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清华大学物理系研究团队发现内禀磁性拓扑绝缘体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4-14

清华大学物理系研究团队发现内禀磁性拓扑绝缘体


清华新闻网6月20日电 近日,清华大学物理系何珂、薛其坤等人的实验研究团队和徐勇、段文晖等人的理论研究团队合作首次发现了一种内禀磁性拓扑绝缘体MnBi2Te4,为提升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温度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并为多种新奇拓扑量子物态和效应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理想平台。此项研究相关实验结果以《内禀磁性拓扑绝缘体的实验实现》(“Experimental realization of an intrinsic magnetic topological insulator”)为题发表于日前出版的《中国物理快报》(Chinese Physics Letters)上;相关理论结果以《MnBi2Te4家族范德瓦尔斯层状材料中的内禀磁性拓扑绝缘体》(“Intrinsic magnetic topological insulators in van der Waals layered MnBi2Te4-family materials”)为题发表于日前出版的《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
拓扑绝缘体是一类由时间反演对称性保护的拓扑物态,因此是非磁性的。有意思的是,人们在拓扑绝缘体中期待的新奇量子效应之中的相当一部分需要引入磁有序破坏其时间反演对称性才能出现。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一种无需外加磁场就可出现的量子霍尔效应,这种效应即是通过在拓扑绝缘体中掺杂磁性元素引入磁有序而首次实验实现的。然而通过磁性掺杂在拓扑绝缘体中引入磁有序并非一个理想的方法。磁性掺杂会给材料带来高度无序及电、磁学性质的不均匀性,这导致了极低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实现温度(远低于铁磁居里温度),还会严重干扰如手征马约拉纳模这样需要精细控制的实验研究。一个理想的磁性拓扑绝缘体应当是内禀的,即具有确定化学计量比,磁性元素有序排列,居里温度之上是拓扑绝缘体,居里温度之下具有长程铁磁序。尽管之前有一些理论探索,磁性拓扑绝缘体一直未能在实验上获得。


图1. 分子束外延生长的内禀磁性拓扑绝缘体MnBi2Te4的实验测量结果。(A)高分辨电子显微镜图显示了MnBi2Te4特征性的“七层”结构;(B)角分辨光电子能谱显示出MnBi2Te4的狄拉克型表面态,表明其是一个三维拓扑绝缘体;(C)霍尔电阻随磁场变化曲线呈阶梯状,显示在外磁场作用下MnBi2Te4的“七层”间磁构型由反铁磁到铁磁的转变。
清华大学物理系何珂、薛其坤等人的实验研究团队和徐勇、段文晖等人的理论研究团队合作首次发现了一种内禀磁性拓扑绝缘体MnBi2Te4。这是一种层状磁性材料,每一个“七层”(septuple-layer, SL)单元包含一个Mn单原子层。他们通过交替生长Bi2Te3和MnTe的方法制备出了这种材料的单晶薄膜,其特征的“七层”结构被高分辨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清晰确认。通过角分辨光电子能谱测量,他们发现这种材料只要层厚不低于两个“七层”就会具有狄拉克型表面态,表明这是一个三维拓扑绝缘体(图1)。结合磁性测量结果和第一原理计算他们发现这种材料的体相是一种反铁磁拓扑绝缘体:Mn原子的磁矩在每个“七层”内铁磁排列,在“七层”之间反铁磁排列。理论计算结果发现这种独特的磁结构会使这种材料显示极其丰富的、性能优异的拓扑量子物态:其层厚为奇数“七层”的薄膜处于量子反常霍尔相,层厚为偶数“七层”的薄膜处于轴子绝缘体相(axion insulator)并呈现拓扑磁电效应,三维体相是追寻已久的具有拓扑轴子表面态的反铁磁拓扑绝缘体,在外加磁场下又可转变为最简单(只有一对外尔点)的磁性外尔半金属(图2)。此外,磁性可以在这种材料的拓扑表面态上可以打开高达52meV的能隙,这意味着其有可能在更高温度下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等量子效应。

