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城市住房开发投资的理论与实证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4-15

吴璟 , 郭尉
清华大学 建设管理系, 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4

收稿日期:2016-03-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373006,91546113)
作者简介:吴璟(1981-), 男, 副教授。E-mail:ireswujing@tsinghua.edu.cn


摘要:近年来中国住房开发投资的增速明显放缓,其成因和未来发展趋势受到普遍关注。该文以国际文献中大量采用的住房开发投资占总产出比重(the share of housing investment as a percentage of total output,SHTO)为载体,首先基于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和中国287个城市在2002-2012年间数据,从理论和实证2个方面证明中国同样存在着SHTO指标随经济发展先上升后下降的所谓"SHTO规律"。其次,从土地与资本这2项城市住房产业发展的核心投入要素出发,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证明SHTO值由上升段转入下降段的拐点位置取决于土地和资本2种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及替代关系。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多数城市正在或者即将经历SHTO值从上升段向下降段的转变,住房开发投资增幅乃至绝对规模的下降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中国房地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型势在必行。
关键词:住房开发投资SHTO规律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中国城市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 on urban housing investment in China
WU Jing, GUO Wei
Hang Lung Center for Real Estate, Department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 The growth rate of housing investment in China has been significantly lower in recent years, so there is great interest in the cause and in future trends. This paper provides both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es of the housing investment trends in urban China, focusing on the well-known indicator of the share of housing investment as a percentage of the total output (SHTO). Theoretical analyses based on the 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 and empirical analyses based on panel data from 287 cities between 2002 and 2012 indicate that the so-called "SHTO curve" also works in Chinese cities, which implies that SHTO would first increase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n decrease after some threshold. Further analyses suggest that the threshold in the SHTO curve is determined by the relative scarcity of land and capital. The results also suggest most of the Chinese cities are approaching, or have even passed, their thresholds in the SHTO curve. The results imply that further declines of the growth rate or even the absolute volume of housing investment in most Chinese cities is inevitable, so China's real estate market needs a new development model.
