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在线教学进行时】线上讲座 永葆激情 张楚汉院士开启“水利工程学科前沿讲座...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4-14

线上讲座 永葆激情

张楚汉院士开启“水利工程学科前沿讲座”第一讲


清华新闻网2月25日电 2月21日下午,水利系张楚汉院士开启“水利工程学科前沿讲座”第一讲——“水,我们的未来”。这堂课采用了“雨课堂+腾讯会议+微信群”的在线授课方式,课程听课人数超过110人。

讲座的PPT封面
课前测试3次:确保设备稳定流畅
在得知要“直播”上课后,张楚汉及时召集该课程的助教和自己的博士生,组建了微信群出谋划策。据张老师的博士生说:“张老师上课前的两周非常重视在线上课的事情,每天都会给我们转发最新的通知和其他老师分享的各大在线上课平台的技术贴。我们一起讨论学习后,就会一起测试体验,并不断优化上课的方案。”
2月13日,张楚汉和自己的几位博士生在新水利馆的办公室“模拟”了一次在线授课。在亲自测试后,张楚汉选择采用“腾讯会议+雨课堂”的形式开展本次授课,并用微信群辅助提问环节。
2月19日,开课两天前,张楚汉到新水利馆再一次把PPT讲了一遍,并推敲各个部分所需的时间,以控制上课的节奏。
2月21日,上课当天,张楚汉提前来到新水利馆,跟自己的博士生在进行了最后的设备测试,确认视频画面和声音的流畅度。

2月21日上课前15分钟张楚汉在做最后的测试
直播开启后,虽然张楚汉看不到大部分同学的反馈表情,但因提前排练过,所以对自己的发言基本做到镜头面前与听众面前无差别演讲。
直播90分钟:“我一讲课就来劲!”
在硬件条件得到保障后,最重要的是上课的内容。如果说技术设备是一堂直播课的“骨”,那么课程的内容便是这堂课的“魂”。“我一讲课就来劲!”张楚汉如是说,“技术在助教的协助下已经不是问题,最关键是如何在屏幕面前永葆激情,这才是上好一门课的秘诀。”
90分钟的课上,张楚汉介绍了我国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峻、水灾害频繁的“水情势”,从全球20个城市“水安全”的研究成果中选取国内南北不同的4个城市(北京、雄安、深圳、上海),详细分析了这些城市“水安全”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课程还介绍了国外5个不同城市、国家或地区的“水安全”管理办法(纽约、洛杉矶、新加坡、以色列、柏林),启发同学们探讨未来我国和全球“水安全”的解决之道。

讲课PPT截图
课堂的最后10分钟,张楚汉把时间留给同学们提问。利用微信群的 “便捷性”,张楚汉直接查看“群聊”里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在腾讯会议里实时回答。

张楚汉实时回答同学们的提问
引发课后讨论,同学们给出“评价”
除了课上,微信群成为同学们课后交流沟通的平台,有不少同学针对课题内容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课后同学们继续讨论
水博192的张才金同学说:“张老师的这堂介绍国内外城市水安全的课程,让我获益很多。从中国的4个城市,到全球的5个城市,也讲了未来城市面临的水问题,包括南水北调的一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对世界水问题的共性有一定的把握。”

水博192的杨菁菁同学说:“作为这门课的助教,我全程参与了张老师准备授课的过程。张老师在上课前反复测试了数次,确定授课选用腾讯会议+微信群+雨课堂的方式,以保证同学们的听课体验。从准备的过程中,我感受到张老师的认真、耐心、好学与谦和。”
工程博士刘意成说:“一堂课可以突破传统教室内的局限让更多人同时、异地受益,极大地拓展了一堂课知识的传授范围。 这是今年疫情下我听的第三堂课,网络畅通、内容丰富、互动便捷、身临其境,让我深感水利水资源工程建设是我们城市未来发展的保障。”

2019级博士生任艺莎在家听课
在直播结束前,张楚汉通过视频鼓励同学们在这段特殊的抗疫时期,要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同时也要克服困难,抓好学习和研究工作。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在清华园里跟大家进一步交流。
供稿:水利系

编辑:李华山

审核:吕 婷
2020年02月25日 13:41:20  清华新闻网

相关话题/城市 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