二战的话,或者数学还有余力的话,我倒建议大家都买一买。数学我就不多说了,大家可以参考今年数学考了140+的大神的经验帖。其实我能说我觉得我也可以考140+的,算了,结果虽不能说明一切,但是还是说明了一些问题的。

815篇

(一)首先从时间安排上说:如果本科学过数学的话,在数学和专业课这两条大腿上,一定要把专业课这条大腿养的更强壮些。在9月份之前,可以数学每天3个小时,专业课每天4个小时。专业课要很早就开始看,如果你现在决定考贸大,就请赶紧把那四本教科书先买了吧,从现在就开始看。具体进度要在7月一号之前把四本书都看完一遍。

(二)再从需要买的书来看。必备的参考书有10本,首先4本指定教材,然后4本配套的金胜才笔记,再加上平狄克名校考研真题和多恩布什名校考研真题。这十本是必备的参考书,如果想在专业课上考个好分数的话。

(三)一定要做好计划:在7月份之前,是要把四本书过一遍,首先对知识有个了解。请相信我,经济学你看完了一边,基本上等于什么都没掌握(不说你自己是北清人的经济学高材生或者对经济学很有研究的大神)。所以一进入七月份就要开始第二遍的认真复习,结合着圣才笔记,把书和课后题再仔细认真地过第二遍。等到10月份就开始重点审查所有的知识点。在这个阶段大家可以列一个LIST,把所有的宏微观的知识点列在一张紙上。一个一个地过知识点,对于掌握的非常完善和清楚的打一个对号,对于只要存在一点模糊的、或者要点没有答全的就要标记差号。这样在下次就可以重点复习那些打上差号的知识点,这个方法非常有效率。并且你在过知识点的时候基本上就把它当作简答来答了,一定要做到对一个知识点的所有要点都要掌握。

举一个例子:如角点解,就要掌握定义、出现的原因、图形、两种情况。从十月份就是以那个LIST为纲,牵动你对专业课的复习计划安排。不要盲目地单纯说我要把书过上4遍和5遍,可是你把很多时间浪费在已经掌握的,或者说你不做像LIST那样的检查你是根本不知道哪个知识点没有掌握。

四本书的利用以往的帖子都是说平或者多的书更重要些,但是我在这里不想反驳什么。我只是想表达一下我对这四本书的理解。这四本书是一个互为补充的完整体系,不存在谁比谁重要。大家要做的就是以高鸿业的宏微观为基础,然后把平书和多书中论述了,而高爷爷没有讲的就要补充到自己的体系里。这是一个宏观的思路。

下面我说下具体的方法。(1)关于高宏业两本我上面说过大家要买四本金胜才的笔记,其中高鸿业的两本配套笔记编的非常好,如果你们已经把高爷爷的宏微观看过两遍的话,基本上就可以把重心放在对那两本笔记的利用上了。我建议大家一定要下功夫,争取要做到把那两本笔记背下来的程度,对每一个课后题和配的名校考研真题进行认真研究,把其中重要的知识点和难点做上标记。对笔记上讲的不详细的,但高书上讲到的,比如通货膨胀螺旋,就要把它补充到金的笔记上。到8月份的时候,就要开始完全地去看金胜才两本笔记。看他的笔记的好处是,每个点他都标的很清楚,都是经过提炼的,并且他后面配有很多题。可以非常节省时间,我到10月份的时候,基本上一个下午就把一本笔记上的所有知识点过了一遍。逻辑非常清楚。非常好的一种复习方法。

相关话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