Key words: housing investmentSHTO curve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urban China
自20世纪90年代末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以住宅产业为主导的中国房地产业在经济高速发展、城镇化持续推进的背景下经历了10余年的高速发展。自21世纪初起,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由2000年的4 902亿元稳步增长至2011年的6.2万亿元,其中住房开发投资由3 609亿元增长至4.8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6.5%。Gauger和Snyder[1]、Miles等[2]均指出住房开发投资对国民经济具有显著影响,况伟大[3]、许宪春等[4]基于国内数据的实证研究也表明以住房开发投资为主体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在上述阶段客观上扮演了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角色。
但近期上述高速发展态势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全国范围内住宅开发投资增速自2011年达到顶点后明显放缓,2011年至2014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仅为10.3%,2015年的同比增幅更是降至1.0%,相应的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也显著降低。在中国经济增速整体放缓的背景下,这一现象受到政府和业界的高度关注。目前多数相关分析主要着眼于市场短期波动角度,倾向于认为住房市场高库存[5]、信贷紧缩[6]等因素导致开发投资增速下滑并降低了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甚至由此建议各级政府应再次出台住房市场刺激措施,以此推动住房开发投资回暖并进而促进经济发展。
本文则依托国际住房经济学研究中经典的住房开发投资占总产出比重(the share of housing investment as a percentage of total output,SHTO)规律,从新常态下住房开发投资的长期发展趋势角度开展分析。SHTO规律首先由Burns和Grebler[7]于1976年提出,他们选取全球39个发展水平不等的国家作为样本,发现住房投资占GDP的比重(即SHTO值)与以人均GDP表征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倒“U”形曲线式的非线性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初步阶段,SHTO值仅为2%;随着经济的发展,SHTO值不断提高,在经济中等发达时达到最高值8%;然后,SHTO值又会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下降,并最终稳定在3%~5%的水平上。此后,Kim[8]、Renaud[9]、世界银行[10]等的实证分析也验证了这一现象。王松涛等[11]、朱爱勇[12]的研究也已证明,北京等中国一线城市住房开发投资变化同样符合这一规律。
区别于上述研究以单纯实证分析为主的做法,本文基于Cobb-Douglas生产函数,首次对SHTO规律的成因进行理论推导,特别是重点对SHTO值从上升段转入下降段的拐点位置的决定因素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验证了土地、资本等资源约束条件在决定特定城市SHTO值拐点位置,并进而影响城市住房开发投资长期变化趋势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论文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中国多数城市即将经历SHTO值从上升段向下降段的转变,住房开发投资增幅乃至绝对规模的下降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中国房地产业发展乃至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势在必行。
1 理论模型1.1 SHTO规律的理论推导本文从供给端入手,以Cobb-Douglas生产函数(CD函数)为基础考察住房开发投资的决定机制和变化规律。假设城市it期住房开发部门的产出为
$Y_{it}^{\rm{s}} = F\left( {{I_{it}},{L_{it}}} \right).$ (1)
其中: YitIitLit分别表示该城市住房开发部门第t期的住房建设量、住房开发投资额和建设土地用量;F表示一个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符合CD函数形式,即:
$Y_{it}^{\rm{s}} = AI_{it}^\alpha L_{it}^{1 - \alpha }\;\left( {0 \le \alpha \le 1} \right).$ (2)
其中A是外生给定的住房开发技术水平。
从住房需求出发,有住房总需求为