图2. 内禀磁性拓扑绝缘体MnBi2Te4理论计算结果。(A)单层MnBi2Te4 的晶体结构,对Mn元素进行替换可生成一大类MBi2Te4相关材料。(B)通过维度与磁性调控,MnBi2Te4家族材料能实现丰富的拓扑物相,包括反铁磁拓扑绝缘体(AFM TI)、外尔半金属(WSM)、量子反常霍尔 (QAH) 效应、轴子绝缘体(AI)等。(C, D)单层MnBi2Te4的能带结构及其示意图,其中Mn原子具有半满的d轨道,费米面附近的电子态主要由Bi/Te的p轨道贡献。因此,在MnBi2Te4中,Mn和Bi/Te原子层分别提供磁性和拓扑,这两种量子序在同一种材料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MnBi2Te4有序的磁性原子排列、巨大的磁能隙,以及所蕴含的丰富的拓扑相使其成为一个理想的磁性拓扑绝缘体系统,为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实现温度的提高指示了一条新的道路,并可以作为研究多种拓扑物态和效应的平台,用于探索维度、磁性、对称性与拓扑之间相互作用以及由此演生出的新物理与新应用。此工作相关论文的预印本已引起了国际上拓扑物态、二维材料等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最近在这种材料的单晶解离薄片样品中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已经被实验观测到(arXiv: 1904.11468; 1905.00715),所需温度确实要高于磁性掺杂拓扑绝缘体。
该项工作实验部分论文的第一作者为清华大学物理系博士生龚演,共同通讯作者为何珂教授、薛其坤教授和徐勇副教授。理论部分论文的第一作者为清华物理系的博士生李佳恒,共同通讯作者为清华大学物理系徐勇副教授、段文晖教授和何珂教授。上述工作的合作者还包括清华大学的顾秉林教授、姚宏教授、于浦教授、王亚愚教授、张定副教授、斯坦福大学的张首晟教授、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谷林研究员等以及博士生郭景文、廖孟涵、朱科静、李阳、杜石桥、王尊等。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北京未来芯片技术高精尖创新中心、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的支持。
文章链接:
http://cpl.iphy.ac.cn/10.1088/0256-307X/36/7/076801
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5/6/eaaw5685
供稿:物理系
编辑:李华山
审核:周襄楠
2019年06月20日 13:51:38  清华新闻网

相关话题/材料 实验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RISC-V国际开源实验室将依托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建设
    RISC-V国际开源实验室将依托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建设清华新闻网6月14日电(通讯员马小帅陈超群)当地时间6月12日,图灵奖得主、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享誉世界的科学家大卫·帕特森(DavidPatterson)在瑞士宣布,将依托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TBSI),建设RISC-V国际开源实验室(RIS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4
  • LHCb实验发现新的五夸克态,清华工物系团队作出重要贡献
    LHCb实验发现新的五夸克态,清华工物系团队作出重要贡献清华新闻网3月28日电3月26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LHCb国际合作实验宣布发现一个新的五夸克态Pc(4312),并观测到2015年发现的五夸克结构Pc(4450)实际上是由两个质量相近的共振态Pc(4440)和Pc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4
  • 清华航院李晓雁课题组合作在热解碳纳米点阵材料领域取得新进展
    清华航院李晓雁课题组合作在热解碳纳米点阵材料领域取得新进展清华新闻网3月22日电3月18日,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李晓雁课题组与美国布朗大学、加州理工学院、浙江大学合作,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oftheUnitedSta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4
  • 华为2012实验室总裁何庭波访问清华 探讨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合作
    华为2012实验室总裁何庭波访问清华探讨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合作清华新闻网3月12日电3月7日,华为2012实验总裁、海思总裁何庭波,华为公司fellow、2012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廖恒,以及华为公司北京研究所、海思公司等相关负责人等一行10人到访清华,调研清华大学学堂计划的开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4
  • 清华化工系张强课题组在锂金属负极骨架亲锂化学及材料设计领域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清华化工系张强课题组在锂金属负极骨架亲锂化学及材料设计领域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清华新闻网2月18日电近期,清华大学化工系张强课题组在《科学进展》及《Research》上发表系列文章《掺杂碳材料亲锂性化学诱导锂金属均匀形核》(LithiophilicityChemistryofHeteroatom-Do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4
  • 清华材料学院、环境学院合作在原子级分散金属催化剂合成方法方面取得新进展
    清华材料学院、环境学院合作在原子级分散金属催化剂合成方法方面取得新进展清华新闻网2月13日电2月6日,清华大学材料学院伍晖课题组联合北航物理系刘利民课题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张潇源课题组和安徽大学葛炳辉课题组在《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零下六十摄氏度液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4
  • 首届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论坛暨地球系统数值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举行
    首届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论坛暨地球系统数值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举行清华新闻网2月1日电1月28日,首届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论坛暨地球系统数值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在蒙民伟科技大楼举行。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吴国雄院士、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陈左宁院士、中国科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4
  • 北京大学深圳新材料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潘锋
    潘锋教授(博导)是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创院院长,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高级访问科学家。1985年获北大化学系学士,1988年获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硕士(师从梁敬魁先生),1994年获英国Strathclyde大学博士(获最佳博士论文奖),1994-1996年瑞士ETH博士后。目前聚焦新材料基因科学与工程(材料的基因探索,材料高通量的计算、合成与检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3
  • 北京大学深圳新材料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陶国华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教授(2012至今),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化学学士(2000),布朗大学应用数学硕士(2004),布朗大学理论化学博士(2007),加州大学伯克利博士后(2007-2012)。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21篇,其中包括科学Science文章1篇。2007年获得美国布朗大学化学系最佳论文奖(PotterPrize),科研优秀奖(SigmaXiAward),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3
  • 北京大学深圳新材料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孟鸿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化学系理学学士(1988),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有机化学硕士学位(1995),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理学高分子材料硕士学位(1997),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化学与生物化学系博士学位(2002)。孟鸿教授二十多年来一直从事有机光电材料设计合成,有机半导体器件制备和集成应用研发工作。先后在新加坡材料与工程研究院(IMRE)(19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3