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化工系“十四五”学科规划研讨会启动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4-14

化工系“十四五”学科规划研讨会启动


清华新闻网3月31日电 3月23日,化工系 “十四五”学科规划研讨启动会通过网络会议召开。系主任赵劲松介绍了“十三五”规划背景、规划任务以及完成情况。副系主任王玉军介绍了清华大学第十八次科研工作讨论会的背景和学校工作部署,以及本次系“十四五“学科规划工作的具体安排。化工系学术委员会、系党政联席会成员,系党委委员,教工党支部书记、所室负责人以及会议秘书组40人参加会议。系党委书记王铁峰主持会议。

与会人员线上合影
化工系学术委员杨万泰院士表示,化工系“十四五”规划非常重要,希望定位于国际化工前沿的引领、着眼于解决国家重大主流化学工业难题的技术成果的产出、形成在化工界具有国内外学术影响力的朝气蓬勃的“硬核”学科团队,以满足“双一流”建设和学校发展的要求,并为五年后以及更长远的发展指明方向。
杨万泰指出,面向环境、健康、工业级智能制造是传统化工的重要发展机遇期,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积累和发展,我们可以根据国家资源、能源、人才积累情况,按照我们的需求重新定义有价值、有意义的研究工作。他建议随着新冠疫情的逐步结束,学术委员会应该进一步组织系内学术交流活动,在充分学术交流的基础上安排学科规划讨论,更广泛地动员教师,发挥集体智慧;对于学科方向,基础化工以反应和工艺为基石,需重塑现代化工;过程强化和装备方面以微化工为基础,需继续凝练和提升;同时考虑智能化工和安全领域的发展趋势。
系学术委员会主任魏飞指出,需要充分意识到在未来“十四五“”十五五“的十年内,全世界范围内的引领方向、产业状态和队伍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国化工业将逐渐成为体量佼佼者,是美国的三倍、欧洲的两倍,体量扩增还会持续。未来10年的关键是如何做到引领,而非数量“堆叠”,因此需要做好学科规划,充分发挥智慧,谋划如何向前发展。本次启动会广泛动员教师参与讨论,尤其强调年轻教师的充分参与,这一点很重要。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超越、麻省理工学院的引领,新兴高校精兵强将的突破,给化工系带来很多启发。我们需要集思广益,获取其数据,充分调研分析。建议年轻教师做好产业调研,找出国家在化工产业高精端方面问题,为未来重塑产业、引领前沿寻找契机。
系学位分委员会主任骆广生指出,化工系“十四五”学科规划讨论对每个学科方向、对下一步需突破的新兴领域乃至未来引领等各个方面都做了很好的安排。希望规划充分考虑重大技术突破和国家长远发展,打破教研组形式的队伍组织模式,形成解决产业重大难题、为国家服务的团队,这需要新的思想和新的理念。他建议,面向未来的发展要重视对于年轻教师的支持方式和支持力度,充分听取一线年轻教师成长过程中的难度和压力,了解他们想研究什么、想解决什么、需要什么条件;举全力支持1-2项亮点成果,对未来化工产业的发展进行预判,提出独到的观点;需要充分思考未来10-20年发展中,化工人才结构、体系和服务产业制高点等。
系教学委员会主任刘铮指出,本次学科规划特别重视“广泛参与”,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希望将此提升到学术生态建设的高度,形成良好的学术生态和机制,为做好和落实好学科规划提供保障。刘铮举例说,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工系的迅速发展表明,对于传统工业的再造,如何满足大健康的需求、提供满足更好生活需要的高端产品至关重要。化工系需要超越地域和时空、超越当前的视角,更需要关注需求的变化、高附加值产品、过程绿色化和智能化。建设世界一流化工学科,必须从关键领域、关键知识和方法突破,并在先进学科理论的创新方面作出贡献。化工系需通过寻找差距,探索发展学术创新的机会,在化工学科体系中形成化工领域的“清华章(Tsinghua Chapter)”。实现突破的关键是有人愿意干和肯干,清华大学-扬州化工新材料联合研究院基地建设为此提供了机会,化工系应特别重视此基地的建设,加大推进力度、用活体制,形成对接中国化工业转型和升级的重要基地。
2020年,清华大学召开第十八次科研工作讨论会,引导全校教师对“双一流”学科进行研讨。3月13日下午,主题为“创新科研模式,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创新体系”的清华大学第十八次科研工作讨论会在主楼接待厅开幕。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作特邀报告,校长邱勇作主旨报告,校党委书记陈旭主持开幕式,副校长尤政作讨论会的工作部署。院系层面最主要的任务是十四五学科规划。化工系将充分发挥系学术委员会的主导作用,同时动员全系教师积极参与,建言献策,做好化工系“十四五”学科规划。
供稿:化工系

编辑:李华山 吕婷

审核:程曦

2020年03月31日 15:33:05  清华新闻网

相关话题/学科 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