$H_{it}^{\rm{d}} = {N_{it}}{y_{it}}.$ (3)
其中: Nit为城市人口规模,yit为人均住房需求量。则第t期的住房新增需求Yitd
$\begin{array}{*{20}{c}}{Y_{it}^{\rm{d}} = \Delta H_{it}^{\rm{d}} = {N_{it}}\Delta y + {y_{it}}\Delta N = }\\{\left( {\frac{{\Delta N}}{{{N_{it}}}} + \frac{{\Delta y}}{{{y_{it}}}}} \right){N_{it}}{y_{it}} = \left( {{i_1} + {i_2}} \right){N_{it}}{y_{it}}.}\end{array}$ (4)
根据式(4),住房新增需求一部分归因于人口增长,以人口增长率i1进行表征;另一部分则源于人均住房需求的增长,以人均住房需求增长率i2进行表征。假设人均住房消费量y符合传统的住房需求函数形式,由人均GDP g和住房当期价格水平p决定:
${y_{it}} = f\left( {{g_{it}},{p_{it}}} \right).$ (5)
采用对数线性关系,有:
$\ln {y_{it}} = {k_0} + {k_1}\ln {g_{it}} + {k_2}\ln {p_{it}}.$ (6)
其中: git=Git/Nitk1k2分别代表住房消费的收入弹性与价格弹性(k1>0且k2 < 0),则人均住房需求增长率i2
${i_2} = \frac{{\Delta y}}{y} = {k_1}\frac{{\Delta g}}{g} + {k_2}\frac{{\Delta p}}{p}.$ (7)
则包含人口增长率、人均GDP增长率及住房价格增长率的综合增长率ω可以记为
$\omega = {i_1} + {i_2} = \frac{{\Delta N}}{N} + {k_1}\frac{{\Delta g}}{g} + {k_2}\frac{{\Delta p}}{p}.$ (8)
由式(2)—(8) 可以得到,在一定住房价格水平下,供需均衡条件下的住房开发投资额为
${I_{it}} = {\left( {\frac{{\varepsilon N{y_{it}}}}{A}} \right)^{\frac{1}{\alpha }}}L_{it}^{\frac{{\alpha - 1}}{\alpha }}.$ (9)
将式(6) 代入式(9),整理得到城市it期的住房开发投资额占城市经济水平比重为
$\begin{array}{*{20}{c}}{{\lambda _{it}} = \frac{{{I_{it}}}}{{{G_{it}}}} = \frac{1}{{{G_{it}}}}{{\left( {\frac{{\omega {N_{it}}{y_{it}}}}{A}} \right)}^{\frac{1}{\alpha }}}L_{it}^{\frac{{\alpha - 1}}{\alpha }} = }\\{\eta N_{it}^\beta L_{it}^{ - \beta }p_{it}^{\frac{{{k_2}}}{\alpha }}g_{it}^{\frac{{{k_1}}}{\alpha } - 1}.}\end{array}$ (10)
其中:$\eta = {\left( {\frac{{\omega {{\rm{e}}^{{k_0}}}}}{A}} \right)^{\frac{1}{\alpha }}}, \beta = \frac{{1-\alpha }}{\alpha } \ge 0$。假设考察期内人均GDP增长率不变(如果考虑经济增长收敛带来的人均GDP增长率递减,推导结果不会受到实质性影响),即$\frac{{\partial \omega }}{{\partial g}} = 0$,将该比重对人均GDP git进行一、二次求导分别为
$\frac{{\partial \lambda }}{{\partial g}} = \left( {\frac{{{k_1}}}{\alpha } - 1} \right)\eta N_{it}^\beta L_{it}^{ - \beta }p_{it}^{\frac{{{k_2}}}{\alpha }}g_{it}^{\frac{{{k_1}}}{\alpha } - 2},$ (11)
$\frac{{{\partial ^2}\lambda }}{{\partial {g^2}}} = \left( {\frac{{{k_1}}}{\alpha } - 1} \right)\left( {\frac{{{k_1}}}{\alpha } - 2} \right)\eta N_{it}^\beta L_{it}^{ - \beta }p_{it}^{\frac{{{k_2}}}{\alpha }}g_{it}^{\frac{{{k_1}}}{\alpha } - 3}.$ (12)
可通过k1/α的取值范围讨论式(11)、式(12) 的正负性,进而判断住房开发投资占城市经济发展比重的变化趋势。
已有****对住房消费的收入弹性k1进行了相关探讨,其中大部分分析都聚焦于k1随收入同增的上升阶段,但亦有研究提出了更具前瞻性的观点。如郑思齐等[13]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由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的居民消费重心不同,住房消费会逐渐被其他消费热点取代,因此住房消费收入弹性与收入水平呈现非线性关系,k1在时间纵向上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丛颖[14]从住房消费收入弹性的区域分化特征出发,证实我国中部省份较东西部的住房收入弹性更大,考虑到不同区域也反映了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其观点同样从空间角度阐释了k1随经济发展先升后降的趋势。在针对生产函数中资本产出弹性系数α变化的研究中,Wang等[15]建立CD生产函数方程,通过工具变量法测算出中国2002—2008年非土地产出弹性为0.68,而美国城市群该参数区间为[0.52,0.86][16-17],即中国仍有一定的上涨空间。考虑到随着经济发展资本利用效率增加,其产出弹性系数α增大;同时由于土地存在产出约束下限,即α不可无限增大。故本文假设α随经济发展的提高遵循对数型上升趋势。
在上述假设条件下,k1与α随经济发展的变化规律如图 1所示。
图 1 k1α随经济发展变化关系的示意图
图选项





A1A2阶段,即交汇点T左侧时,k1/α>1,λ随着g增大而增大;该阶段中k1局部曲线高位上可能满足k1/α>2,从而λg二阶导数大于0,故λ在一定时期内增速加快,在接近拐点T时增速放缓。在T点处,k1/α=1,λg一阶导数等于0达到极大值。在A3阶段,也即T点右侧,k1/α < 1,λg一阶导数小于0,λ随着经济发展逐渐变小。这意味着,在经济发展初期,居民住房消费的收入弹性高,在资本住房产出效率较低的情况下需要加大投资力度进行住房开发来满足住房需求的增长;在经济发展中后期,随着住房消费收入弹性的减小以及资本效率的提高,较少规模的开发投资即能满足住房需求。因此住房开发投资占GDP比重(λ)与代表居民收入水平的人均GDP(g)实际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形状。由上述推导得到如下理论假说。
理论假说一 ??受住房消费收入弹性与资本产出效率变化影响,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升过程中住房投资占GDP的比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即呈现所谓的“SHTO规律”。
1.2 SHTO拐点分析图 1中均衡点T的位置受到土地要素的限制,为此需要进一步将资本和土地2方面因素纳入讨论框架。首先借助CD生产函数可以理解在住房建设中的资本投资与土地使用存在替代关系,其中开发投资对土地的边际替代率为
$\frac{{{\rm{d}}L}}{{{\rm{d}}I}} = - \frac{{\frac{{{\rm{d}}Y}}{{{\rm{d}}I}}}}{{\frac{{{\rm{d}}Y}}{{{\rm{d}}L}}}} = - \frac{{\alpha AI_{it}^{\alpha - 1}L_{it}^{1 - \alpha }}}{{\left( {1 - \alpha } \right)AI_{it}^\alpha L_{it}^{ - \alpha }}} = - \frac{{\alpha {L_{it}}}}{{\left( {1 - \alpha } \right){I_{it}}}} < 0.$ (13)
为了分析土地对住房建设发展存在的约束形式,将λ对土地L求导结果如下:
$\frac{{\partial \lambda }}{{\partial L}} = - \beta \eta N_{it}^\beta L_{it}^{ - \beta - 1}p_{it}^{\frac{{{k_2}}}{\alpha }}g_{it}^{\frac{{{k_1}}}{\alpha } - 1},$ (14)
$\frac{{{\partial ^2}\lambda }}{{\partial {L^2}}} = \beta \left( {\beta + 1} \right)\eta N_{it}^\beta L_{it}^{ - \beta - 2}p_{it}^{\frac{{{k_2}}}{\alpha }}g_{it}^{\frac{{{k_1}}}{\alpha } - 1}.$ (15)
由于β>0,因此$\frac{{\partial \lambda }}{{\partial L}} < 0$$\frac{{{\partial ^2}\lambda }}{{\partial {L^2}}} > 0$。综合考虑住房发展(λ)与资本(g,如节1.1讨论)和土地(L)的关系、土地与资本之间对于住房建设的替代关系以及城市的发展阶段,可以得到图 2。对于初期t1而言,城市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倾向于用较少资本与较多的土地进行住房建设,住房发展处于上升期;由于城市土地的稀缺性,上述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在t2时刻住房经济占GDP比重达到最大,发展达到拐点,此后住房经济占GDP比重将逐渐减少。由于土地与资本的相对稀缺程度不同,不同城市所处的住房发展阶段也不同,即部分城市较其他城市更早到达发展拐点。
图 2 土地与资本替代关系下的住房产业发展阶段示意图
图选项





由上述推导,城市实际住房建设过程中,不同要素资源稀缺程度会对住房开发具有约束限制作用,从而提前或延后了拐点出现时间。
理论假说二 ??SHTO规律中的拐点位置由城市住房开发中土地和资本2种资源的稀缺程度与相互替代进程决定,土地较稀缺或资本较富余的城市将更早达到SHTO规律中的拐点。
2 实证研究2.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为了验证上述理论假说,本文使用中国287个地级市2002—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其中,城市住房开发投资占同年地方生产总值比重(SHTO值)作为被解释变量;城市人均GDP作为核心解释变量,采用各城市对应年份不变价GDP与当年城市人口数的比值衡量;为了验证SHTO规律发现的住房开发投资占GDP比重与人均GDP的倒“U”形关系,将人均GDP变量的二次项也列入模型。
考察城市土地和资本2种资源时, 资本富余度K以虚拟变量表征,反映该城市各年平均人均GDP是否位于287个城市的前20%,若变量为1则认为该城市资本较富余。土地稀缺度L为城市年建设用地面积占市区面积的比重,用于反映i城市t年的土地稀缺程度,假设该比重越大则剩余可用于建设的用地量越少,则土地越稀缺。
以上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等。
2.2 SHTO规律验证为了验证假说一,即住房开发投资占GDP的比重与人均GDP呈现倒“U”形关系,采用如下实证模型:
$\begin{array}{*{20}{c}}{{\rm{SHTO}} = {A_1}{{\left( {{\rm{PerGDP}}} \right)}^2} + {A_2}{\rm{PerGDP}} + }\\{{A_3}{\rm{DHpric}}{{\rm{e}}_{t - 1}} + {A_4}.}\end{array}$ (16)
模型考虑了房价增幅对于住房开发投资的影响,添加上一期房价增幅DHprice作为控制变量。在287个城市模型的基础上,将数据样本分组进一步分析不同类型城市(287个城市与35个大中城市)以及不同地域城市(东部、中部及西部城市)的差异。
将数据代入模型,得到的回归结果如表 1所示。
表 1 模型一回归结果
因变量:SHTO
参数287城市35大中城市东部城市中部城市西部城市
PerGDP0.020***0.025***0.023***0.015***0.024***
(19.73)(4.44)(11.35)(12.38)(11.91)
PerGDP2-0.002***-0.003***-0.002***-0.001***-0.002***
(-15.29)(-4.72)(-8.63)(-8.71)(-11.27)
DHprice0.014***0.0210.034***0.014**-0.007
(3.16)(1.15)(4.05)(2.46)(-0.97)
常数项0.019***0.052***0.015***0.015***0.026***
(10.46)(4.45)(4.12)(6.60)(8.02)
样本量2 8273501 372729726
R20.1400.0690.1280.2190.165
拐点人均
GDP /万元
6.44.65.97.86.2
注:括号内为t值;***p < 0.01,**p < 0.05,*p < 0.1。


表选项






287个城市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人均GDP一次项、二次项系数分别为正显著和负显著,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形二次曲线形状。这表明中国287个城市在2002—2012年间的住房开发投资占GDP比重的发展基本吻合SHTO规律,理论假说一成立。进一步对城市归类分析,35个大中城市、东部城市、中部城市和西部城市模型回归结果显示,SHTO规律在我国不同层级、不同区域分布下的城市均成立,但拐点随经济发展进程出现的位置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对35个大中城市以及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城市而言,住房开发投资发展的拐点基本在地方人均GDP达到4万~5万元时候出现,早于中部或西部城市的6万~7万元人均GDP。全国整体拐点约为人均GDP 6.4万元。另外,对比拐点位置与城市当前实际人均GDP后发现,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尚处于倒“U”形发展曲线的上升阶段,亦有部分城市已越过拐点进入下降阶段。
2.3 拐点位置影响因素分析为了验证假说二,进一步添加城市资本存量与城市土地稀缺度指标来表征资本富余与土地稀缺程度,将这2项指标分别与PerGDP的一次、二次项作交叉项加入模型,在控制相关的需求端变量后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实证模型二:
$\begin{array}{*{20}{c}}{{\rm{SHT}}{{\rm{O}}_{it}} = \left( {{\varepsilon _1} + {\delta _1}{K_{it}} + {\gamma _1}{L_{it}}} \right){\rm{PerGD}}{{\rm{P}}^2} + }\\{\left( {{\varepsilon _2} + {\delta _2}{K_{it}} + {\gamma _2}{L_{it}}} \right){\rm{PerGDP}} + {A_5}{\rm{DHpric}}{{\rm{e}}_{t - 1}} + {A_6}.}\end{array}$ (17)
其中,KL分别为资本富余度与土地稀缺度指标。基础模型包含287个城市SHTO值的回归结果,在此基础上,2个扩展模型中分别添加了城市土地稀缺度指标L与城市资本存量K及对应与人均GDP一次项、平方项的交叉项,来分别探讨在资本富余与土地稀缺不同情况下对SHTO值的影响,回归结果如表 2所示。
表 2 模型二回归结果
因变量:SHTO
参数基础模型扩展模型一扩展模型二
PerGDP0.020***0.016***0.034***
(19.73)(11.53)(9.95)
PerGDP2-0.002***-0.001***-0.004***
(-15.29)(-9.33)(-5.11)
L-0.001***
(-4.33)
L×PerGDP0.001***
(4.94)
L×PerGDP2-0.0001***
(-4.21)
K0.019**
(2.20)
K×PerGDP-0.019***
(-4.40)
K×PerGDP20.003***
(3.47)
DHprice0.014***0.014***0.012***
(3.16)(3.21)(2.83)
常数项0.019***0.026***0.006
(10.46)(11.17)(1.63)
样本量2 8272 7792 827
R20.1400.1470.157
注:括号内为t值;***p < 0.01,**p < 0.05,*p < 0.1。


表选项






扩展模型一的结果显示,当L较大,即土地较稀缺时,城市住房发展的拐点所处经济水平将向左移动,即土地越稀缺城市住房产业发展越早到达拐点。添加了资本存量指标K的扩展模型二则表明对于资本更富余的城市,拐点的位置将稍微提前。上述结果有效验证了假说二。
以上讨论可以用于解释35个大中城市或东部城市出现拐点左移的原因:尽管这些城市经济发展较快,人均GDP水平较高,但是由于城市土地容量限度的约束,在控制一定需求的条件下住房发展往往提前到达拐点,进入发展渐缓甚至下降的阶段。而对于中西部城市而言,尽管人均GDP水平较低,但由于城市的建设用地规模供应相对而言尚未饱和,土地供给支撑了其住房建设发展,故其到达拐点的时间晚于经济较发达城市。
2.4 各城市拐点位置推算为了具体推算不同城市出现拐点的大致年份,利用已有的人均GDP数据对年份进行指数型趋势推演,将表 1得到的拐点位置对应到GDP指数拟合趋势线上,可以发现287个城市整体上SHTO值将于2015年左右达到顶峰,如表 3所示。其中,较发达的35个大中城市及东部城市更早到达拐点,推算年份分别为2009年及2013年左右;中西部城市则需较整体延伸发展3年方能到达拐点。如果GDP增速放缓,实际年份可能较推算年份略有延伸,但影响不大。
表 3 分类城市拐点推算
项目287个城市35大中城市东部中部西部
2012年人均GDP/万元4.076.174.953.252.77
预期拐点人均GDP/万元6.444.565.947.826.17
预期拐点时间/年份20152009201320182018


表选项






3 结论本文以住房开发投资水平为研究对象,利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对国际上的SHTO规律进行理论推导,并进而探讨了中国不同地区城市住房开发投资水平变化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假设住房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且相关因素变动遵循国际经验的研究前提下,结果表明土地及资本2种资源的稀缺性及相互替代关系决定了住房产业的发展阶段在不同城市间存在差异。对于土地较稀缺或资本较富余的城市,住房产业发展将更早到达拐点。实证结果也显示,中国287个城市在2002—2012年间的住房开发投资占GDP比重的发展基本吻合SHTO规律,即呈现倒“U”形二次曲线的发展趋势,且我国城市整体已迫近曲线顶点。具体推算结果显示287个城市整体拐点位于2015—2016年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已越过拐点,而中西部城市尚有3年方至拐点。
从以上结论可以看到,近期开发投资增幅下降的现象并不仅仅是市场调整引起的周期性波动,而更是一种趋势性变化。从这个角度而言,过去单纯依赖开发投资拉动经济的发展模式正逐渐失去其可持续性,国民经济发展转型迫在眉睫。部分城市对住房产业畸形依赖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未来应当逐步被更多元的经济模式所取代。在开发企业层面上,过去粗放、单一的经营模式同样是不可持续的,企业管理者的眼光不应局限于投资额的增长,而应该注重多元化的发展策略,如提升商业不动产的经营水平、发展房地产类金融产品等,力求结合经营阶段的产品品质提升和投资阶段的资产升值来创造财富。这些都是“新常态”下产业界及学术界值得深入研究的核心问题。

参考文献
[1] Gauger J, Snyder T. Residential fixed investment and the macroeconomy:Has deregulation altered key relationships[J]. The Journal of Real Estate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03, 27(3): 335–354. DOI:10.1023/A:1025842108205
[2] Miles W. Housing investment and the U.S. economy:How have the relationships changed[J]. The Journal of Real Estate Research, 2009, 31(3): 329–349.
[3] 况伟大. 房地产投资、房地产信贷与中国经济增长[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1(1): 59–68.KUANG Weida. Real estate investment, real estate loa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 Economic Theory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2011(1): 59–68. (in Chinese)
[4] 许宪春, 贾海, 李皎, 等. 房地产经济对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 2015(1): 84–101.XU Xianchun, JIA Hai, LI Jiao, et al. On the role played by real estate in the growth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J].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5(1): 84–101. (in Chinese)
[5] 沈孝强, 吴次芳. 中国商品住宅库存及其消化能力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 2015, 29(9): 73–80.SHEN Xiaoqiang, WU Cifang. Evaluating China's commodity housing inventory and its digestion[J]. China Land Sciences, 2015, 29(9): 73–80. (in Chinese)
[6] 吕江林, 陈惠, 邱小安. 信贷约束、房价与经济增长[J]. 金融论坛, 2015(1): 41–46.LV Jianglin, CHEN Hui, QIU Xiaoan. Credit constraints, housing price and economic growth[J]. Finance Forum, 2015(1): 41–46. (in Chinese)
[7] Burns L S, Grebler L. Resource allocation to housing investment:A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study[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1976, 25(1): 95–121. DOI:10.1086/450931
[8] Kim K H. Housing and the Korean economy[J]. Journal of Housing Economics, 2004, 13(4): 321–341. DOI:10.1016/j.jhe.2004.09.001
[9] Renaud B. Resource allocation to housing investment:Comments and further results[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1980, 28(1): 389–399.
[10] World Bank. Housing:Enabling the Markets to Work[R]. Washington DC, USA:World Bank, 1993.
[11] 王松涛, 陈伟, 陈轶, 等. 房地产开发投资水平影响因素研究——北京、上海、天津、深圳房地产投资开发比较研究[J]. 建筑经济, 2007(8): 17–21.WANG Songtao, CHEN Wei, CHEN Yi, et al. The research on factors of the investment levels of real estate development——A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the investment levels of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in Beijing, Shanghai, Tianjin and Shenzhen[J]. Construction Economy, 2007(8): 17–21. (in Chinese)
[12] 朱爱勇. 房地产投资与国民经济增长——基于全国以及省级面板数据的检验[D]. 上海: 复旦大学, 2009. ZHU Aiyong. Real Estate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A Test Based on the Country-level and Province-level Panel Data[D]. Shanghai:Fudan University, 2009. http://d.wanfangdata.com.cn/Thesis/Y1969852
[13] 郑思齐, 刘洪玉. 住房需求的收入弹性:模型、估计与预测[J]. 土木工程学报, 2005, 38(7): 122–126.ZHENG Siqi, LIU Hongyu. Income elasticity of housing demand in China:Model, estimation and forecast[J]. China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 2005, 38(7): 122–126. (in Chinese)
[14] 丛颖. 我国住房需求弹性的区域差异比较——基于省级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4(3): 62–63.CONG Ying. The compare of spatial variation in the elasticity of housing demand in China-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province-level panel data[J]. Price:Theory and Practice, 2014(3): 62–63. (in Chinese)
[15] WANG Zhi, ZHANG Qinghua. Fundamental factors in the housing markets of China[J]. Journal of Housing Economics, 2014, 25: 53–61. DOI:10.1016/j.jhe.2014.04.001
[16] Epple D, Gordon B, Sieg H. A new approach to estimating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for housing[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0, 100(3): 905–924. DOI:10.1257/aer.100.3.905
[17] Albouy D, Ehrlich G. Metropolitan land values and housing productivity[Z]. Cambridge, USA:NBER Working Paper #18110, 2012.

相关话题/城市 投资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增程式城市客车能量的分段跟踪优化方法
    谢海明,林成涛,刘涛,田光宇,黄勇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收稿日期:2016-09-30基金项目:上海汽车工业科技发展基金会项目(1530)作者简介:谢海明(1984—),男,博士研究生通信作者:黄勇,高工,E-mail:huangyev@tsinghua.edu.cn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5
  • 基于协同Kriging插值和首尾分割法的PM2.5自然城市提取
    刘钊,谢美慧,田琨,谢晓晓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地球空间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84收稿日期:2016-03-31作者简介:刘钊(1967—),男(汉),副教授。E-mail:liuz@tsinghua.edu.cn摘要:PM2.5空气污染问题目前是社会关注热点以及学术研究重点。该文对PM2.5污染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5
  • 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运营补贴测算
    张智慧1,张剑寒1,21.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北京100084;2.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设计研究局,北京100068收稿日期:2015-07-02作者简介:张智慧(1963-),男,教授。E-mail:zhzhg@tsinghua.edu.cn摘要:城市轨道交通(urbanrailtransit,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5
  • 谁在中国股票市场中“博彩”?——基于个人投资者交易数据的实证研究
    廖理1,梁昱2,张伟强11.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北京100083;2.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4收稿日期:2015-10-1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232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271214,71573147);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5
  • 我想问一下 备考期间 把城市户口迁到农村户口有影响吗
    提问问题:我想问一下备考期间把城市户口迁到农村户口有影响吗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提问人:15***43时间:2018-09-2115:59提问内容:你好,我是河北省的考生,因家中原因,要把城市户口迁回农村,这样会影响报名时的某些条件吗?或者有什么需要更改的吗?谢谢回复内容:是否为应届生,若是,则不影响 ...
    本站小编 天津师范大学 2019-11-27
  •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
    提问问题: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学院:土建与水利学院提问人:18***60时间:2014-09-2213:24提问内容:老师您好!请问15年城市规划与设计招几人?快题初试考还是复式,我是应届本科生对于招生简章看的不是特别明白所以问问。谢谢老师!回复内容:你说的是否是建筑学下的一个研究方向?我们招生具体的 ...
    本站小编 山东大学 2019-11-26
  • 关于非全日制城市规划硕士考试问题。谢谢。
    提问问题:关于非全日制城市规划硕士考试问题。谢谢。学院:建筑城规学院提问人:38***om时间:2016-09-2315:51提问内容:老师您好。我想咨询一下非全日制城市规划硕士,专业课有录取最低线吗?往年一般为多少?是学校自己划线吗?专业课是学校自己命题吗?回复内容:你好,非全日制城市规划专业20 ...
    本站小编 山东建筑大学 2019-11-26
  • 关于非全日制城市规划硕士问题。谢谢。
    提问问题:关于非全日制城市规划硕士问题。谢谢。学院:建筑城规学院提问人:38***om时间:2016-09-2315:57提问内容:今年是改革后第一年,在职工程硕士并入一月统考,请问实行是不是同卷(和全日制一样试卷)考试?考试后各公共课和专业课是不是会单独划线,还是和全日制录取分数线一样?根据历年统 ...
    本站小编 山东建筑大学 2019-11-26
  • 关于非全日制城市规划硕士报考条件问题。谢谢。
    提问问题:关于非全日制城市规划硕士报考条件问题。谢谢。学院:建筑城规学院提问人:38***om时间:2016-09-2315:45提问内容:我是2010年7月城镇规划专业大专毕业,同年参加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考入山东建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于2014年1月底获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毕业证(函授),于2 ...
    本站小编 山东建筑大学 2019-11-26
  • 关于非全日制城市规划硕士历年分数线问题。谢谢。
    提问问题:关于非全日制城市规划硕士历年分数线问题。谢谢。学院:建筑城规学院提问人:38***om时间:2016-09-2315:48提问内容:由于工作等各方面原因,我刚考试备考非全日制城市规划硕士,想咨询一下历年在职研究生城市规划专业英语和政治最低录取分数线大约是多少?谢谢。回复内容:你好,非全日制 ...
    本站小编 山东建筑大学 2019-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